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據報道,爲了我國的國產客機ARJ21,我國三大航空公司計劃爲運營ARJ21申請組建新的航空公司。隨着波音被推上風口浪尖,我國的ARJ21也在不斷收穫來自各界的賞識,不過,爲其組建專門的航空公司,有何用意呢?

  數據顯示,ARJ21擁有24家客戶的528架訂單。按照中國商飛公司規劃的15架每年的產能,全部生產完成也要30多年。在外界看來,ARJ21纔剛剛起步再加上商飛設定好的產能安排ARJ21在未來爭奪市場上可能略有“不足”

  不過,對於“密集交付”這件事情,中國商飛有限公司董事長卻表示,批量生產不僅是技術上的事,只有確保每一架飛機質量安全穩定,才能持續提升ARJ21飛機的市場競爭力。反過來,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如何通過服務與銷售來推廣ARJ21飛機的市場,提高乘客對ARJ21 的認可度,則是必須修煉的“絕技”之一。

  因此,從2008年首飛到現在ARJ21客機已經走過了11年,在希望商業化之路更加順利的同時,也是時候爲ARJ21專門組建新的航空公司。尤其是,我國航空市場規模空前——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航空運輸週轉量達6.1億人次,即人均乘機次數達到0.4次,衆多海外飛機巨頭也想來中國分一杯羹。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波音向中國市場共交付了超過1850架飛機,這意味着52%的中國民航在役機隊爲波音機型。此外,在2018年,空客也向中國交付了800架新飛機,連續16年增長。更值得警惕的是,這兩大飛機巨頭,僅僅爲中國提供飛機還不夠,他們還先後來到中國設廠。

  隨着波音發生墜機事件,國內96架737MAX飛機暫停運營 256個航班更換機型。這無疑讓我國的航空行業如夢初醒,正好趁此時加快我國飛機製造的商業化道路!而我國三大航司的的決定,也將爲這送上“助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