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講道理,但感情講道理嗎?

是不是越難得到的東西纔會越珍惜?

就像《小王子》裏說的:是你在你的玫瑰花上耗費的時間,讓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

@安妮同意這個觀點,因爲她覺得“花了心思的纔會上心,有付出過的不會那麼輕易放棄。”

@一隻小熊貓則覺得愛情中不該考慮這件事,心動了,不管誰先說都是一樣的結果。

@柒柒小妖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有些人費力得到,反而在得到之後不再珍惜了。

魯小胖想告訴大家:天道酬勤這回事並不存在於情感世界裏,它只相信適者生存。

很多年前,在紐約第五大道,人來人往的中午時分,我突然看到一個戴着幾乎遮住整張臉的超大墨鏡,留短髮,穿黑衣,個子小小的女人迎面走來。我瞬間站住了,然後目光一直追隨她,直到她超出我的視線。

那是小野洋子,約翰·列儂的遺孀。

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

我根本不是粉絲,只是從來沒有親眼見過歷史和傳奇,所以有些小激動。

他倆的故事,你去搜一下偉大的百度,絕美曠世之戀,瘋狂的愛情。《小野洋子,終於明白列儂爲什麼愛你如此瘋狂》之類的標題,佔據了絕大篇幅,他倆的愛情當然夠濃烈,但除了前衛的包裝之外,也和平常人的一樣。

你再去搜列儂和龐鳳儀,會發現這個叫May的華裔女性和列儂有過18個月的戀情。

這在他們的朋友圈子裏是公開的祕密,之所以龐的印記後來幾乎被抹去了,是因爲列儂的朋友們懾於洋子的壓力。

她是列儂和洋子的私人助理,1972年到1973年,洋子和列儂幾乎處於分居的狀態,洋子勸May和列儂在一起,據說洋子這樣做是因爲她有信心列儂不會愛上May,但洋子錯了。

18個月的時間,列儂稱之爲“失落的週末”,May說那是自己的初戀,是列儂創作旺盛的一段時期。

約翰·列儂和龐鳳儀

可是1975年2月1號,一個很平常的日子,列儂對May說,洋子讓他回去,她找了一個人來幫他戒菸,他去一下,晚餐之前就會回來。

列儂沒有再回來,May很傷心。列儂喜歡May,但他依賴洋子。

人們都說洋子掌控欲強,但她的前衛和強大讓她足以做列儂的戰友、soulmate、生活伴侶和精神上強大的依靠。

我的朋友Emily每週會從香港給我寄Hello!雜誌,那是除了爲Vanity Fair《名利場》以外,唯一另外一本我每期都翻的雜誌,算是我的guilty pleasure。

之所以guilty,因爲Hello!雖然並不惡毒,但它專登各種國際八卦,尤其英國王室八卦爲主,絕對沒有任何營養。自從Meghan和Harry王子的戀情公開以後, Hello!95%的封面都是她。

在她之前,每週霸佔封面的是威廉王子的老婆凱特。

《Hello!》雜誌

而在他倆之前,1997年之前,她們的婆婆戴安娜王妃是Hello!封面永遠的主角。

至於那個理論上講有可能成爲英國未來國王伴侶,但只能被稱爲伴妃殿下,而不是王后的女人卡米拉,印象中除了2005年嫁給查爾斯那次,鮮少亮相封面,可這四個女人中我最好奇卡米拉。

她和查爾斯的故事就是最極致的,千辛萬苦終成眷屬。論艱辛,論堅韌,沒有情感能超越他們了吧。

三十多年的光陰,兩個家庭,四個孩子,一個令人着迷、魅力無邊、不可戰勝的對手和一個王朝以及無數人的咒罵,居然都沒能殺死這段情感。這是不是愛情,我已經失去判斷了,因爲這遠遠超出我平庸的人生所有的經歷和想象。

愛情偉大,但愛情不可能偉大到讓你和世界爲敵。

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卡米拉,在這個詞條下赫然寫着,據傳她和查爾斯已於2019年祕密離婚。“據傳”是個神奇的詞,無論真假都可以讓人變得理直氣壯,不用負上任何責任。

當然,別人關起門來的日子我們的確無從知曉,但如果我是卡米拉或者查爾斯,這輩子無論怎樣就是它了,不再變,沒有力氣再變了,因爲變不起了。

年輕時期的查爾斯和卡米拉

他們當然不可能分手,當初走到一起難如登天,倘若今天分手,那麼過往所有的傷痛,家庭的分崩離析,王朝幾乎遭遇的滅頂之災,甚至戴安娜的早逝,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

連我這樣包容的、絕不上綱上線的普通羣衆都無法接受。成本太高,註定他們生死一起。

再比如,溫莎公爵夫婦,一個人爲了另一個人任性地拋棄責任、王權,這兩個人還想分開?門都沒有。

溫莎公爵夫婦

當然,這些都是極端的個案,但說明一個道理,選擇珍惜還是放棄,並不在於獲得的過程多長多難,更在於打破一個既定生活狀態的代價是否可以被承受。

每當有女性在老公出軌後仍選擇捍衛家庭,就會被批身爲新女性獨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去了哪裏,我多半不會選擇同樣的方式委曲求全,但我有的時候能夠理解她們的做法。

老人、孩子、工作、車子、房貸、現實的壓力、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等等等等,還有一點,我們都不要忘記,那就是情感的力量。

情感是有記憶的,多年的記憶,共同的生活,有時強大到足以抵擋短暫的迷失。

查爾斯和卡米拉當然不會離婚,並不因爲兩個人千辛萬苦走到一起,而是因爲我找不到比他倆更適合,彼此更默契的了。

在規矩森嚴、孤獨的王室世界裏,他們是彼此最好的陪伴,興趣相同、性格相似,他倆穿着雨靴在巴爾莫勒爾的莊園裏散步。出訪的時候,卡米拉總是跟在丈夫的身後,從不會搶風頭,我看到的是溫馨、溫暖,那種溫度,從uptight的王室身上,你很少可以感覺得到。

查爾斯和卡米拉

天道酬勤這回事並不存在於情感世界裏,情感不管什麼獎勤罰懶,它只相信適者生存。

珍惜一個人、一段關係、一個家庭、一種生活,除了需要一個成熟不作的人以外,還需要足夠愛,或者足夠需要。

怎樣得來的會成就一段好故事,但有時並不重要。

它恰恰是我想要的,不可或缺的,纔是天長地久的唯一原因。

人講道理,但情感有的時候不和我們講道理,沒轍。

彩蛋時間

------------------

插圖|文中配圖來網絡。封面圖片來自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本 期 話 題 -

☕️

你同意「越難得到的纔會越珍惜」嗎?

-留 言 摘 選-

(以下回答來自魯豫有約公號讀者)

@安妮

同意。花了心思的纔會上心,有付出過的不會那麼輕易放棄。

@夢蘭

同意。因爲有句話說“得不到的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只有在得到的那個過程中,體會不容易,纔會越加珍惜吧。

@ zoetina

不是很同意。因人而異,現在社會節奏快,每個人生活都很不容易,而且現在的人大多數都明白自己想要什麼,簡單直接的方式,其實也是對自己和別人的負責。

@ LaLaland

同意。我覺得人都有徵服欲,容易得到的東西,我們可能絲毫不珍惜,但是不太容易得到的,我們覺得可能是在挑戰自己,反而越挫越勇。

@一隻小熊貓

如果是戀愛,不同意。因爲我的戀愛觀是遇到心動的人了,要確定自己的想法,並且在確定自己想法的時候也想辦法確定他的想法,如果他和我一樣,那我不介意誰先說,如果不一樣,那就說明愛錯了人,不需要再堅持,再痛苦也要斷。

@潔

很同意。記得在很小的時候期待盼望着爸媽過年回來帶回一袋心心念念很久的大白兔奶糖,會很捨不得去喫要留好久。難得到的東西肯定是花了時間精力和努力才擁有的,當然會更加珍惜吧。

@麗子

不知道對別人,反正我的話,是越難得到我越要得到,可是得到的一刻我並不珍惜,無論人還是工作...當然我都好好的履行義務,只是內心真的得到的一刻就不珍惜了。

@木雅

同意。因爲有一句歌詞說“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好不容易等到的,怎麼會輕易放手。

@嘰嘰咋咋

不同意。總覺得這個命題得看人。我有一表姐,結婚對象是從高中追到大學的同學。我見證我姐夫追我姐的那些年,姐姐失戀就去安慰,再交男友就祝福。反正從來沒有離開過她的生活,安安靜靜地守在她的身邊,之後姐姐被感動,兩人一起結婚生子,也就過了三四年吧,姐夫的態度已經與當時差特別多,現在特多疑,對姐姐漫不關心,一系列特別渣的行爲都出現了。我現在看着他們的行爲,真的特別不敢想象,這還是當初默默地等待,默默地給予我姐關心的那個人。

還是說時間真的會讓人忘記一切事情,包括得來不易得感情,最初的心動。至少在感情面前,越難得到的並不是都會越珍惜,反而可能是得到後的懈怠。

@顏姣

也不是。些東西實在得不到就懶得要,會去找適合自己的。

@柒柒小妖

我覺得未必。他喜歡我九年,第四年開始窮追猛打,大三的時候才決定在一起。期間,他對我百依百順,可是結了婚就變了,後來,我才明白,他愛的是當時愛我的自己,堅持是一種習慣,可能就是有一種人,他們的愛,可能並不在愛的本身,而在征服的過程,一到得到了,就未必有多珍惜了。

@葉澤裕

同意。前幾天跟喜歡的女孩表白被拒那天一直轉移話題。隔了幾天我在微信提起這事,我能感受到她在內心有點竊喜也有點猶豫,畢竟是終身大事,我自身也確切感受到,所有的相知相遇甚是難得,越是難得越是珍惜,"魯豫有約"公衆號是她推薦給我的,選我,讓她看見我

更多偶遇魯小胖點擊

往期偶遇魯小胖

-本期配樂-

FandyPiano - 海洋之星

FandyPiano - Wind is a secret

音頻:董振楠

文字編輯獅|堯十四

你同意「越難得到的才越珍惜」嗎?

公佈兩條獲獎消息

一、在本期話題中,獲得走心留言獎的三位朋友分別是@一隻小熊貓 @潔@柒柒小妖,感謝大家對魯豫有約的喜愛和支持,我們會爲大家寄出魯豫有約18週年紀念書籤~快把你們的微信ID、姓名、電話和地址後臺發給小編吧。

二、我們每週會在後臺發送星標✨置頂🔝截圖的粉絲中抽取一位,送出魯豫有約18週年紀念書籤!這次的幸運粉絲是@阿豪。

請以上獲獎的朋友將郵寄地址後臺發送給小編,我們會在近期把禮物送到哦~沒有中獎的寶寶們也不要灰心,多多參與我們的活動,也許下一個中彩蛋的就是你

爲了不和我們錯過

不要忘了將我設爲“星標”

成功添加星標置頂公號的小夥伴

將完成後的截圖發送到後臺

我們會定期抽出幸運小夥伴

送出明星簽名照等周邊福利哦~

獲獎名單公佈在文章中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