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這兩天,一種“超級真菌”上了熱搜,帶來幾個億的閱讀量。這個“超級真菌”到底是個啥?

  “超級真菌”致死率高達60%!

  拆了天花板和地板,都無法消滅它!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紐約市西奈山醫院去年5月爲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術時,發現他感染了一種“神祕而致命”的真菌。該男子住院90天后死亡,但這種致命的真菌卻頑強地存活下來!

  病房很多地方都遭到了“入侵”,院方爲此對牆壁、病牀、門、水槽、電話都進行了特殊消毒,甚至拆除了部分天花板和地板,然而並沒有什麼用。目前,這種名爲“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藥真菌在美國紐約、新澤西和伊利諾伊等12個州流行。

  近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將耳念珠菌列入“緊急威脅”名單。據其官網最新通報,全美感染病例已上升到587宗,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內身亡。

  培養皿中的耳念珠菌菌株。圖片來自美國CDC官網

  據介紹,首次發現耳念珠菌,是在2009年一名日本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到2017年,全球有24個國家出現耳念珠菌的爆發性流行,包括日本、美國、英國、西班牙、印度等國。

  這種被稱爲“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來源目前還不明確,但普遍認爲,這是新近進化出來的、快速適應人體宿主環境能力的新物種,主要引起血液感染,致死率高達60%!

  這種真菌目前主要存在於醫院內,例如ICU(重症監護室)、血液科、腫瘤科等,都是高危科室。

  中國目前已確認18例

  超級真菌感染病例!

  2018年,中國發現首例耳念珠菌臨牀感染病例,是一位76歲的患者。

  截至目前,中國已確認18例“超級真菌”耳念珠菌臨牀感染病例,但總體上還沒有出現美國那樣的爆發性流行感染。4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長徵醫院皮膚科教授廖萬清表示。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真菌科主任劉維達說:“這18例是中國大陸至今有科研文章發表記載的數據,具體是北京3例,瀋陽15例,其中中國第一例是在北京發現的。”

  但一切也不能太過樂觀,據劉維達分析,18例只是目前確診有文獻發表的數據,可能還有更多未發表或者在發表路上的數據,“現在檢驗技術不斷提高,發現‘超級真菌’的醫院越來越多。”

  目前在我國,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爲念珠菌、隱球菌及麴黴菌。耳念珠菌就是念珠菌的一種。有專家預測,下世紀念珠菌將成爲醫院內感染的第一“元兇”。

  “超級真菌”欺軟怕硬,

  最容易侵犯免疫力差的人!

  從現有文獻看,“超級真菌”感染者大多會有原因不明的發高燒,各種藥物治療無效,並伴隨各種器官衰竭、呼吸衰竭等表現。

  “超級真菌”致死率高,沒什麼藥可以用,確實很可怕,但大多數人卻不必過於恐慌。

  因爲這種真菌感染多發生在住院病人,主要是長期使用靜脈/動脈留置導管、外科手術後或是免疫缺陷的患者。

  這種超級真菌對免疫系統不成熟或受損的人最致命,包括新生兒和老年人、吸菸人羣、糖尿病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怎樣應對“超級真菌”?

  因爲目前“超級真菌”感染主要發生在醫院內,以下措施主要針對在醫院工作的人,以及經常去醫院治療、探望的人羣,尤需注意!

  1.單間隔離定植或感染者,要求單間有獨立的衛浴設施。

  2.對於從感染的醫院或國外醫院轉來的患者,均採取隔離措施,直至獲得篩查結果。

  3.嚴格遵守標準預防措施,用流動水和皁液洗手,再用速幹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4.個人防護裝備如手套和圍裙,如果有接觸患者皮膚或患者血液、體液風險,應穿隔離衣。

  5.個人防護用品應在洗手後、進入房間或患者區域前穿戴好,並在患者房間內脫下並丟棄,離開前應徹底洗手並用速幹手消毒劑擦拭雙手。

  6.護目鏡和麪罩只是在有溢出或潑濺風險時才需要佩戴。

  7.患者和探視者需要掌握感染預防措施,包括手衛生和如何使用圍裙。

  8.應考慮使用一次性物品,如血壓計袖帶、枕頭等,特別是在暴發期間。

  本文參考資料:中國新聞週刊、上海熱線、健康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