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宇韶

中国「观察者网」是散布不实新闻专业户

近日总统参与九三军人节秋祭,由于触及敏感的政治神经末梢,导致全台舆论对于总统是否唱国歌与吐口水陷入情绪与对立的论战。前者争议其实不难解答,因为府方举办的仪式中,「演奏国歌」与「演唱国歌」始终视活动性质而定,中枢秋祭这种场合的惯例实在不宜激昂演唱,因为氛围与国庆或是升旗典礼截然不同,总统自然可以权衡自己的身份与高度决定致意的形式,指责总统与其他官员不唱国歌实在是情绪的反射。

检视相片

▲中国观察者新闻网恶意报导蔡总统,被大量中国网站引用(图/翻摄自博讯新闻网)

讲白一点,在这场合下马英九爱唱或蔡英文不唱,实在不是认定是否爱国爱台的依据,否则与威权政体或党国思维有何不同?

比较之下,我反认为「吐口水」的问题相形严重,因为这已经涉及媒体专业、中国锐实力操作、第五纵队与民粹政治的社会病态与国安问题。

在媒体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客观真实(真实的新闻事件)、媒介真实(当下媒体撷取呈现的「现场」)与主观真实(媒体下标与报导内容)三者之间的张力关系也日益明显,这个现象新媒体崛起后尤为明显,观众在「有图有真相」或「照片会说话」的心态下照单全收,鲜少质疑拍摄角度或报导内容的客观性。

政治口水已进入「出口转内销」模式

上述的现象,如果加上特定媒体政治立场并融入蓝绿恶斗的气氛后,新闻事件引发的争议与冲突将自然放大,并在网路社群的同温层中发酵,这构成「吐口水」争议的第一波的动能。我们必须反思,即便政党立场有所不同,为何就有受众愿意相信悖于常理的报导,除了政治对立的相对剥夺感外,民粹政治也是引爆冲突的触媒与引信。

台湾的社会氛围若再加上中国锐实力的运作,其破坏力更不容小觑,甚至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效应。台湾媒体发稿引发各项效应后,具有特殊背景中国媒体「观察者网」随即加料加工进行人为后制,完成「出口转内销」的渗透操作,并由台湾内部的各方代理人进行第二波的「带风向」的扩散,其目的就是透过假新闻及其耸动的言行,扭曲政府的形象,制造更多的政治矛盾与社会冲突。

「观察者网」散布不实新闻已有先例,认真搜寻一下其政经背景就更理解个中原委:

「观察者网是由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2014年正式成立,法人代表金仲伟)实际运作。观察者网的自我定位是「新闻时评集成网站」。观察者网是在上海市互联网资讯办公室登记的互联网新闻资讯服务单位,获得「转载服务」类别的「互联网新闻资讯服务许可」,不过观察者网的网站及微博都刊载了「大量自行编采的国内及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新闻讯息」。

检视相片

▲蔡总统抿嘴被丑化成吐口水

我们必须质疑,为何这些带风向的人如此明目张胆甚至有恃无恐?深入观察,这些人多属「知识菁英」与「政治评论者」,常在特定媒体或网路社群进行各类操作,其所凭借的自然是台湾公民社会内涵与言论自由主张。但是又有多少民众理解他们与中国错综复杂的政经关系?更讽刺的是,报导此新闻的台湾媒体为了规避各项责任,随即将其发文下架,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心虚作为?

关键是,台湾处于中国运作锐实力攻势的最前线,在面对对岸采取各种「形象扭曲」、「资讯误导」与「社会对立」统战作为时,政府国安职能、媒体社会责任与知识菁英道德角色,应该发挥最大的正面角色与协同关系,如果都不作为,否则就将走入中共「围点打援、个个击破」的布局与陷阱中。

《作者简介》张宇韶,政大东亚博士所毕业,曾任陆委会简任秘书,现任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李杰颖,交大社会与文化所硕士、静宜兼任讲师,网路社会学与学生运动观察者)

 

 

 

 

更多三立新闻网报导

日媒专访!阿扁力推台独公投抗中国

防中国网军 资安预算明年破15亿

谁挟中国以自重…让水果也分蓝绿

抹黑蔡英文吐口水 竟有蓝委喊要罢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