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668&cid=53&page=3  图片:pixabay

日期:2011-04-04  来源:网友上传  作者:智缘 

monk-555391_640.jpg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面的窍门。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人们注意到,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照他们的想像,高僧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可是高僧为什么不把桶挑满呢?

他们不解地问:“高僧,这是什么道理?

僧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地不解了。

于是,高僧让他们其中的一个人,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看到这种情景,高僧说:“水洒了,不是还得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

众人问道:“那么请问高僧,具体该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高僧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高僧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意味著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就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少呢?

高僧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众人若有所悟。

做事就是这样的道理,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就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如果找不准底线,一味求多,可能就会适得其反。

感想

我内心总有个基本假设:”人不是总是要求效率, 求进步吗?”

因此, 我老是在烦恼我做的不够好, 每天都堆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把自己压的喘不过气.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难得到满足的回馈感, 也就是说, 我永不知足, 很容易就陷入前一篇所说的钻牛角尖之中了.

 

昨天男友给我心海罗盘, 他说, 要我每天做能力所及的事情就好, 只要他看到我每天开开心心的,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就满足了.

量力而为, 仿佛得到了救赎般, 我的力量就是那么小, 我每天能做的事情就是那么多, 我真的不用要求自己(因为我就算不要求自己也能做得很好), 只要知道自己水桶的底线, 每日循序渐进的实践就好了, 那就是有在往前进了.

譬如在写部落格上, 我不要再费心写注释, 费心找来源, 当我遇到烦闷的情绪, 我要惊觉到我是不是又再要求自己了这样就是很好的进步了.

我觉得我越来越享受这种不把自己逼死了, 量力而为的缓慢节奏. 我也想要多多观察别人是怎么样量力而为, 做每天日常的工作, 过每天日常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