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提起對越自衛反擊戰仍記憶猶新,而在對越反擊戰前發生了一件大事,可能許多人都沒有主意,那就是臨陣換將。

  在反擊戰打響的前夕,時任昆明軍區司令的王必成突然和武漢軍區司令楊得志對調,本該由王必成率領昆明軍區參戰,卻換成了楊得志,這次臨終換將實在令人捉摸不透。

  即便是不會打仗的人也知道這句話,“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可是爲什麼偏偏要臨陣換掉王必成呢?要知道王必成外號“王老虎”,是出了名的虎將、猛將。

  當年粟裕在蘇中七戰七捷,王必成就參與了其中的五戰,再加上他三戰張靈甫,最後在孟良崮王必成的六縱第一個攻上頂峯,由此足見王必成打仗絕對是一把好手。

  正是因此,王必成也被譽爲粟裕手下“三支鐵拳”之一,在解放戰爭中表現得非常亮眼,建國後還入朝作戰,當過志願軍第九兵團的副司令和代司令,他的軍事能力是久經考驗的。

  按理說讓王必成擔任西線主帥,對付越南是不成問題的,可爲什麼要特意換成楊得志呢?從軍銜方面來看,楊得志是上將,王必成是中將,似乎是差一點,畢竟許世友也是上將。

  不過戰場用將,又怎麼會只單單拘泥於軍銜高低呢?這其中自然有更深層的考慮,這就跟楊得志的經歷有關了,在建國後楊得志在越南擔任過顧問,是當時中國支援的顧問團成員。

  越軍的許多戰術都是中國顧問團成員教的,換句話說楊得志曾經給越軍當過師傅,這次自衛戰換老師去打學生,那是綽綽有餘,而對外戰爭要的就是必勝,要十拿九穩。

  正是因爲楊得志有顧問團的這個經歷,在王必成和楊得志對換時,王必成也是心服口服,不過打了大半輩子仗的王必成不能去前線打仗,難免心有不甘,於是他鼓勵兒子女兒上前線。

  王必成的兒子和小女兒主動申請去前線戰鬥,這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有一天王必成夫人陳瑛說,兒媳也想上前線,王必成聽後很高興,說:“很好嘛!這纔像我家的媳婦。”

  可夫人陳瑛悄悄對王必成說:“兒媳已經懷孕兩個月了,醫院領導不同意她去!”夫人原本想王必成能夠阻攔,沒想到他卻說:“讓她去,我們家有三個半人蔘戰,此志可明。”

  就這樣王必成的兒女和兒媳婦都去了前線,他們在前線英勇殺敵,王必成的兒子和小女兒分別都榮獲了三等功,實在令人感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