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目前捷豹路虎中國總部裏最忙碌的人?

  身兼多職的潘慶或許是答案之一。這位既是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國總裁,又是捷豹路虎中國與奇瑞捷豹路虎聯合市場銷售與服務機構(IMSS)代理總裁的中國人,正在馬不停蹄爲這家英國豪華品牌在中國的復甦忙碌着。

  而幾乎從早晨八點就準時在辦公室裏召集銷售同事開早會,每天平均工作十四五個小時,潘慶在去年12月臨危受命,自告奮勇肩挑其營銷重擔之後,這三個多月的時間裏究竟忙些什麼?

  經過百餘天的“問診抓藥”,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經歷的陣痛是否得到了緩解乃至改觀?一直以來刻意保持低調的潘慶,近日在上海的辦公室同汽車頭條APP講述了捷豹路虎的“脫困記”,也讓外界得以一窺捷豹路虎當下在華髮展的“真實情況”。

  “我們不能把問題藏在桌子下面”

  過去的一年對於捷豹路虎而言,可謂是充滿了艱難挑戰和調整的一年,自身體系力的打磨與車市週期性放緩雙重疊加,令這家豪華品牌的“十萬輛俱樂部”成員日子過得並不順心,無論是經銷商庫存高企、還是銷量持續低迷、抑或是外媒捕風捉影式的塔塔出售傳聞,都讓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感受到了寒冬。

  在外界看來,潘慶去年12月兼管捷豹路虎的營銷工作,是一份苦差事,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在於需要在暴風驟雨中“修補”屋頂,一方面是經濟週期的不確定性,另外一方面則是中國車市遭遇的二十多年來的罕見寒冬,讓捷豹路虎原本就激戰正酣之際需要“查漏補缺”,潘慶不僅要親自徵戰沙場,同時也要紮好後院的柵欄,工作可謂是千頭萬緒,承擔的工作量和強度已經遠遠超過了1+1大於2的難度。

  但汽車頭條APP記者多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沒有從這位主帥臉上看到一絲的疲倦,雖然率領團隊風雨兼程,但眼神中滿是神采奕奕的堅定與執着。“我既沒有把它當成不應該做的事情,也沒有把它當作是不屬於我應該操心的事情。因爲我同時代表了股東在管理這部分業務,如果我能兼顧銷售業務,一定是基於雙方股東對我的信任,這件事很重要。”

  對於當下重擔的“舉重若輕”,一方面來源於業務上的駕輕就熟和對中國車市通透的理解,更多的則是對於捷豹路虎在華業務發展的強烈使命感,使得當捷豹路虎遭遇到增長天花板之際,這位捷豹路虎在中國的大家長去年挺身而出,身先士卒。

  那麼,捷豹路虎爲何會銷售突然啞火,病根在哪裏呢?潘慶並沒有把問題藏在桌子下面,而是與團隊一道認真覆盤,問診了銷量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在其看來,主要是三大痛點。“第一,過去的快速增長,掩蓋掉了我們現在基本功不紮實這個特別重要的一環。第二,寒冬之下所有的問題都會暴露出來,整個體系的銷售能力是亟待提升的。第三,經銷商是我們最緊密的合作伙伴,經銷商的盈利能力需要提升,這也是我們最關注卻最棘手的問題。

  “基本功、體系力和盈利能力”是潘慶面臨的三大挑戰,對於這位汽車人而言,壓力不言而喻。不僅僅是中國市場業務,捷豹路虎在全球同樣承受着巨大的增長壓力。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3月,捷豹路虎全球銷量爲7.7萬輛,同比下滑8.2%。”以前所有大的品牌都靠着中國市場掙錢,現在中國市場稍有“傷風感冒”,所有其它市場一律都會有影響。這就反方向說明瞭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現在不僅是捷豹路虎,其它品牌因爲中國市場的影響,在全球也會受到一定的牽連和很大的壓力,這都是一樣的。“

  捷豹路虎此時的困局,潘慶並沒有怨天尤人,他更期望團隊能夠從自身查漏補缺,無論是去年的中美貿易摩擦,還是今年的脫歐,雖然都增加了捷豹路虎復甦的複雜性,但潘慶覺得這不能成爲躲避重塑體系力的藉口。“我不是一個喜歡怪罪別人的人,也不願意怪罪外部的市場狀況。如今的貿易摩擦,特別是現在面臨的英國企業脫歐,脫歐其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爲汽車行業就是一個流通行業,它依賴着自由的貿易和所有的全球平臺,脫歐對於英國經濟是個挑戰。全球有全球的問題,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和中國市場相關的。”

  “銷售就是細節,沒什麼捷徑可走”

  潘慶對記者坦言,他目前絕大多數精力都放在銷售業務上,“只要大家放手,只要大家覺得方向是對的,認真去執行,銷售是特別簡單的一件事情,英文叫“retail is detail”,銷售就是細節,沒什麼捷徑可走。”而要想讓捷豹路虎的銷售業務重回正軌,同樣沒有捷徑可走,更不能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糊弄了事,而是要真真正正地從體系入手,紮紮實實做好細節,認認真真堅持做正確的事情。

  在短短的百餘天時間裏,潘慶不僅把脈了病因,更是在戰略上通過三大維度的調整幫助捷豹路虎“強身健體”。

  他解釋到,一季度,捷豹路虎從戰略上主要做了三個調整:第一個方面是從推動到拉動。“以前廠家永遠是推着經銷商做銷量,這個一定要改。我相信一個正確的政策一定有拉動效應。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團隊一定要首先改變服務意識,也就是說對於我們的小區總、大區總來說,經銷商是他們的顧客,團隊需要拉動經銷商去充分利用我們現有的銷售政策,拿滿返利。只有經銷商拿滿返利的時候纔有可能盈利,且一定要利益最大化,這是我的團隊首先要做的事情。”

  第二個方面,則是從繁到簡。“首先,是商務政策一定要簡單,需要讓所有的經銷商自己有一個預測的過程,他們要知道自己現在的經營狀況到底如何,不能說因爲銷售政策太複雜,或者需要廠家來解讀,經銷商就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運營狀況。其次,我們的戰略思路要簡單、明瞭。比如我們在一季度的時候已經推出了特別清晰的,針對每個車型的戰略。”

  第三個是從被動到主動。別人眼中的困局,在潘慶看來,如果從大的發展維度來看,其實是一個根治捷豹路虎近年來積累下來的頑疾,強身健體的一次機會,“現在沒有什麼不好,因爲如果不是我經歷現在的困難,一定我後面有人會經歷同樣的事情,只不過我現在經歷這件事情的時候,因爲我的職位所在,給了我一定的可能性,讓我去做更長期的考慮。當然,我一定要做短期的業績,但同樣重要的是,我也必須要對一個企業有一個更長遠的看法和方向性的規劃,包括品牌、產品、銷售體系等方面。”

  “無論是在銷量攀升之時,還是在出現阻力之時,選擇調整和改變都是艱難的,需要銳氣和勇氣。我們正視自身與外界現狀,早早下定決心主動求變。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潘慶深刻地認識到,目前的困境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刻了,改變雖然並非一日之功,但必須馬上行動,早改就比晚改好,馬上改比不改好,變革不分好時機和差年景,現在就是改變的“黃金窗口”。“今年我們要做的是一定要走在時間的前面,所以是更積極主動的調整。”他斬釘截鐵地對汽車頭條APP記者表示。

  “自從我兼任了IMSS代理總裁後,我就決心一定要帶着團隊認清事實、理清思路,要做好基本功,指明方向,這些是我一定要去做的。”而接下來如何走?潘慶也有着一個按部就班的完整規劃。捷豹路虎的中國業務提升要經歷“三部曲”。即“穩定局面,恢復信心和爬坡提升”。

  其中目前主要的工作就是穩定局面。“不管是我們的銷量、達標率、庫存深度還是我們現在整體的提升、盈利的提升,這是必須要穩定走過的一部分。但是指標還應該做得更好,只有把指標做得更好,大家纔會自動恢復信心。這個信心有的時候不是廠家去說教,也不是我去做多少遍路演能夠說服別人的,別人要看到的是這些結果。”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經過一個季度的調整之後,捷豹路虎現在是否走出了”至暗時刻“呢?從賬面上看,包括新車毛利率、庫存深度和ROS(經銷商利潤率)在內的多項數據正在迅速回升,整體運營情況已經趨穩。

  “一季度做完之後,整體來說我們還是很有起色的。爲什麼這麼說?因爲與去年下半年相對比,我們明顯感覺到經銷商非常配合我們的節奏,一季度對於我們內部來說其實批售超額完成,零售雖然整體市場在1、2、3月份都很不穩定,但是我們的達標率還是很不錯的,零售基本上整體達標。 在短短三個月裏,我們的庫存數量往下減少了20%,這是一個逐步的過程,我們現在已經減到了低於兩個月的庫存深度。”在整體車市第一季度寒冬之際,成績的取得自然是實屬不易,但是對於潘慶而言,他表示“絕對不滿意”。因爲他心中的目標是“庫存深度一定要優於豪華車市場的平均水平。”

  數據上仍然不太滿意的潘慶,對這些天來捷豹路虎的那些改變是滿意的呢?在一個多小時的採訪中,汽車頭條APP注意到,關注經銷商和渠道,恢復經銷商的信心在潘慶心中的分量很重。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這位“老馬識途”的主帥斬釘截鐵地表示。

  潘慶爲我們分享了同經銷商的兩個小故事,而這兩件事都同他設立的兩個新獎項有關。其中一個獎項是十年服務獎,另外一個則是總裁特別獎。潘慶對汽車頭條APP表示,在剛剛結束的三亞經銷商年會上,他頒發了針對經銷商老員工的十年服務獎,這引發了經銷商非常大的反響。很多的經銷商和投資人都反饋沒想到還會有這樣一個獎,這讓他們感到非常感動。

  另外總裁特別獎的故事更令潘慶感觸頗深,這個是同一位投資人有關係,這位投資人有5家捷豹路虎店,之前同潘慶也沒有任何的交集,但是在一次聚會上的交流,讓潘慶印象深刻。“在一次會上我認識了這位老闆,他特別簡單、特別直接。第一句話就跟我說‘潘總,你可得知道,去年我的營業狀況這麼不好,我已經開始賣店了,我已經開始裁人了。’這是第一句話。第二是‘潘總,今天我終於聽懂了廠家要去幹嗎,我也相信你們現在的政策,只要政策能夠堅持,給我6個月的時間,我保證銷售把店做好,人員全部到位。’”

  而結果是沒到三個月的時間,在潘慶新政政策的激勵和支持下,恢復信心的這位投資人旗下的五家店順利完成了目標,爲了激勵這樣的榜樣,在三亞年會上,潘慶獎總裁特別獎頒發給了這位投資人。

  “說明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把目標做好。”這則小故事給了潘慶非常大的啓發,使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廠商和經銷商“魚水”的關係,雖然去年捷豹路虎遭到了困境,但是在內部仍然有很大的潛力可挖,而這也是捷豹路虎在未來脫困的基礎。“在我的體系當中有好多這樣的老闆。第一,以前我們溝通不足。第二,我們政策跟進不足。第三,是雙方信任的一個過程。信任不僅僅是用嘴說出來的,是相互配合以後,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廠家也達到了它的目的。在這個時間點上,我覺得我們合作會越來越好。”

  接下來,潘慶爲團隊制訂了五大方面的工作重心。其中第一重點是與經銷商共同提升盈利能力。第二,不放鬆繼續深化品牌,“不管年景多麼困難,我們長期要去投入的事情是品牌建設,不要因爲年景一時半會兒不好,就把這部分錢省掉了,現在省掉的有可能就是捷豹路虎的未來。”

  第三,是清晰地認識到產品力的重要性。“不管是新要投入的車,包括上海車展期間投放的全新一代攬勝極光,還是我們現有的車型,一定要不斷地全面提升產品的競爭力。”第四大任務則是強化管理。“捷豹路虎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高速增長掩蓋了很多問題,但是其中一部分就是現在一定要做到顆粒化管理。”

  而歸根結底,就是依舊客戶爲中心,堅守客戶導向的基本原則,持續爲客戶提供更大的價值服務。“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我們最後其實都是爲了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幫他們提升體驗,做好開源。”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捷豹路虎的改變正在發生,而這樣的改變遠比賬面數據上的回暖來得猛烈。

  潘慶爲捷豹路虎抓的藥方,並非是輸液三天退燒了事那麼簡單,而是一個有着明確方向的系統性方案,是一個既要注重短期業績,也要考慮長遠的綜合規劃,燒自然是要退,但是體質更要加強。

  涸澤而漁壓庫做數據很簡單,但是以後怎麼辦?喪失了經銷商的信任,錯失了體系重塑的時機都比短期內增加一些賬面上的銷量更爲重要。在潘慶看來,治病就要除根,雖然時間可能長一些,但卻是正途。

  無論是在銷量攀升之時,還是在出現阻力之時,選擇調整和改變都是艱難的,需要銳氣和勇氣。車企正視自身與外界現狀,早早下定決心主動求變,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捷豹路虎的改變已經“在路上”此時需要的堅持與好運氣。

  【版權聲明】本文爲汽車頭條原創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