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汉加入旅发局十二个年头,直言近三十个地区对本港提升旅警,是前所未见。

【星岛日报报道】本港旅游业过去十多年曾经历多番起跌,最后都由谷底反弹重拾升势。过去三个月,本港因反修例风波触发连场冲突,八月中的访港旅客按年跌近一半,即将在本月底离任的香港旅发局总干事刘镇汉直言,近三十个国家或地区对本港提升旅游警示,是前所未见,而且快闪冲击行动令旅客无所适从,以致本港多年来建立的安全城市、好客之都形象大受影响,亦是〇三年沙士后最大客量跌幅。不过他坦言,本港多元化旅游特色仍是旅客首选旅游目的地,希望社会尽快回复正常,届时旅发局会同业界重启宣传推广,重拾旅客访港信心。

〇七年加入旅发局,至今十二个年头,刘镇汉经历〇九年猪流感、二〇一〇年恶导游阿珍强逼购物等零负团费爆煲、二〇一五年反水货客踢箧事件。到今年六月《逃犯条例》反修例引发示威冲突,至今近三个月仍未平息,刘镇汉接受本报专访时坦言,今次旅游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有别于以往中港矛盾令内地客下跌,而是全球旅客都对本港却步。

他说,〇三年本港爆发沙士疫情,访港客量按年急跌六成多,如今反修例亦令今年八月中访港客量按年跌一半。他说,今年初预计全年客量按年微升百分之一点九,如今跌势难免。

他认为今次打击较以往严重,连场示威冲突,警察出动催泪弹,连月登上国际头条新闻,难免令旅客却步,「将心比己,作为旅客,不用旅游警示告诉他们不安全,这些场面已告知他们不安全啦!在港铁的不合作运动只是带来不方便,但如今是但一个地方,每个周末甚至平日晚上都有冲突。」

他说,今次比二〇一四年占中的影响更甚,冲突未见平息,反而更见激烈,作为游客不来香港亦无可厚非,但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对本港提升旅游警示确是前所未见,而本港一直以安全城市为旅游业卖点之一,「本港旅游业的声誉、安全城市的美誉,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

对于旅游业再跌入低谷,刘镇汉坦言感到痛心,他说二〇一五年踢箧事件后,亦要一至两年时间重拾内地客来港意欲;今次机场集会影响旅客,以及各区冲突场面,「时间拖得愈耐,要更长时间重拾旅客信心。」

他又指,不止旅客下跌,港人亦减少外出消费用膳,而旅游业从业员有二十多万人,加上零售、餐饮等行业有多达八十万人,生意下跌令生计受影响,「我听到不少业界老板都说会撑住,暂时酒店已放无薪假,希望保住员工饭碗。」不过情况若再恶化,亦担心会有裁员失业。

临别秋波,刘镇汉对香港仍是首选旅游目的地好有信心,「本港旅游业根基深厚,香港仍是好好玩的地方,旅客只是暂时不来,希望冲突可以快些停止。」刘直言,本港多年来不时有游行示威,每年访港客量都有增长,「只要和平争取诉求,没有暴力行为,旅客信心就会回复。」

刘镇汉说,已同政府及业界有共识,只待社会平静下来,就会同业界到海外重新推广,过后会同航空及酒店等业界重推优惠吸客,向外界宣传好客之都,「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如今只是遇到短暂挫折,我对香港旅游业好有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