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紐約新開了一家“中餐館”,卻被網友痛批“抹黑中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家名爲“幸運李”(Lucky Lee's)的餐館是由一對白人夫婦開辦的。

  餐館老闆阿麗爾·哈斯佩爾一直希望在社交媒體上打造健康、精良的“網紅”餐廳形象。

  “幸運李”,圖片來源:餐館Yelp頁面。

  然而,惹出爭議正是因爲餐館的廣告宣傳:“我們使用的是改良過的、‘乾淨’的美式中餐食譜”,“你喫完撈麪後會感到噁心嗎?等你喫了我們的面再說吧。不油膩、也不鹹”。

  很快,這些措辭在網上引發大量批評。

  不少美國網友認爲,餐館老闆阿麗爾根本不瞭解真正的中餐,卻想靠着黑中餐火一把。

  有人發文指責稱,該餐館故意堆砌各種對中國食物的刻板印象,如暗示中餐“不乾淨”,聲稱傳統中餐只有味精、油脂和澱粉,藉此強調,終於有家“乾淨”的中餐館了。

  阿麗爾還說,自家的“中餐”裏完全不放味精,“因爲人們聲稱對味精有不良反應”,不過她同時也承認沒有科學證據能證明這點。

  當有人質疑餐館老闆這種宣傳是不是加劇了人們對中餐的刻板印象時,阿麗爾對媒體是這樣解釋的:“我喜歡美式中餐,因此我做了一些調整優化。我從來沒有想要貶低中餐文化,我們的餐廳是想讚美中餐文化。”

  阿麗爾同時還聲稱,自己對中國文化已經很尊重了,因爲餐廳加入了很多“中國元素”,比如“幸運竹子”和玉石。

  然而大部分美國網友對此卻並不買賬,在美國點評網站Yelp上,“幸運李”的頁面已經被負面評論“淹沒”。

  有網友寫道:“希望這家涉嫌種族主義文化挪用的餐廳破產。”還有網友表示,這家餐廳使用帶有種族主義意味的比喻,把自己定義爲比傳統中餐館更好的餐廳,簡直莫名其妙!

  還有人耿直地指出:你家的菜也不好喫啊!

  這場圍繞中餐的輿論風波也引起了多家美國媒體的關注。《華盛頓郵報》對此評論稱:“幸運李”的開張簡直是一場“災難”:但它並非憑空倒黴,而是因爲多次犯錯。

  面對潮水般的批評,餐館老闆發文迴應說,“我們在談論菜品時,不涉及其他餐廳”。但卻隻字不提道歉。

  在這篇被美媒認爲“並無誠意”的聲明下面,網友們自然不買賬。

  “她把所有中餐都等同於多油、高鹽、煎炸的菜餚,簡直太侮辱人了!我愛去的中餐館菜單上都是健康低鈉的菜品。”。

  “一週喫三次中餐,從來沒有頭痛或噁心。那些所謂的中餐不健康的言論本來就很片面。”

  美國《時代》週刊網站注意到,其實,這不是第一次“西式中餐館”遭到類似輿論批評了。

  兩個月前,世界名廚戈登·拉姆齊團隊的“幸運貓”在英國倫敦開張前打出標語“一家正宗(地道)的亞洲餐廳”,但是這家餐廳連一位亞洲廚師都沒有。

  戈登·拉姆齊,圖片來源:路透社。

  而另一位名廚安德魯的“幸運板球”餐廳也遭遇過此類爭議,他被批評刻意貶低美國的中餐館,只爲宣傳自家餐廳。

  美媒認爲,這些爭議都涉及一個愈發受關注的“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問題。《舊金山紀事報》的美食評論家何承熙(Soleil Ho)就指出,真正的問題並不是跨文化餐飲,而是烹飪的人對於該文化的尊重不夠。餐飲文化挪用的前提是廚師對中餐文化的尊重。

  中餐在美國很受歡迎, 圖片來源:《今日美國》。

  正如一位外國網友所說的,我們希望這些想要開中餐館的人到亞洲長長見識,嚐嚐中國菜然後學會尊重中餐文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