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又稱三保太監下西洋。1405年(永樂三年),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率領2.7萬多人、240多艘海船,從南京出發,至福州閩江口太平港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一是在國外顯耀中國富強和兵力及大明朝威德,招徠各國稱臣納貢,建立起上邦大國與藩屬之國的關係,構建大中華文化圈;二是賜各國國王誥命銀印,賜國王及各級官員冠服和其他禮物,表示願意和那些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的關係,招攬海外諸國稱藩納貢;三是與南海(今馬六甲海峽)國家建立友好關係,發展海外貿易。

還有一說,朱棣懷疑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難」之役時沒有死,逃亡海外,便去秘密尋找。

1435年(宣德十年),鄭和結束最後一次航行。老後7次歷經29年,時間長、規模大、範圍廣都是空前的。鄭和率領的明朝海軍在艦隊規模、航海技術和組織協調水平諸方面,都是當時的最高水平,這是公認的事實。它不僅在航海活動上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而且對發展中國與亞洲各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友好關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鄭和下西洋80年以後,葡萄牙人來到了澳門,原來鄭和行駛過的海洋已經被歐洲人控制了。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比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要早百年左右,他是東方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更比馬漢提出海權論早五百年,更有說法稱鄭和最早發現美洲、澳洲、南極洲。(網路圖片)

[資料源於網路,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掉相關部分]


鄭和下西洋發生於中國明朝初期第三位皇帝明成朱棣在位期間,共計28年,歷經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三朝,是明朝永樂盛世及其仁宣之治的巔峰時期成果之一。

鄭和下西洋屬於一場海上遠航活動,拜訪了數十個國家,宣揚了明朝國威,穩固了明庭的宗主國地位,目前已知確定最遠到達過非洲。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海上航行,甚至有人認為美洲、南極洲、澳洲都是鄭和最早發現的,不過沒有有力的資料證明。

宦官是中國古代王朝一股不可忽視的存在,形象多是負面,早在秦朝就有趙高指鹿為馬亂政的典故,近有明之魏忠賢臭名昭著,而鄭和是古代宦官中少有的擁有美名之人,更是因為下西洋而名垂青史。

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鄭和下西洋,發生在明朝初年,時間是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間。

鄭和下西洋是三位皇帝在位期間發生的。分別是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他們是明朝第三到第五位皇帝。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丹水秋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