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穷,想去的地方很多,能去的地方却很少。」

网红美少女吉娃娃遭人杀害,朋友美树拜访当年常跟吉娃娃混在一起的朋友们,想要拼凑出吉娃娃死前生活的模样,然而这群「好友们」既不知道吉娃娃的本名,对她的私生活也有截然不同的想像与看法......

二宫健导演的《吉娃娃罗曼死》,改编自冈崎京子作品,我没看过原著也是第一次接触二宫健导演作品,感到有些陌生,也需要点时间进入状况;《吉娃娃罗曼死》有带给我惊喜,其一,影片插曲选得真好,音乐节拍与画面搭配的极好,有种看大型MV的错觉(看完有想找原声带来听!)。

其 二,本片的年轻演员们:门脇麦、玉城蒂娜、吉田志织等人,精采诠释年轻人放荡虚无性开放的生活态度,其中,饰演吉娃娃的吉田志织,纯真又俗艳、开朗又寂 寞、热力四射又空虚寂寥,令人印象深刻;此外,大叔浅野忠信的出场时间不多,但气场强大的他,每次现身都能立刻抓住观众目光。

(底下会提及关键剧情,请斟酌阅读)

《吉 娃娃罗曼死》令我想起《听说桐岛退社了》和去年北影的《去他X的放荡青春》,不约而同聚焦在年轻世代的徬徨与人际关系的疏离;老实说,观赏《吉娃娃罗曼 死》时,我有著极大的距离感,甚至有些不明所以,边看电影边问自己:这群年轻人怎么了?为什么他们可以如此游戏人间行径大胆?可以在不同朋友间寻求肉体慰 藉却不感到罪恶?

「你为了隐藏真实感情,才总是拿著摄影机吧?」

电 影一方面给我距离感,一边又觉得能跟剧中角色产生共鸣;吉娃娃是谁?美树与越多朋友聊起吉娃娃,我们(观众)反而越看不清吉娃娃的样貌;我非常喜欢每个人 对于吉娃娃的看法都有些出入(人们看待自己与看待他人的眼光本来就不会一样),爱死这群人有时候爱著吉娃娃、有时候羡慕著吉娃娃、有时候又恨透了吉娃娃; 吉娃娃之于这群人,既是映照出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想像(广受欢迎、快速窜红、青春无敌),却也映照出他们各自的不足与自卑;吉娃娃在片中成了一种奇妙的存在,每个人都想霸占她与理解她,但每个人又或多或少看轻她与排挤她;我们对公众人物(或群体里最显眼的那个人)不也有过又爱又羡慕又嫉妒的矛盾心情?




吉 娃娃拥有姣好外貌,身边不乏追求者,但她依旧感受不到爱的存在、依旧填不满内心的空洞、依旧无法对自己产生信心(摄影师对吉娃娃的语言暴力好让人惊心与不 舍),因此吉娃娃只能不断追求刺激不断燃烧自己,只为抓住一刻「幸福」;吉娃娃最大的悲伤,是不管她的IG拥有多少粉丝、不管她睡过多少个男女朋友、不管 她如何随时带著笑容面对世界...,她渴望的幸福(最好的时光),依然不断从她指缝间流逝,吉娃娃很努力抓住些什么,却什么也抓不到

吉娃娃选择享乐放纵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她渴望被珍视与欠缺自信与追求爱情吗?「吉娃娃原来到底想做什么?」美树在片中这么问,美树探访很多朋友,最后依然得不出绝对的答案,而银幕外的我们,或许也不该赋予吉娃娃的选择一个绝对意义吧。

「想想,那其实是我们青春式的自杀攻击。」

青 春是什么?或许是大胆的,有大把时间挥霍的,可以恣意享乐的;但青春与快乐能维持多久?电影里,吉娃娃等人抢了6百万元,这笔钱在短短几日内就被花光,这 6百万元即是吉娃娃的人生,没有计划、不顾未来、活在当下、迅速燃尽;这6百万也是吉娃娃与朋友关系的展现,每个人都享用了(金钱/吉娃娃),但没有人真 正在意钱(吉娃娃)去了哪里;这6百万更是青春的隐喻,这群年轻人以为6百万(青春)很多,其实钱(青春)一下子就花光(逝去),再也回不来。

《吉娃娃罗曼死》后段有点悲伤,除了吉娃娃外,我们也在吉娃娃的朋友身上,看见他们的变化:没有拍成的电影、无疾而终的爱情、踏入职场的不适应与焦虑与愤怒等;吉娃娃的死亡,无疑也是这群人与他们的青春时代告别;电影开场,美树等人对吉娃娃的死亡感到震惊,随后更有编辑采访美树,想要理解人气网红吉娃娃是个怎么样的人;电影尾声,随著不同新闻事件的发生,吉娃娃凶杀案慢慢被世人淡忘;这让我想起吉娃娃的前男友吉田曾对她说:「只有妳跟别人不太一样。」。

讽 刺的是,吉田不只对吉娃娃讲过这句话,他也对美树还有舞厅里搭讪的女孩讲过,每个女孩都以为自己与众不同,经过一段时日后才发现自己与他人并没有不同; 《吉娃娃罗曼死》以暴力事件拉开电影序幕,以道别结束电影,说的既是青春的早逝(死去的人永远活在20岁,活著的人则要面临越来越老的自己),也是每个人 最终将被遗忘的相同下场。


香功堂粉丝团专页,请来按赞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