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吨1700年前金、银币被发现,藏家2亿美元收购 | 文 三只眼文斋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占领埃及全境,荡平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进攻印度,经过希达斯派斯河战役,击败印度国王瑟鲁斯。亚历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时间里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就连在亚历山大手中惨败的大流士也仰天长収:“上帝啊,如果你能把波斯国还给我那就还给我吧!如果不能,那千万不要交给别人,我求你一定要交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以他的文治武功和对待战败国人民的宽容,赢得了举世的敬意。

  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之中,亚历山大举目远望,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在心中升腾,他自封为“巴比伦及世界四方之王”,下令铸造大批金、银币,以搞赏三军。但事与愿违,不久之后他便因病去世,这批金、银币神秘地消失在阿富汗山区,成为后世争夺的巨额财富。

  1879年,在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区一个不知名的小镇集市上,三个前来淘货的商人,在闲逛中突然发现地摊上银光闪耀,一枚铭刻着铸造年代的银币进入视线。其中一人好奇地蹲下来仔细翻看那枚银币,只见银币的背面凸起的画面是一名希腊骑士与两名骑在大象上的印度武土正在激战;正面是手持闪电标枪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形象。这个商人觉得这枚银币的来路一定不简单,说不定正是亚历山大大帝当年率军铸造、遗失于阿富汗深山里的那批钱币之一。他随意出了点钱,把这枚银币买了下来。几经周折,这枚银币流落到英国人手中,最后由大英博物馆珍藏,被世人冠名为“瑟鲁斯银币”。

  从此以后,这种带有亚历山大大帝头像的银币成为古钱币藏家的最爱,同时也引发了对亚历山大钱币的寻宝热。1947年,兴都库什山脉深处的米尔-扎卡赫小村传出发现亚历山大金币的消息。这枚做工精美,几乎用纯金铸造的钱币,直径19毫米,重16.75克,亚历山大大帝的头像醒目地凸显在表面。据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就源源不断地出土大量价值连城的金、银宝贝。于是,寻宝者蜂拥而至,开始掘地三尺地疯狂寻找这些古老的金、银币,甚至大动干戈,械斗和枪战成为司空见惯的家常便饭。当地有12个颇具地方势力的大家族,这些家族中有近一半的头领都在寻宝过程中惨遭非命,不是战死就是被暗杀。血腥不仅没有使寻宝人望而生畏,反而让他们更加确定米尔-扎卡赫一带地区是亚历山大的藏宝地。

  1992年,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区的茫格尔人,在米尔扎卡赫发现了一个秘密宝藏,里面有金、银币达4吨,其中金币就有350公斤。他们没有办法将数量如此巨大的金银宝藏换成钱,只好暂时秘密储藏起来。次年,阿富汗内战的炮火在首都都喀布尔点燃,交战的双方是伊斯兰党游击队和伊斯兰促进会游击队,双方分别自南北方向而来,在喀布尔遭遇,一场巷战双方死伤无数。正在司令部坐镇指挥的伊斯兰促进会游击队首领艾哈迈德·沙阿·马苏德,秘密接见了3个茫格尔人头领,他们声称发现了亚历山大大帝遗留的大批财宝,希望能够借助马苏德进行转卖。马苏德觉得此事非同小可,马上安排了一架专用直升机,指派纳德·拉苏尔前往米尔-扎卡赫考察。

  与此同时,伊斯兰党游击队首领古尔布丁·希克马蒂亚尔也得知了关于亚历山大财宝的消息。为了抢占先机,古尔布丁立即拿出3000万美元,安排自己的亲信简巴兹前去收购。简巴兹利索地与茫格尔人头领达成交易,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数百个装满金、银币的口袋直接运到巴基斯坦边境城市白沙瓦。通过中间人介绍,简巴兹和国外名流取得了联系,并找到一个有意购买的英国绅士,名叫奈杰尔·马卡姆。最后,双方在瑞士国际机场的保税区,完成了交易。这批钱币的交易在收藏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为了安全起见,英国人急忙为这4吨金、银币寻找买家。

  最后,这批在阿富汗山区静静地沉睡了一干多年的钱币,被东京的日本商人义能和他的合伙人小山美保子出资2亿美元收购,存入了一个秘密的山间别墅。这座别墅由著名的华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总造价高达2.5亿美元,里面有个专设的博物馆,钱币在此非常安全。然而,这4吨金、银币还只是亚历山大藏宝的一部分钱币,从记载中看,还有大量金、银币未曾发现。巴黎大学考古学家奥斯穆德·邦皮阿西冒着战火的危险,深入阿富汗地区探寻,终于获得了一枚珍贵的金币,上面铸造着精美的浮雕。亚历山大的钱币在铸成1700年之后,终于有一部分有了归宿。人们还在期待着米尔-扎卡赫地区有新的奇迹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