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個叫楊務廉的能工巧匠,善於建造樓臺宮殿。

  因主持建造長寧公主府、安樂公主府等兩座豪宅,被唐中宗李顯封爲“將作大匠”,掌管宮殿、宗廟、陵寢等皇家重大土木建築工程。

  楊務廉是個有才無德的人,任內貪污公款多達數千萬,一度被朝廷免職。

  楊務廉不甘寂寞,某一年上書給皇帝,奏請在陝州三門峽打開通道,唐中宗准奏,楊務廉再次獲得了展示才華和殘暴的機會。

  楊務廉派工匠“鑿山燒石”,在懸崖峭壁上修建棧道,以民夫拖船。

  大河水流湍急,民夫從事這種危險的勞動,卻得不到工錢。

  倘若繩子突然斷裂,或者棧道上的木樑折斷,一下子就會有數十人落入河水,死於非命。

  《朝野僉載》記載:“取顧夫錢糴米充數,即注夫逃走,下本貫,禁父母妻子……”

  楊務廉喪盡天良,以朝廷僱傭民夫的工錢買來民夫頂替死者的數目,並註明民夫如果逃走,他的父母妻子就會被官府囚禁起來。

  爲了防止拉縴的民夫逃走,楊務廉命人在縴夫的前胸後背栓上金屬重物,一旦落入水中,“百無一存”。

  棧道之上,縴夫“悲號,聲動山谷,皆稱楊務廉爲人妖。天生此妖,以破殘百姓。”

  中書侍郎袁恕己清廉奉公,他擔憂皇帝李顯沉溺奢靡遊樂之中,荒廢國政。

  於是屢次彈劾楊務廉“位居九卿,不以進治國安邦之策,反而專事營造宮殿宛囿,以取媚陛下,不予貶謫,何以昭示德行?”

  唐中宗不得不有所收斂,將楊務廉貶爲陵州刺史,同時提拔袁恕己爲中書令。

  楊務廉“有巧思”,被貶官了還在動歪心眼兒,他曾經在沁州(今屬山西沁縣)鑿刻了一個木頭僧人,放在集市上斂財。

  木僧腹內藏有機關,行動如同真人一樣。“手持一碗,自能行乞。碗中投錢,關鍵忽發,自然作聲雲:‘佈施’。”

  木僧堂而皇之行乞,還能說話感謝施捨的人。

  木僧引來無數觀衆,“市人競觀,餘其作聲,施者日盈數千”,每天施捨錢財的人達到了數千人,貪官楊務廉因此收穫頗豐。

  史書沒有記載楊務廉後來如何,以他的爲人來看,應該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