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我有感而發的提問。因為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人,日日不倦的為我做這樣做著早餐。

下圖就是我提問後接下來一週內我的早餐,四菜一豆漿,不重樣的主食:俄式大列巴、黃米麪的粘豆包,烤油條(按說明書上來的可以少油),發麵餅;

是媽媽做的早餐!!!對的哦,媽媽首先是有閑,因為她已經80歲了,不用再工作了。她有好多拿手的菜,比如說撈汁白蘿蔔(朋友聚會上被大讚的一道菜),比如冬瓜排骨湯,比如大豐收(是在飯店偷藝回來的),比如豉汁蒸魚(偷藝)。最近媽媽剛剛上手一道菜——雞絲牛油果沙拉,讓哈妞自此愛上牛油果。其實每道菜的背後自然少不了我這個高人的指點。一是要領她去飯店喫,二是要陪她去超市認買調味品、三是要教她料理方法。哈妞的廚藝自然也被家人公認的好了!

很多人會說這個年紀的人不是該享清福嗎,怎麼還讓一個老人家奔波。引用哈妞同學說的一句話:「不光要給予,也要學會接受給予。」媽媽現在最大的快樂就是給哈妞做飯,把哈妞當孩子一樣,每天做好喫的,買一大堆零食!如果哈妞不在家喫晚飯,她會一臉失落。

某天媽媽學會了烤麵包,她就象個孩子一樣把麵包拿到哈妞面前等著誇講,她最大的滿足就是看哈妞把它全部喫掉。想想曾幾何時,我也是這樣對著魚兒,一日三餐,每每看著用餐後光光的碟子,那是心裡最大的成就感。

在提問的那天清晨,突然想到媽媽這樣日日四菜的不知多久了,我只知道,家裡已經用壞了三臺豆漿機,不是豆漿機的質量,而是自從有了豆漿機那天開始,家裡就日日打豆漿(除了出門遠行),算下來有小十年了!

媽媽不再是那個只要喫飽就好的媽媽了!她知道燜煮雞蛋的小竅門,也知道用多長時間蒸出來的魚最嫩滑。她會用阿迪鍋,會用果蔬消毒機,會用智能音箱(每天讓「小雅」叫她起牀,給她聽歌)。

每天清晨她會先做上半個小時的瑜伽,而後開始四菜一羹的早餐料理。去周邊的超市、倉買採購新鮮的食材是每日必做的功課,用瑜伽冥想開始午覺時光。閑下來,要看各種菜譜書籍,還要在手機的養生APP上學幾道小菜。偶爾在學校的退體羣裏或跟同事,跟朋友聊聊微信。天氣暖和的時候,她還會去退休辦走走時裝步。她可是老年時裝隊的模特呢!對,這就是一個80歲媽媽的日常。

最近剛剛流行一句話:贏了所有的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一個80歲的媽媽能做到不輸給時代,是因為有愛。

所以如果有人日日為你奉上早餐,無論是否豐盈,都應珍惜這份愛!

愛心早餐隨處可見,下面是哈妞同學的早餐,她可是每天8:30上班,坐公交上班的工薪族啊。她總覺得老公撐起一個家不容易,一定要照顧好他的身體。雖然有的時候來不及洗碗,但是早餐還是要做好,而且必須拍照!我可是把她當樣板推薦給閨蜜們學習,倡導每天給老公做愛心早餐。

一個人的時候,她也不馬虎哦。


從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說起,在豐富的飲食文化之後,一日三餐背後生命的誕生、成長、相聚、別離,以及人生的喜怒哀樂和生活的苦辣酸甜。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裏,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一雙雙勤勞的手,做出一盤盤熱氣升騰、噴香撲鼻的菜餚,點綴在一個個樸實感人的故事之中,蘊含的是濃濃的親情、愛情和鄉情,塑造的是親人的味道、家庭的味道、故鄉的味道,升華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不絕的仁愛精神。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天人合一」,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中國先哲告誡我們,人類只是天地萬物中的一個部分,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體。人與自然是朋友,彼此平等,和諧共生。 重勤儉的精神追求 ,「勤儉」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傳家寶,這些都是先哲祖輩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不管是持家還治國、守成還是創業,勤儉這一傳家之寶都應傳承。

  早餐,中餐,午餐,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代表著家人之間濃厚的親情,也代表著中國那些生活在底層的勞動者。食物不在於好喫美觀,在於一種對家的追求,展現了中國人勤勞、節儉、樂觀、進取的形象。一日三餐,循環而始,人們在春種、秋收、夏耘、冬藏的不停勞作中,演繹著多姿多彩的飲食文化,傳承著祖祖輩輩秉承的「勤儉」美德。雖然是簡單飯菜,幾年如一日,裡面所融匯和表達的意義卻是說不出的,每個人對家的意義不同;小時候是父母會為你做好每一頓飯,一日三餐年年如此,不辭辛勞,長大後,愛人會為你做好每一頓餐,年年如此,在傳統意義裏是傳承不息; 樂逗美食更注重對家人做好飯,注重食療功效和三餐的營養搭配,為家人,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樂逗美食記。


謝謝邀請,當然是父母和愛你的人,一日三餐有多少辛苦,就有多少心意,一個家廚房的熱鬧程度,提現了幸福程度,再多再多的情話,也不及下廚為你做羹湯。一天,一月,一季,一年,幾年如一日,不容易啊。所以呀要珍惜為你做飯的那個人。


愛你的人!呀呵小美女這狗糧撒的不錯喲, 不露聲色的就撒出一把甜滋滋的狗糧虐我這單身的傢伙。怎麼說呢.....虐就虐咯 ,反正我一個(哭泣狀、自行想像)沒戀愛的傢伙愛情與我無緣那就努力健身好了咯,努力健身+賺錢生活!嗯我的孤獨生活

最後!祝福你跟你的另一半撒一輩子狗糧,盡情齁死我吧。謝謝


只有父母和愛你的人,且行且珍惜吧!對於父母的恩情,也許沒有那麼多感受,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子欲養而親不在遺憾終生, 對於愛你的人,也就是陪你度過餘生之年的人,要懂的感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