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為疾病、外在因素、心理原因等造成的身體機能退化,很多情況是可以通過復健恢復的。

  但大多數老年人和家屬並沒有意識到復健的作用,認為退化是正常的衰老過程。原本能獨立生活的老人現在需要專人來照顧了,衣食住行都要靠人幫忙,在這個過程中,老人自己會很難接受這個現實,他們會生氣、難過、自怨自艾、情緒低落,認為自己沒用,時間一長甚至會產生心理疾病,比如抑鬱症、焦慮症等。如果缺乏科學的復健過程,認為復健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選擇放棄,等到他們想起,其實早已錯過了復健的黃金時期。從大多數復健成功的例子來看,老人在身體穩定之後,遠離病牀的時間越早,對復健越有利。

  普親養老院的照護團隊有醫生、康復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護士、護理員、社工等為老人制定個性化照護計劃,其中就包括諸多康復訓練內容。照護方案會設計適合老年人的訓練和運動,加上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環境適應和社工輔導等方式,讓老人保留功能,維持獨立自主的生活。

  康復訓練能夠提高關節和手部的活動度,通過功能性動作訓練以及日常生活動作訓練,幫助老人恢復身體的能力,維持正常生活狀態。即使是簡單的動作也包含了康復訓練的原理,比如甩頭、甩手、翻身、起牀、搬動物品、喫飯、洗澡、穿脫衣服、上廁所等。普親養老院還有中醫理療服務,比如燻蒸、艾灸、按摩,對老人頸肩腰腿痛及通風方面的疾病都有比較明顯的效果,中醫理療還能促進中樞神經功能的恢復,防止老人肌肉萎縮、緩解疼痛等。在飲食上,普親的營養師會制定精心搭配的食譜,確保老人一日三餐兩點科學合理,及時補充康復訓練所需要的身體營養,為身體打好基礎。

  同時,心理諮詢師和社工會為老人做好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幫助他們重建信心,避免復健走彎路和急於求成的情況發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