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此類的新聞,玩遊戲或者是打賞主播從而花了父母上萬的積蓄,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就是一筆不少的錢了,那造成這些事情的原因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呢?

  1. 父母對孩子的互動溝通方面,孩子消費上萬的現金並不是一次性消費的,這是多次買遊戲道具一次次的累積的,那麼父母為什麼一開始沒有發現自己的積蓄減少呢?這就反映了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是不夠的,整天忙於工作和其他事情,對於自己的孩子只能讓電子產品來陪伴,從而導致孩子沉迷遊戲,浪費錢財,毀壞孩子青春。所以家長平時應該是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金錢前面才對,也不能只顧賺錢而不管自己的孩子,往壞處想萬一孩子以後誤入歧途,你拿金錢能換回來麼?在這裡建議父母與孩子多互動溝通,不要只讓電子產品陪伴自己的孩子。
  2. 家長的安全隱私意識。孩子是如何知道自己的支付密碼的,網上支付都要用到密碼支付,在自己的孩子的面前也不能暴露全部,特別是金錢隱私,就算你不怕自己的孩子亂花錢,也要提防孩子把支付密碼告訴別人。所以家長不但要有隱私意識也要培養孩子的安全隱私意識,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3. 遊戲防沉迷機制,考慮到遊戲的收益,大多數網遊以前是沒有防沉迷系統的,但最近孩子亂充值的事件越來越多,防沉迷也出臺了相應政策。網友應該對未成年的遊戲時間有一個限制,在我看來充值方面也應該有個限制,小學生哪來的充值來源,不都是拿父母的錢麼?當然小學生也會拿自己父母的身份來註冊遊戲躲過防沉迷系統,這就要求父母自己注意了。在這裡我還是希望遊戲能對未成年人做出相對應的遊戲限制。

當然這類事件不能說沒有小學生的關係,但因為他們年齡的問題會抵制不住不良誘惑,還是希望家長能夠好好陪陪孩子多與孩子溝通,在遊戲方面出臺相應的政策來適用於未成年人,希望此類事件少發生甚至不再發生!


看到這起事件很震驚,從媒體的報道看,孩子的母親攢錢準備交養老保險,卡里攢夠了3萬多,可就在用的時候發現錢沒了,第一時間以為是盜刷便去報了警。後來經過警方調查發現,原來是孩子用這些錢買了遊戲裝備,道具。大半年的時間便花了35000多元。而其家庭並不富裕,這些都是辛苦錢。這是這件事情的始末。

其實我們都知道,遊戲這東西成人都難以自控,更何況是孩子!那麼這半年多的時間,孩子玩遊戲作為母親難道就一直在縱容嗎?這其實是問題的核心所在,六年級的孩子自律能力能有多少?還不是全得靠父母,而很顯然這是父母監管缺失造成的結果,自釀的苦果終歸需要自己來嘗。

再者孩子用自己的身份信息註冊,長時間大量的刷錢,作為遊戲的主體網遊公司,平臺難道監測不到這些嗎?放任未成年人消費,這一切有沒有對應的主管部門?該給一個什麼樣的說法?都是值得探究的問題所在。

在此也提醒所有為人父母者,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一定要盡到應盡之責,負起該負的責任,否則將來買單的必定是自己。

那麼大家對孩子玩遊戲這事兒怎麼看?也歡迎下方評論說出你的看法...


謝邀,歡迎關注點贊麗莎遊戲解答!愛解答愛麗莎!

首先聽到這個問題我感覺很難受,學生才六年級,顯然是未成年,而且沉迷手遊無法自拔!

在沉迷遊戲的同時還花錢買遊戲道具,這真的是可恨,花的是父母的錢,來滿足自己的所謂的快樂,總結來說責任有幾個方面:

1、父母的監管不到位,讓孩子這麼小就沉迷到遊戲的世界,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有直接的責任!

2、孩子自己本身也有問題,雖然孩子小,但是六年級也有自己的思考能力,遊戲是虛擬的,花錢是真實的,在自己沒有能力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就不要嘗試這樣的做法!

3、遊戲公司也有間接的責任,未成年人玩遊戲需要遊戲公司來大力控制,防沉迷措施要到位!

所以未成年人玩遊戲,需要各方面的嚴厲打擊,才能還未成年人一個良好的生存學習的環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