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皇帝繼位大赦天下,為嶽飛做的是「有罪平反」,根本沒有推翻嶽飛有罪的定論。南宋處死的大員只有張邦昌和嶽飛。嶽飛家屬是和童貫,蔡京家屬一起赦還。嶽飛死後南宋有過八個皇帝,沒有任何皇帝認為嶽飛「冤枉」的。

《宋史》中的《嶽飛傳》,是根據嶽飛的孫子岳珂在嶽飛死後幾十年為他撰寫的私傳《鄂王行實編年》所改編,根本沒有什麼可信度。

該傳記中記載的很多「史實」都已經被考證出是杜撰偽造的,如:紹興十年(1140)七月十四日宋金穎昌大戰,嶽飛部將王貴在《王貴穎昌捷奏》中說殺敵「五百餘人」,而岳珂杜撰為「殺敵五千」,而這實際上就是岳家軍對金軍所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而這次戰鬥中「殺其統軍、上將軍夏金吾」裏這個「夏金吾」也是岳珂自己杜撰出來的,根本不見於其他史料記載。

嶽飛最大戰功就偃城,穎昌殺了五百金兵,還是揀劉琦的漏,如果劉琦不在順昌擊敗金主力,又去偃城幫抗旨不敢去支援順昌的嶽飛,嶽飛讓金兵打的逃到哪裡都不知道。

宋史官記錄的史料和元人修編的宋史嶽飛出入很大,和金史出入更大。那麼肯定有一個是假的,元代脫脫修編的宋史佐證用了嶽飛孫子岳珂意淫出來的書。建議大家讀點宋史官記錄的史料《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三朝北盟會編》《中興小記》《宋史全文》。

嶽飛主力是投降的偽齊軍和投降的農民起義軍,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嶽飛對金也是消極避戰的,嶽飛死罪之一就是抗旨畏敵。靠馬家渡不戰而逃的嶽飛,靠三個月就丟失河南的嶽飛,靠偃城一萬金兵就打的潰不成軍的嶽飛,去打到千里之外的黃龍府?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嶽飛1141年4月剛剛當上樞密副使,就提議放棄淮西地區動搖軍心。讓高宗降職為節度使,御史調查發現嶽飛頻繁聯繫部隊(按宋法律,朝臣勾結部隊就是謀反)張憲又讓岳家軍統制王貴,副統制王浚等九名將領揭發圖謀投金。

嶽飛死罪謀反罪證據確鑿,畏敵罪鐵證如山 ,根本就沒有「陷害」一說。嶽飛死於國法。也不冤枉換誰當皇帝一樣都必須殺他。

孝宗出於什麼目的為嶽飛平反,應該是同情多一點吧,畢竟南宋處死的大員,就張邦昌和嶽飛。為體現皇恩浩蕩,能赦免的只有嶽飛一人,宋真的很寬容,沒辦法找第二個人赦免。而且嶽飛雖然犯下謀反之罪,確沒有謀反之實(只是宋法律規定,朝臣勾結部隊就是謀反),為嶽飛平反的是孝宗,《中興十三戰功》也是孝宗為抗擊金國的英雄封賞的。可以看到裡面沒有嶽飛的戰功。足可以說明,嶽飛對金沒有大的貢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