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目的橙色外观,简单易学的使用步骤,这种名为AED的自动体外除颤医疗设备能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

  今天,周到君在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看到,6台崭新的AED设备在街道辖区的公共场所亮相。对于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的病人来说,这种医疗设备如果能在医学急救的“黄金4分钟”里帮上忙,可以大大增加病人的救活机率。

  瑞金二路街道新增6台AED设备

  瑞金二路街道红十字会负责人介绍,这批AED设备是在社会组织的牵线搭桥下,由国内首家生产AED设备的企业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提供的,共有6台,分别安装于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复兴公园、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分中心等6处街道辖区内的公共场所。选择设备投放场所时,街道从人流量分布、活动类别、活动人群年龄、辐射范围、社会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考量,决定将这6处确定为AED服务点。一般放置在办事大厅前台、公园门卫室等市民频繁经过的位置。

  复兴公园门卫室的AED设备

  事实上,瑞金街道辖区范围内的AED设备并不止这些,一些商务楼宇、企业里也有配置。市民如何查询它们的具体位置?吴皓峰告诉周到君,市民打开“安全社区共建网络”官微,即可通过电子地图,查看附近有哪些安全应急服务站、服务点,以及是否配有AED设备。很快,瑞金街道新增的这6个AED服务点也会被收纳到电子地图中。

  那么,瑞金街道为何想到在社区公共场所配置AED设备呢?街道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AED不仅是一种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这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既有利于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也便于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健康理念的促进,从而达到降低公共环境猝死风险,倡导公民互助的目的。

  瑞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服务台的AED设备

  AED何时可用,如何使用?

  走进皋兰路上的瑞金二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大厅,一眼就能看到,总服务台上放着一个醒目的橙色箱子。通过上面的文字标识可知,这是一处医疗急救设施,学名自动体外除颤机,英文简称AED。透过箱子上的玻璃,可以看到里面放着一台方形的橙色设备,箱体侧边上配有几张示意图和文字说明,简单介绍设备的使用步骤。

  周到君注意到,这个箱子的锁孔上插着一把钥匙,箱边挂着安全锤,箱子上还印着二维码。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打开箱子的三种方式。紧急情况下,如果一时找不到钥匙,又不知如何用手机扫码开启,可以用安全锤砸开玻璃,把设备取出。

  这样一台急救设备,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如何操作?为社区进行AED使用培训的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负责人吴皓峰用模拟人进行了演示。一旦有人突然失去意识,拍其双肩呼唤后没有反应,就可以打开箱子、启动设备,由AED自动监测病人心率,判断是否属于恶性心律失常情况。

  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演示使用AED设备的全过程

  如果是,设备会在几秒钟内自动充电,为病人心脏除颤。如果不是,设备就不会放电,避免误伤病人。操作过程中,每个步骤都会有中文语音提示。当设备分析病人心率时或者向病人放电时,操作者和其他人需远离,避免造成干扰或触电。如果设备监测到要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会提示使用者按照节奏,完成几组按压和吹气动作,然后检测病人心跳是否恢复,同时等待120急救人员到来。

  有了AED,如何避免形同虚设?

  AED设备有了,但有多少人知道如何用它呢?据介绍,为了避免设备“配而不用”的情况发生,瑞金街道与上海悦安健康促进中心合作,由专业人员为6个服务点培训首批AED使用者。这些使用者可以是服务点所属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日常在服务点工作的社区志愿者。

  根据惯例,每个公共场所在开放时间里要有3-5个人会用AED设备,考虑到轮班情况,每个点要培训6-12名使用者,其中2-3人将被重点培养为具有传、帮、带能力的使用者导师,在今后持续开展的培训工作中起到引导、带头作用。

  为了鼓励更多社区人群参与到AED使用的学习中来,培训课程将以公开课形式进行,感兴趣的社区居民、白领、大学生也可以同堂听讲、演练,或者参加街道和社会组织合作举办的相关公益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