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姓男子孝順父親,煮河豚肝魚湯,結果父親中毒險喪命。(圖/大甲光田醫院提供)

▲陳姓老翁誤食河豚肝中毒,醫師為他插管維生,圖為急診醫師簡旭霄示範當時插管。(圖/大甲光田醫院提供)

記者李忠憲/台中報導

喜歡出海抓魚的陳姓男子,因7旬老父最近牙齒不好,自認捕來的河豚肝軟嫩很適合父親吃,就連同其他魚肉一起煮湯孝順父親。結果父親吃一口手指拇指指甲大的魚肝後才知道,兒子竟煮有毒的河豚肝,瞬間嘴麻,到院時四肢麻痺,呼吸困難,所幸及時就醫,插管治療後恢復健康出院。險遭毒死的陳男父母事後說,兒子應該不知道河豚肝有毒啦!

今年4月某日下午,74歲陳姓老翁在妻兒陪同下焦急到大甲光田醫院急診室求診,稱誤食河豚肝,醫師檢查發現,陳翁已出現四肢麻痺、呼吸衰竭症狀,情況危急,立刻幫他插上呼吸管,住加護病房並以人工呼吸器維生,同時持續吊點滴,一周後平安拔管出院。

據了解,陳翁本身是工人,兒子靠打零工維生,但喜歡出海捕魚的他,常出去捕魚,並帶魚穫回家與同住的父母分享。陳男經常會抓到河豚,但幾乎都自己料理,將內臟去除後料理食用。當時,因為陳翁牙齒不好,不太能吃堅硬的食物,陳男知道河豚肝十分軟嫩,很適合父親,他便把前一天料理後剩下的河豚肝留下,隔天中午與其他魚肉一起煮一鍋魚湯,準備一起用中餐。

▲▼陳姓男子孝順父親,煮河豚肝魚湯,結果父親中毒險喪命。(圖/大甲光田醫院提供)

▲台灣海域河豚約有30多種,料理不慎容易中毒。(圖/大甲光田醫院提供)

▲▼陳姓男子孝順父親,煮河豚肝魚湯,結果父親中毒險喪命。(圖/大甲光田醫院提供)

▲陳姓老翁只吃了一個手指指指甲大的河豚肝就中毒送醫。(圖/大甲光田醫院提供)

陳翁說,他因為下午要急著上工,中午吃飯幾乎都是他先吃,他舀一碗魚湯後,吃了一口約一個手拇指指甲大的魚肝,問兒子說這是什麼魚肝,兒子回說「河豚的」,他當下直呼說「你不知道河豚肝有毒嗎?」,2分鐘後頭皮發麻,不到10分鐘嘴巴就開始出現麻痺感,他驚覺大事不妙,要妻子和兒子趕快帶他去醫院。

醫院原本懷疑兒子煮河豚肝給父母吃,動機可疑,但陳翁及妻子都說,兒子應該是不知道河豚肝有毒啦!

光田綜合醫院表示,近幾年吃河豚中毒案例已十分少見,誤食河豚中毒最初是嘴麻,接續就會造成全身運動神經癱瘓,最後呼吸系統癱瘓衰竭而窒息死亡,過程進展十分快速。目前,河豚毒素沒有解藥,只能採支持療法給予輸液加快身體代謝速度,嚴重時還必須緊急插管,並以人工呼吸器支持維生。若是處理延誤,病患可能因缺氧而腦部受損,甚至性命不保。

▲▼陳姓男子孝順父親,煮河豚肝魚湯,結果父親中毒險喪命。(圖/大甲光田醫院提供)

▲光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楊得政醫師呼籲民眾,不要擅自料理河豚,以免中毒。(圖/大甲光田醫院提供)

光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楊得政醫師說,台灣海域常發現的河豚種類約30多種,河豚毒性含量及有毒的部位依不同河豚的種類而定,通常肝、腸、卵巢、精囊和皮膚是最容易含有河豚毒素,且河豚毒素並不因烹調、高溫消失,最好不要擅自料理,以免中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