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雨季汛期

  我市不少低洼地区就会出现积水内涝

  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

  不过这一情况将在这两年有所好转

  因为中心城区五个泵站正在建设

  一起来看看建设情况如何?

  在今年的全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中心城区五个防汛排涝泵站工程ppp项目将实现主体工程竣工,并有部分投入使用。

  迎旭门泵站建设情况

  昨天上午,在鱼梁洲大桥北侧的迎旭门泵站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施工挖机正在进行基坑土方作业,据施工方介绍,这是整个工程中难度最大的环节,仅基坑深度就要达到13米。

  迎旭门泵站项目现场生产负责人叶浩羿介绍,到五月底整个基坑要成型,进行地板的浇筑,进入泵站主体结构施工,整个项目计划十二月份所有的结构还有设备全部都要安装到位,在今年的春节之前,初步进行整个设备的调试。

  迎旭门泵站项目总投资1.17亿,泵站主体建筑面积达2400平米,拥有7台总功率达5096千瓦的泵机,最大排涝能力为每秒52立方米,建成之后,将成为我市最大的泵站,服务面积达到616万平方米,范围大致是从长虹路以东到前进路以北这一块儿区域。

  其他几座泵站建设情况

  相关部门表示,除了迎旭门泵站,我市今年在建泵站还有丹江路泵站、乔营泵站、庞二泵站以及新岘山泵站。丹江路泵站和新岘山泵站在今年汛期会投入使用,五座泵站在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全体完工,具备抽排功能。

  建成后将带来什么好处?

  据了解,我市目前已有的泵站共有23座,泵机总装机流量为每秒105立方米,每到汛期,中心城区很多道路涵洞以及城市低洼地带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而今年新建的5座泵站将新增装机达每秒132立方米的流量,届时会使我市的排涝能力提升一倍以上。

  网络配图

  襄阳广电全媒体记者:李宗德 编辑:苏琦琦

  责任编辑:姚城、曾雄飞校对:杨振华

  审核:杨平、艾志红

  希望以后再也不用

  在襄阳市区“看海”了

  请点亮文章末尾右下角小花花

  100朵黄色小花花

  小姐姐可以从主编那里兑5块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