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是每個人特定的名稱和符號,正是因爲有了名字的差別,我們纔能夠有序的進行交流,古人的名字有很多,有姓和名,有字和號,有乳名和學名,甚至還有外號和筆名,但是到了現代以後,相對而言,大部分人都沒有“字”和“號”反而多了一個網名,其實,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過目不忘,所以說“取名”也是一個技術活。關於姓氏,其實有一個比較權威的讀物叫做《百家姓》,百家姓是宋朝作品,裏面有504個姓氏,其中444個是單字姓,60個是複姓,可以說百家姓在當時是囊括了所有能查到的姓氏,算是比較權威的一個作品了,但是再權威也難免有所疏漏,比如說我們身邊就有一個姓氏,明明是人口大姓,人口有幾百萬人以上,歷史上也出現過名人,這個姓卻不再百家姓的行列,這是爲何呢?

  這個姓就是“肖”姓,肖姓,首次出現實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爲了讓更多人認識字,於是精簡了漢字的數量,淘汰了一部分容易讀錯和寫錯的字,使一部分漢字的偏旁和筆畫結構變成了常用字,史稱“二簡字”,在這一時期中,很多姓氏也遭到了波及,像“傅”姓與“付”姓,中國歷史上最初只有傅姓而沒有付姓,由於二簡字的原因,傅字經過簡化後成爲了付,當時雖然二簡字沒有持續多久,但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比如說很多姓傅的人在資料上被寫成付;還有“蕭”姓與“肖”姓,二簡字運動時期,很多文獻上蕭和肖混淆使用,致使現代人常常遇到蕭勁光和肖勁光明明不是一個姓,卻是一個人的尷尬局面。

  二簡字運動後,中國出現了很多肖姓的人,他們其實原本都姓“蕭”,可是由於政策的問題,所以一些人慢慢的也就姓肖了,之所以現在我們身邊肖姓的朋友比較多,完全是因爲肖姓的支脈繁衍比較厲害,在2010年人口統計的時候得知,肖姓人口已有700多萬人,在中國所有人口中的佔比甚至達到了千分之五,是一個實打實的人口大姓,那麼爲何百家姓中沒有肖姓,相信大家也懂了,肖姓出現於近代,而百家姓是宋朝編篡而成的,下面小編就簡單科普下百家姓的知識。

  百家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甲骨文時期,最初關於姓氏的記載是在《世本》中記錄,這本書中記載了上古時期到春秋時期所有諸侯大夫的姓氏、居邑等信息,可惜傳到宋朝時期,這個史書遭到了毀壞,北宋初年,錢塘(今天的杭州)有一個書生,他靈光閃現打算編篡一本啓蒙讀物,於是將常見的姓氏組成韻文,類似於四言詩這種格式,雖然這個百家姓裏面的內容沒有邏輯,但念起來還算朗朗上口,之所以《百家姓》裏是以“趙錢孫李”這些姓氏開頭,完全是因爲宋朝開國皇帝是趙,錢是五代十國裏吳越國王的姓氏,孫是當時國王寵妃的姓氏,李是南唐國王的姓氏。

  其實,肖姓的名人也很多,像抗日名將肖勁光、肖劍飛、肖華等,外國肖姓影視名人有肖申克,肖邦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