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現在很多職場女性爲了更好地照顧孩子,會選擇辭掉工作一個人在家帶娃,其實做這樣的決定是有一定風險的。這不僅會讓我們打拼多年的事業受到衝擊,同時還要面對家人的不理解,一旦失去了經濟來源,生活中或多或少會少些底氣,這時丈夫的所作所爲就顯得尤爲重要。畢竟家庭是個集體,如果丈夫站在自己這邊,就能在精神和行動上提供支持,寶媽的負擔將會大大減輕,家庭矛盾也會減少很多。

  很多丈夫在要求妻子放棄職場生活,回家看娃之前,都會給妻子描繪特別美好的藍圖,給她們十分美好的承諾。可當真正落實到生活當中時,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有時候就不那麼盡如人意了。因此,寶媽們千萬也要爲自己做打算,在放棄職業女性的身份之前,一定要立好規矩,之後在這3件事上儘量別讓步,不然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寶媽請守住這3條底線

  1. 和丈夫安排好家務活的分工

  真正經歷過瑣碎家庭生活的朋友,應該都明白這個道理,在沒有真正接觸這些家務活之前,會覺得怎麼會有人無聊到爲了這樣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可生活往往就是一地雞毛。尤其在有了孩子之後,寶媽的精力主要放在孩子身上,如果這個時候丈夫能夠爲自己分擔大部分的家務活,那麼寶媽也就不會那麼辛苦,照顧起孩子來也能更爲細緻。

  相反,有的家庭當中丈夫會特別大男子主義,他們認爲一切家務事都應該妻子來做,理所當然地當起了“甩手掌櫃”。這時如果選擇一味地忍讓,並不會讓局面好轉,寶媽要學會主動出擊,跟丈夫溝通家務活的分配問題,直截了當地表明自己現階段需要他的幫助。只有這樣才能讓丈夫感受到自己的家庭責任感,而寶媽也不需要因爲這些小事分散自己的精力,更沒有必要鬧到不愉快的地步。

  “先小人後君子”的這種做法,是非常適合處理家庭瑣事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有事情都不要等到發生了之後再去解決,要做好預知和預判,這樣纔會把矛盾扼殺在根源處。

  2.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

  寶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囑咐好家裏人,不要輕易插手自己的教育,尤其不要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爲孩子辯解。這樣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大人可以逃避懲罰的心理,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不好的,想讓孩子健康地成長,就必須要有規矩,一味溺愛只會害了孩子。既然當初家裏人都已經默許寶媽放棄職場女性的身份在家帶孩子,那麼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不要再指手畫腳。

  如果真的出現難以解決的事情,寶媽也要及時和丈夫以及婆婆溝通。如果想要插手教育問題,就一定要親自參與孩子的成長,不要認爲養孩子是女人的本分。不親自帶孩子的人,有時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也無法給出寶媽合理的建議。在這件事情上,寶媽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不要隨意聽信婆婆的三言兩語,更不要相信丈夫“老好人”的做派,有自己的判斷和主見纔是最理智的。

  3. 嚴格規定丈夫上交生活費

  本身已經放棄職場生活的寶媽們,在經濟來源這方面會有些困難,這時一定要保證丈夫每月上交生活費,保證整個家庭的基本生活,只要和錢沾上關係的事情,都要堅定一些。就拿上交生活費這樣的事情來說,如果寬限或者縱容,丈夫就會覺得自己是出錢的那一個,不照顧孩子也是正常的,其實寶媽如果不辭掉工作,一樣可以養活自己。很多中國式直男都有這樣的想法,他們認爲自己在外面辛苦工作,賺了錢還要上交給老婆,那麼照顧孩子自然就是老婆的責任,這樣就出現了“喪偶式家庭”。這樣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不利的,寶媽要在保證每個月收到生活費的同時,培養丈夫的家庭責任感,適當分擔自己照顧孩子的辛苦。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寶媽們,是否因爲當初沒有立好這3條規矩而感到懊惱呢?歡迎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