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偵探The Shapeshifting Detective》:眼見不一定爲實

《化身偵探》封面

遊戲×電影:雙劍合璧

《化身偵探The Shapeshifting Detective》:眼見不一定爲實

《化身偵探》中人氣最高的老闆娘

《化身偵探》是一款懸疑命案互動式電影冒險恐怖遊戲,由 D'Avekki Studios Ltd和Wales Interactive共同開發製作。喜歡電影的朋友們千萬不能錯過。這款遊戲的一大賣點是FMV(Full Motion Video),是一款互動式電影遊戲。遊戲中所有的劇情和情節都是由真人拍攝的,經常玩着玩着不知所蹤:我到底是在看電影還是玩遊戲?喜歡錶演的朋友們更不能錯過,雖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但是這種類似於私人定製式的電影誰不想參與其中呢?

故事劇情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具有變成另一個人物形態的超能力--這個超能力應該穩居“你最想擁有的超能力”榜單TOP3。《化身偵探》的故事背景始於一位女士離奇死亡,其中最主要的三個重大嫌疑人都擁有通靈的能力,都是塔羅占卜師。不僅能預知死亡,還有特異能力。玩家們需要通過對劇情的解析,對人物的剖析最終找到殺人兇手。

由於遊戲製作團隊考慮到必須要找實力派演員參演,拍攝技巧,角度也必須在展現視野的同時帶動整個劇情發展,毫無疑問該遊戲的製作是很大手筆的。筆者親測作爲電影來說沒有尬劇情節,作爲遊戲來說可玩性也非常強。《化身偵探》由1600多段影像構成,畫面精細度和邏輯嚴謹度都屬上乘。

完美主義×體驗派的福音

《化身偵探The Shapeshifting Detective》:眼見不一定爲實

《化身偵探》中的有完美不在場證明的警長

《化身偵探》裏特別棒的一點是裏面人物的發音都非常的舒服。無論是警長的重低音,還是旅館老闆娘的英式口音,以及其他塔羅占卜師和配角們的的各種音色。都有一種讓我夢迴英語聽力考場的感覺。想想看,深夜,懸疑,英語聽力考試現場,還有比這更可怕的事情嗎?沒有!當然作爲共產主義接班人,一個知難而上的新時代少女,無論懸疑、電影、冒險、英語聽力我統統都可以。

還有就是我覺得《化身偵探》的細節做到了極致。在玩家化身爲Sam與不同人物交流的時候,人物的一些習慣性動作和微表情都拿捏的恰到好處。玩家可以從觀察他們的行爲和表情而推理出一些細枝末節,整個過程非常地自然,絲毫感覺不到做作和尷尬。整體來看遊戲裏的光影角度也處理的很好,那種真實的質感完全可以與電影鏡頭媲美。

《化身偵探The Shapeshifting Detective》:眼見不一定爲實

貫穿全劇情的塔羅牌

其實作爲一個資深偵探迷,我覺得《化身偵探》劇情的走向是很流暢的。經典多選一的場面,完美的不在場證明與模棱兩可的不在場證明。選擇不同的線索跟進會得到不同的結局。臺詞設計也很有水平,每個人都在隱射一些東西,關於案件本身的,和針對化身偵探自身的。遊戲裏涵蓋的學科知識也非常豐富:心理學,量子力學,神祕學,塔羅牌相關等。這些都把整個遊戲提到一個很高的檔次上。

需要注意的是,當玩家在與人物對話時需要格外小心:談話也是一門藝術,談的好能推動劇情發展。切記不要皮幾下直接談崩(說多了都是淚)。當然人類的本質是真香,萬一談崩了也不要緊,多花點時間和腦子還是可以挽回的。這一特質爲遊戲本身增添不少趣味性,留有餘地不至於一下就玩死。

遊戲內涵×心理學效應:我們都期待一種別樣人生

《化身偵探The Shapeshifting Detective》:眼見不一定爲實

《化身偵探呀》中來自黑衣人的疑問

其實玩到後期我就感覺《化身偵探》的亮點不僅僅是變身的超能力了。其實大部分3DACT 基本都有變身元素,比如經典神作暗黑血統,變身系列的始祖惡魔城暗影之王,還有高人氣的恥辱等。而《化身偵探》給玩家提供的,是一種更接近現實生活的超能力。在特定的情境裏,你可以變成任何你想變成的人。可以說玩家擁有的不止是超能力,而是以上帝視角參與其他人的人生的權力。

雖然遊戲結束的有點突兀,但結尾的信息量卻不小。玩家們的選擇也是因人而異。對於神祕黑衣人“你是人嗎”的疑問,有人選擇了“我是人”,有人選擇了“我不是人”。從上帝視角來看,可以肯定的是化身偵探也就是“玩家本人”---剛剛晉升爲代號3.14的特工,身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這裏就留下一個思考:“我”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是穿越而來的旅行者還是非人類的特工?如果“我”是旅行者,就會推翻之前整個《化身偵探》的推理過程:全都是泡沫。這個反轉就相當震撼了。

《化身偵探The Shapeshifting Detective》:眼見不一定爲實

結局黑衣人未講完的話

辛辛苦苦玩了四五個小時以爲守得雲開見月明瞭,神祕黑衣人用簡單幾句話就把之前設定的世界觀全部推翻了。旅行者的真實身份和“我”有什麼必然的聯繫?“我”能變成其他人的超能力從何而來?以及也不要忘記遊戲開始不久“不要變成小孩子”的忠告到底有什麼意義?即將等待特工3.14的,又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他會更像別人,還是更像自己。留了這麼多坑,我個人還是蠻期待出續集的。

遺憾×不足之處

《化身偵探The Shapeshifting Detective》:眼見不一定爲實

《化身偵探》中女占卜師焦慮的眼神

其實在懸疑題材裏,套路永遠是故事的核心。《化身偵探》的遊戲模式雖然讓萌新玩家覺得新奇無比,回味無窮,但對身經百戰的資深玩家來說,難免會被扣上“提問模擬器”的帽子。關於這一點我覺得也是遊戲裏爲數不多的減分項。

首先從偵探的角度來講,破案是一個完整地過程,而與不同嫌疑人之間的對話只是一個關節點,這個關節點在劇情裏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會因爲增加對話量而擴展出其他用處。顯然遊戲開發商有很強烈的個人主義傾向,所有的視線都聚焦在主人公化身偵探身上,所有的謎題都等着偵探去揭祕,全然忘記了以配角推動劇情發展,和其他層面對故事整體的渲染;

其次從電影的角度來講,化身偵探本人給我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永遠是一副提問者的姿態,這就使劇情本身少了一些靈活性,多了一些控制慾。“提問模擬器”真的不是浪得虛名。舉兩個例子:卷福出演的英劇《神探夏洛克》和青山剛昌老師的《名偵探柯南》。人物對話是展現主角破案過程的真實寫照,但並非每一集都是密集對話。主角擁有交談,自我思考,推理,還原現場等一系列技能,還有衆多的搭檔,配角,羣衆,佈景共同參與才能算是一部完整的作品。

《化身偵探The Shapeshifting Detective》:眼見不一定爲實

《化身偵探》中的另一位女占卜師

最後再回到《化身偵探》本身,用遊戲的角度來講。通俗一點兒說,誰願意花時間和精力玩一個“AI提問知多少”的FMV遊戲呢?聊天機器人還不能滿足你嗎?嚴格說就是遊戲中推動劇情全靠提問,如果是對遊戲本身沒很大熱情的朋友很容易在無腦點擊對話過程中而覺得無聊。當然了,如果是善於思考學習的朋友們,還是能堅持到最後的,相信自己,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最後再嘮叨幾句,整個玩下來感覺《化身偵探》更偏向懸疑類的遊戲,衝着“恐怖”倆字來遊戲的朋友們可能會略感失望。不過好在遊戲過程中也還算有幾段小高能,所以實際遊戲體驗也不會太差。也不需要擔心遊戲裏未解的謎題和伏筆,《化身偵探2》發行的那天我還在這裏等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