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4 11:48

〔记者林惠琴/台北报导〕行政院今年7月底祭出「少子女化对策计划」,推动私幼与私托、保母准公共化,除了设定收费范围、补助家长费用,减轻民众负担外,并研拟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薪资,但托育政策催生联盟今日召开记者会点出已成一片乱象,卫福部放宽原本行政院宣称的私托调薪幅度目标,造成教保低薪问题难救,同时私幼收费长期低报,巧立名目收费情形恐也难解,呼吁政府不能步步退让,并要持续朝真公共化发展!

托育政策催生联盟指出,行政院在今年5月记者会上,声称准公共化可改善教保人员薪资,其中,私托每月投保薪资应达2万8千元,3年内调薪至3万元,但该盟实地调查六都发现,卫福部已放宽相关规定,仅要求3年内85%员工投保薪资达到2万8千元,4年内100%达成即可,其余要求则由各县市政府因地制宜。

托育政策催生联盟强调,日前卫福部声称私托签约率达到4成以上,乍看政策成效良好,但背后代价根本是赔上原本行政院宣称的薪资,等于政策上路就破功,如何能够实现逐年调高薪资?或者3年后可能根本没有调薪?教保人员血汗低薪显然不会因为准公共化解决。

此外,全国教保产业工会监事陈亮吟补充,照顾学龄前婴幼儿的教保人员与托育人员所学背景相同,教育部规定参与准公共化的私幼业者,员工每人最低月薪应达2万9千元,申请3年后更要调整为3万2千元,反观卫福部要求私托则是以2万8千元为目标,造成薪资不平等现象,对于私托的托育人员并不公平,呼吁在制度面应修正更完善。

另托育政策催生联盟表示,教育部针对参与准公共化的私立幼儿园设定收费上限,平均每月收费在8千至1万元的园所可与政府签约,但现在发现不少业者过去向教育部登录的收费金额低报,若再加上才艺班或材料费等项目,恐怕可加入准公共化的园所将只剩下原先教育部估计的一半。

妇女新知基金会政策部主任覃玉蓉指出,该会日前针对幼儿园家长进行幼儿园托育经验问卷调查,共计回收567份,发现近6成认为政府补助费用、私幼仍会增加其他名目收费,开销无法真正减少,且有7成6同意政府应强制私幼公布经会计师签证的财报。

覃玉蓉强调,家长不是盲目的消费者,清楚私幼金钱流向攸关孩子可获得的服务品质,尤其私幼以营利为主,需要利润就是现实,可能透过提高价格或压低教保人员薪资而达成,因此在政府使用国民纳税补贴下,更应该要加强控管价格与品质的力道。

托育政策催生联盟呼吁,政府不能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松绑游戏规则,借以达到冲高准公化业绩的目标,否则提高教保人员薪资待遇、减轻家长负担的最初目的,可能均将无法实现。此外,政府仍要落实真公共化,扩大公托、非营利幼儿园,以及公共托育家园,准公共化并非最终目标,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 托育政策催生联盟召开记者会呼吁政府,准公共化政策不能步步退让,并要持续朝真公共化发展。(记者林惠琴摄)

    托育政策催生联盟召开记者会呼吁政府,准公共化政策不能步步退让,并要持续朝真公共化发展。(记者林惠琴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