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

「就算月薪3萬,在爸媽眼中我依然是悽慘的剩女」 | 遇見小mi 公眾號 第1張

馬上到春節了,先說一件可能會「刺激」大家的事情,我們公司1月26日就放假了。

天一已經開心地回家跟爸媽團聚了,但有的小夥伴吐槽,說過年不想回家,先去外面浪幾天再說。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年成為年輕人「春節焦慮症」高發期。提起回家,大家在期待之外多了煩惱,要做好心理準備面對父母和親戚的「轟炸」式提問:

「你什麼時候結婚?」

「你怎麼還不生孩子?」

「你在哪工作,一個月賺多少錢?有編制嗎?」

 

有幾位朋友說,原本回家過年多高興的一件事情,可現在一想起來就莫名煩躁,從靈魂深處抗拒回家……

覺得自己在外面承受著生活壓力,回家還要面對無盡的嘮叨和不理解,心特別累。

 

從何時起,

我們與父母開始「相愛相殺」?

 

我們公司的一個合作夥伴,月薪3萬+,早年她為了不再租房,還買了房子,50多平,雖然不大,按照自己風格裝修,一個人生活很自在。

這樣的職業女性,在上海,讓很多人羨慕。

但在她父母眼中,可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自家閨女30歲了,還單身,一個人過得太悽慘了

到處託朋友、親戚給她介紹男朋友,一再催促她去相親,見一面,就問什麼時候能定下來?

 

是不是結婚之後,一切都好了?並沒有,我結婚2年了,一直被催生。

 

那些話我都能背下來:「早點生好,對孩子好,自己恢復快,趁你爸爸媽媽身體還好還能幫你帶一帶。」

今年是豬年,又是「重災區」,從幾個月前就有人跟我說生個豬寶寶好,要抓緊了……

 

「就算月薪3萬,在爸媽眼中我依然是悽慘的剩女」 | 遇見小mi 公眾號 第2張

還有一些年輕人的抱怨,是因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2018年底形勢不好,我聽說了5個以上被迫換工作的例子,事業發展受阻,回家想跟爸媽聊一聊,得到最多的勸解是 「熬一熬」和「別折騰了」。

 

是我們「玻璃心」了,還是爸媽「攻擊力」高了?

或許都不是,只是我們和父母之間「資訊不對稱」。一年難得見幾次,平時溝通也很少。

他們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找不到更多的話題,於是也只剩下了那幾件最讓他們關心的「人生大事」。

 

「就算月薪3萬,在爸媽眼中我依然是悽慘的剩女」 | 遇見小mi 公眾號 第3張

我們和父母的經歷不一樣,觀點不一致很正常,逃避和爭吵都不是很好的辦法。

有時候,我們自己也需要反思,和父母溝通「心累」,難道完全是因為他們跟不上時代,不夠理解我們?

 

我們有沒有給過他們機會瞭解我們的生活,瞭解我們奮斗的環境呢?

「就算月薪3萬,在爸媽眼中我依然是悽慘的剩女」 | 遇見小mi 公眾號 第4張

面對遠在家鄉的父母,再多的溝通技巧也不如日常溝通來得重要

真正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我們和父母更理解彼此的方法,是在生活中多交流,保持資訊同步。

 

最近一部叫做《啥是佩奇》的視訊短片火了。

片中住在農村的阿公,為了給城裡的小孫子做出「佩奇」,幾乎請教了全村的人,然後用燒火用的鼓風機做原材料,自製了一個蒸汽朋克風的「硬核佩奇」。

 

許多人說被這部短片打動了,幾代人之間的親情鴻溝都被這個朋克風格的佩奇填補了。

「就算月薪3萬,在爸媽眼中我依然是悽慘的剩女」 | 遇見小mi 公眾號 第5張

也有網友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阿公沒聽清佩奇是啥,難道第一反應不應該是打電話回去問嘛?

 

很多時候,我們和親人明明可以靠溝通解決問題,為什麼非要用這種背後默默奉獻的方式,繞了一大圈,走了很多彎路之後,才終於弄明白對方想要什麼呢?

 

就像微博大V銀教授說:「中國人的家庭關繫有多擰巴呢?當面拒絕溝通,背後默默奉獻。在極其不順暢的溝通中出現一丁點順暢,就叫感動。」

 

「就算月薪3萬,在爸媽眼中我依然是悽慘的剩女」 | 遇見小mi 公眾號 第6張

圖源網路▲

許多人轉發了這條微博,希望一家人能經常坐下來好好聊一聊。

 

好好聊天,看似簡單的行為,其實足以解決許多溝通上的問題。

 

我每週都會給父母打電話,我的朋友大咩更誇張,她幾乎每天都要跟爸媽通電話,隔三差五視訊,甚至團建出去玩,晚上她也要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民宿周圍的風光。

 

周圍一些朋友開玩笑,說幸好她是女孩,不然就是網上大家吐槽的那種「媽寶「。

「就算月薪3萬,在爸媽眼中我依然是悽慘的剩女」 | 遇見小mi 公眾號 第3張

但我發現喜歡和爸媽聊天的大咩,遇到問題特別容易得到家裡的理解和支持。

 

大咩的人生也是不走尋常路,畢業先去英國做了一年義工,又去澳洲讀研究所,回國之後去外地工作,嫁給南方老公,結婚了一直沒要孩子……

爸媽從來沒有反對過她的任何一個選擇。

 

大咩每次認識新朋友,都會跟媽媽講故事一樣介紹,比如我,2018年夏天認識,才小半年,但她媽媽已經關注了我的微信公眾號,她知道我什麼時候寫了大咩的故事。

「就算月薪3萬,在爸媽眼中我依然是悽慘的剩女」 | 遇見小mi 公眾號 第8張

看起來這是一件小事,但聊天時,大咩講到誰,媽媽就能馬上get到,這是一個資訊同步的過程。

 

大咩換了新工作,拿出來一下午的時間,把新工作的內容全部給媽媽重新介紹。這樣平時聊天,媽媽能明白她說什麼。

她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只是從沒放棄跟父母溝通,就這樣拉近彼此的距離。

 

沒有誰註定會瞭解誰,就算是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是一樣。所有的理解和包容,都建立在日常用心的溝通和交流上。

多一點瞭解,就多一些理解,在這個方面,誰也不能不勞而獲。

 

「就算月薪3萬,在爸媽眼中我依然是悽慘的剩女」 | 遇見小mi 公眾號 第9張

在感情面前,

我們總可以找到戰勝距離的方法。

 

過去,通訊不夠發達,長途電話費很貴,網路沒有普及,更別提移動網際網路了……

那時候,如果我們去另一座城市工作,幾乎就等於和家裡斷了聯系,只能等到過年回家和爸媽團聚,把攢了一年的話都留在這短短的幾天裏說。

 

攢著攢著,慢慢就變成無話可說。

但現在不同了,父母早就不必眼巴巴看著我們的背影漸行漸遠,想讓他們參與到自己的生活中,解決方式也不一定非要跋山涉水路途顛簸。

距離並不是問題,通訊技術這麼發達,可以通話可以視訊,只要有心,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跟父母聯絡,一次快速給力的網路連接就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

 

今天,騰訊WiFi管家已經成為連網必備的工具,便捷好用,我和身邊的小夥伴平時和家裡聯系都會用到它。更重要的是,每一次連接成功都意味著親情線上,讓我們和父母的心更靠近一點

 

騰訊WiFi管家支持國內3億優質公共WiFi的免費連接,覆蓋機場、火車站、酒店、餐廳等場景,所以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怕「失聯」

「就算月薪3萬,在爸媽眼中我依然是悽慘的剩女」 | 遇見小mi 公眾號 第10張

無處不在的網路,給了我們與父母分享生活的條件騰訊WiFi管家通過優質公共WiFi,讓你隨時隨地跟父母連接,語音聊天或微信視訊時不必擔心網路延遲和卡頓,讓你我在每一次與父母的順暢溝通中,更加了解彼此,更能融入彼此的生活。

 

你的每一次主動聯系,每一次分享自己的生活,都是連接親情的信號,不讓父母在我們的生活中「掉線「,也得到來自他們的理解和包容

 

當你與父母之間不再需要「人生大事」來調劑,那麼春節焦慮症也不會再存在。

要知道,距離從來不是問題,在感情面前,我們總能找到戰勝它的方法

「就算月薪3萬,在爸媽眼中我依然是悽慘的剩女」 | 遇見小mi 公眾號 第3張

點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