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度高溫下,高舉光纜半個小時,爲過往車輛打開通道,這是“託舉哥”袁家林的故事;21年前貴州捐資助學,21年後第一次相見相擁,這是“助學善警”夏冠輝的故事……這些平凡的真實故事來自高明公安官微專欄《凡警小事》。但這些平凡小事卻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4月11日,佛山市公安局召開《凡警小事》交流分享會,全市公安宣傳戰線民警以及20多名媒體記者走進高明分局,探討交流《凡警小事》專欄的經驗價值和發展方向,並通過親身體驗,感受一線民警的工作生活,尋找凡警不凡的真諦。

  凡警不凡

  《凡警小事》走出14名好人

  “來,我送你回家!”民警一把抱起老人,向着在村中走去。這一幕發生在4月6日凌晨,明城鎮潭邊村92歲的楊婆婆因患癡呆症而迷路。接到報警後,明城派出所民警劉凱強立即趕到了現場。由於老人行動不便,加上村裏燈光昏暗,怕老人發生意外,劉凱強便抱着楊婆婆逐家逐戶走訪,最終成功幫老人找到家人。這張“最美公主抱”的照片在網絡走紅,被網友稱讚爲“一張照片溫暖了一座城”。

  這是一線警輔人員平凡而真實的寫照。在公安隊伍中,基層一線的警輔人員整個職業生涯或許都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但他們真情爲民、默默奉獻的先進事蹟值得被關注和推廣。

  “讓這些默默奉獻的羣體發出光芒,讓小事不小,凡警不凡,在典型宣傳上做到‘既有月亮也有星星’,我們需要打造一個平臺。”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政委宋巖鬆介紹,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8月,《凡警小事》專欄在高明公安官微誕生了。

  《凡警小事》運作一年多以來,共推送了33期,71名警輔人員上榜,其中11期節目得到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官微報道,省市媒體報道多達70餘次,一大批警輔人員成爲標杆和榜樣。更加可喜的是,《凡警小事》走出了14名“高明好人”“佛山好人”和“最美佛山人”,成爲先進典型的“孵化器。”

  法制室民警黃魏在街頭執勤時,將一名因食用魔鬼辣椒而暈厥的男子送到醫院,爲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事後,這名男子送來一面錦旗,連續鞠躬道謝:“是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據瞭解,高明公安還專門建立了獎勵表彰機制,優先推薦《凡警小事》上榜人員評先評優、立功授獎。在《凡警小事》的榜樣激勵下,全警工作熱情有效提升,打防管控效能突出,刑事警情創10年新低,羣衆安全感、公安工作滿意度持續保持全市前列。

  佛山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副主任溫揚勤表示,“凡警小事”欄目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理念,取材於基層一線,着力講好平凡而偉大的警民故事,成爲佛山公安宣傳的又一品牌力作。

  “全景式開放”

  體驗一線民警日常工作

  高明治安情況如何?一線民警的真實工作是怎樣的?當天下午,媒體記者參與高明公安“全景式”開放活動。

  “有人搶東西啊!”記者剛剛走下大巴車,就看到了當街“搶奪”的一幕,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從旁邊的巷子裏衝出幾人,迅速追了上去。原來,這是一場模擬抓捕,西江新城派出所的便衣隊員僅用幾秒鐘,就將“嫌疑人”按倒在地,現場爆發出一陣掌聲。據介紹,過去一年高明分局“兩搶”、命案、八大類暴力街面犯罪百分百偵破,實現了355天“兩搶”零發案,刑事警情創下十年新低。

  而在記者出發前往西江新城派出所的那刻起,就進入了便衣隊員的視線。“大家可以留意一下窗外,有便衣隊員在跟蹤我們,看大家能不能發現。”記者在體驗環節“獵眼追蹤”的遊戲中尋找便衣民警。

  “你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他們卻時刻在你身邊。”西江新城派出所刑警中隊中隊長馬紅年介紹,一支專業、高效、有戰鬥力的隊伍,是轄區安全的密碼之一。

  在接下來的“獵人之眼”環節中,記者分成4組,組員通過監控畫面查找嫌疑車輛,通過細緻的觀察去發現可疑之處,並最終確定嫌疑車輛。在“人像拼圖”環節中,組員快速記憶嫌疑人的樣貌,並使用道具拼圖限時5分鐘拼出嫌疑人大頭照。“我們有遍佈大街小巷的‘天眼’,通過大數據的運用,迅速鎖定嫌疑人,從而實現快速破案。”派出所辦案民警介紹,智慧新警務的應用是安全密碼之二。

  探祕“五星”安全出租屋

  隨後,記者跟隨民警來到位於尼教村的“五星”安全出租屋,這裏的設施齊全,樓下有自助洗衣房,有豪華的電梯,每套房空調、電視一應俱全。

  大堂及樓梯間禁止停車,保證了疏散通道的暢通;逃生指示清晰,且每層均開了逃生窗;設置獨立停車房並配備滅火器,漏電自動斷電開關和PVC阻燃線槽,從源頭杜絕了電線短路造成火災;走廊寬敞,沒有堆放雜物,每層至少配有兩個滅火器;獨立式煙感器、應急燈、消防栓等設施一應俱全。

  除了參觀,大家還參與模擬滅火,各組安排一名隊員參賽,首先在樓下通過觀察找出“起火”房間,並使用滅火器衝上樓,將煙餅噴滅。

  【記者】夏小荔

  【通訊員】佛公宣

  高明公安供圖

  【作者】 夏小荔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佛山市~佛山記者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