胰腺癌貴為「癌中之王」,大多數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發現,通常家屬和患者最想知道的是還能活多久。一般醫師會說:「50%的患者在3到6個月」,其實,這是一句自欺欺人的廢話!為什麼?因為腫瘤的預後不僅與腫瘤本身的局部情況有關,還與患者整個身體狀態、內環境和治療的方案密切相關,家庭社會因素都會影響患者的轉歸。

先來看腫瘤

如果能進行手術切除,通常在切下腫瘤後,醫師會把切下來的腫瘤剖開,並且拿到手術室外給等候的家屬看,看上去就是一團灰白色的、略帶點奶黃色的疙裏疙瘩的肉,膽大的用手摸一摸,會感覺到質地特別硬,似乎一個腫瘤裡面處處都長得一樣。錯了!腫瘤本身就是有強烈的異質性,看起來是一樣的腫瘤,裡面的每一個腫瘤細胞都存在生物學差異,就如同幾十億人一樣,能力、性格、喜好都不盡相同,有研究者從一塊直徑1cm的腫瘤中,選取了不同部位的9個點,對這些點裡面的腫瘤細胞進行基因檢測,結果都有很大差異。這些不同特性的腫瘤細胞,有的先天就有抗藥物、耐輻射的能力,是打不死的小強;有的狐假虎威,遇強則弱,一殺便死;有些先天不足,競爭不過同伴,自己都會凋亡、壞死;還有些懶洋洋的,常年休眠喚不醒。

再來看診斷和治療

這與就診醫師團隊的醫療水平太有關係了。對於每一個患者來說,首先是能否確診,通過什麼方式來確診都有選擇差異,比如轉移性胰腺癌,經皮直接細針穿刺活檢、經超聲內鏡活檢還是對轉移瘤進行活檢,可能因為接診醫師的專業特長不一就有不同的選擇,只要是能夠獲得足夠的病理組織來滿足診斷要求,就是好的方法。診斷明確了,還會做相關的分子基因檢測,為下一步的精準醫療制定方案。因為出現了胰腺外的轉移,藥物性系統治療就是主要方法,就目前的醫學研究結果來說,化療仍然是轉移性胰腺癌治療的基石,而且,在全球眾多的研究中,已經篩選出了白蛋白紫杉醇聯合吉西他濱、奧沙利鉑聯合伊立替康和氟尿嘧啶這樣的一線治療方案,就是療效最好、相對安全的首選化療方案。對於體力狀態不太好的,選擇吉西他濱、替吉奧等單葯治療也是適合的。在給藥方法上,一般採用靜脈輸注,也有通過介入區域性動脈化療和栓塞以提高療效和減少藥物副反應的。在胰腺癌的靶向藥物治療上,道路十分曲折,還沒有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驚喜,我們參與的作用腫瘤幹細胞的新葯BBI608臨牀研究項目,初步的結果還不錯,期待最終的數據公佈來釋疑。如火如荼的免疫治療初現曙光,免疫與化療、靶向、放療的聯合都在進行探索性研究,或許是未來能改變胰腺癌治療的策略。總之,現代的腫瘤治療不是一個醫師的治療,而是一個相關團隊的醫療,也就是多學科診療模式(MDT),通過規範的化療、靶向和免疫等系統治療,一半的轉移性胰腺癌生存時間從6個月到8.7個月,進而延長到11.1個月,已有突破一年的報道了。

還要看家庭、社會環境

一個原本健康的人,突然查出一個胰腺癌,心情肯定比以前任何一次不愉快都要糟糕,從初期的不可能、不相信的排斥,到恐懼、焦慮、失落的心如死灰,再到接受治療、承受痛苦和煎熬的求生之路,希望和絕望、溫暖和孤獨常常在一瞬間就轉化。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鉅著《黃帝內經》就論述了過度的喜、怒、憂、思、悲、恐、驚與疾病的關係,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發生在一個溫馨家庭的患者,獲得的心理支持一般來說要遠大於一個冷漠家庭的,因此,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都明顯佔優。善良、樂觀、堅強的人,不僅身體內分泌的「善激素」會改善免疫狀態,而且容易獲得周圍人羣的幫助。在工作中,周俊醫師(zhoujun_boshi)發現一個規律:真正信任醫療的患者,看起來似乎「傻乎乎」的,其實是最容易獲得醫師護士的額外關懷,醫師也願意冒一些風險、採取一些靈巧的技術去爭取更好的療效。將心比心,信任無價!

像國內外很多醫院醫院,在我們醫院活躍著一羣穿深藍色馬甲的志願者,其中經常來腫瘤科病房拉家常的都是腫瘤患者,曾經脆弱過、絕望過、鬼門關闖過,通過自身的調整、病友的關愛、醫護的幫助,他們從一個需要別人幫助的人,轉換成為一個幫助別人的人,用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來詮釋患者的疑慮,教會患者心理、身體護理,疏導醫患之間、家庭成員之間的誤區,帶給病區歡聲笑語,滿滿的正能量。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既然上天要考驗,那就來吧,在人間快快樂樂,換一個地方生活有什麼大了不得,照樣瀟灑走一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