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獸按

線上銷售規模佔比突破60%——如果沒有記錯,蘇寧易購應該是首個發家於實體零售,卻線上銷售佔比超過線下的零售企業。

作者/靈獸 千尋雪ID/lingshouke

▲這是靈獸第606篇原創文章

再過幾天,上市公司就將陸續發佈2018年財報——一年的業績數據是檢驗企業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業務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業界尤爲關注的事件。

不過,早在一個月前,蘇寧易購就發佈了2018年度業績快報。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其線上銷售規模佔比突破60%——如果沒有記錯,蘇寧易購應該是首個發家於實體零售,卻線上銷售佔比超過線下的零售企業。

這個數字意味着,蘇寧已完成了業務從線下向線上的過渡,蘇寧易購的O2O在歷經十年堅持後,終於迎來了歷史性時刻。

如果考慮到蘇寧並沒有放棄線下,反而大力佈局,則這個數據更令人信服——截至2018年底,蘇寧易購合計擁有各類自營及加盟店面11064家,一舉跨入萬店時代。

十年一覺轉型夢。線上佔比超六成的意義絕不僅限於蘇寧易購自身,中國本土零售企業自開展戰略轉型以來,還沒有誰在線上業務上真正取得突破,真正做到這樣。從這個角度而言,它或是實體零售企業在創新和轉型過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1-

業績是硬道理。

蘇寧易購2018年度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蘇寧易購營業收入爲2453.11億元,同比增長30.53%;全渠道銷售規模3371.35億元,同比增長38.54%;淨利潤133.20億元。零售體系註冊會員數量首次突破4億,達到4.07億。

這些數據表明,蘇寧易購2018年在銷售規模、營收增長、利潤等指標上均創新高。

不過,接下來的這個數據才更值得關注:

2018年蘇寧易購線上交易規模爲2083.54億元,同比增長64.45%,線上銷售規模佔比突破60%。

是的,沒有看錯。2018年,蘇寧的線上銷售真正成爲了業績主力,線下佔比約40%。

6:4的比例可以說明什麼?一定程度上,這可以被視爲衡量一家實體零售企業互聯網轉型成功與否的分水嶺。

另一個有意思的數字是,2018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5.4%。蘇寧64.45%的增速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之多。

就在幾乎所有的實體零售都對自身在線上業務的發展方向和增長空間失去動力時——很多企業甚至已經放棄了線上,而蘇寧在這一領域的表現,又讓人看到了希望。

這一變化意味着,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首次具備了從線上反超自身線下業務的能力——蘇寧是一家老牌的實體零售企業,但通過轉型,已然是一家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公司。

對於零售行業來說,這個信號的重要性已無須贅述。無論從哪方面說,具備這一條件的零售企業,都越多越好。

-2-

線上業務大幅提升的同時,蘇寧也沒有忽略對線下業務的開拓。

根據其業績快報,截至2018年底,蘇寧易購合計擁有自營門店8881家,加盟店面2183家,共計11064家,進入“萬店時代”。

目前,蘇寧形成了涵蓋蘇寧易購廣場、蘇寧易購直營店和零售雲加盟店、蘇寧小店,以及專注於垂直類目經營的家電3C家居生活、母嬰、超市等業態集羣,具備了全渠道、全場景零售能力,這也讓其在覈心競爭力上區別於純電商和傳統零售企業,實現了差異化。

零售行業增速已經持續放緩,蘇寧能夠“跑贏“行業增長“大盤”,除了零售業態的全面落地,也得益於對線上流量的精細化運營。數據顯示,2018年12月蘇寧易購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43.25%,移動端訂單數量佔線上整體比例達到94.91%。

這意味着,業務佔比轉變的同時,蘇寧同步完成了用戶“陣地“的轉移。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精細化的運營會員,是零售企業挖掘未來業務增量的關鍵。

除了零售業務,蘇寧在物流、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業績也可圈可點。截至2018年12月,蘇寧物流及天天快遞擁有倉儲及相關配套總面積950萬平方米,快遞網點27444個。2018年,蘇寧金融供應鏈金融業務全年交易規模同比增長55%,蘇寧銀行總資產較年初增長116%。2018年,在開放平臺、物流、金融業務增值服務收入增加的背景下,公司綜合毛利率增加0.61%。

-3-

放眼中國零售業,從線下實體起家,轉型互聯網並取得突破的企業至今仍寥寥無幾。而能夠做到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等量齊觀的零售企業,目前應該只有蘇寧一家。

蘇寧是最早踏上轉型之路的實體零售商。2009年,互聯網對傳統零售造成衝擊,消費習慣逐漸從線下向線上轉移。大多數傳統零售企業還在迷茫之時,蘇寧敏銳地嗅到了消費需求的變化,率先開啓了互聯網轉型探索之路。

轉型的過程是非常艱難的。

2010年,蘇寧易購上線。蘇寧通過“+互聯網”,將原有線下的資源和能力拓展到線上,通過技術創新推進渠道數字化融合,從原有的家電3C擴張到全品類。

面對暴增的線上業務,門店似乎已經從優勢變爲其互聯網轉型中最大的絆腳石。但蘇寧認爲多年積累的遍佈全國的物流倉儲和門店、供應鏈、專業人才團隊等,都是長期競爭力。

蘇寧並未丟掉多年積累的門店優勢。而是在對線下門店進行深刻研究後,加強門店業態的調整,優化商品結構、經營面積等,同時通過“互聯網+”讓互聯網技術反哺線下,嫁接、疊加,圍繞線下實體零售店面的互聯網升級。

蘇寧主要推進了三大業態體系的建設:一是蘇寧易購廣場,蘇寧易購廣場注重餐飲、娛樂、休閒、健康、學習等服務業態的佈局,以服務業態的高頻流量,激活線下平臺的商品消費;二是蘇寧紅孩子、蘇鮮生超市、蘇寧汽車超市、蘇寧極物等垂直的品類專業店;三是蘇寧小店、蘇寧易購直營店和零售雲加盟店等面向社區和鄉鎮的網點。

這些舉措,也讓線下門店重新煥發了活力。

十年轉型過程中,蘇寧遭受了不可避免的陣痛。轉型之初,蘇寧已是線下家電連鎖的霸主,卻要“革自己的命”,其難可知。當時很多高管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難以理解轉型的意義,蘇寧在線上業務的營銷、體驗、服務等創新上,至今仍在不斷打磨和精進。

然而,一片非議中,蘇寧難得清醒地在轉型上保持了足夠的戰略定力。

-4-

如今,蘇寧基本完成了“+互聯網”和“互聯網+”兩個發展過程,實現線上線下O2O融合運營,並在2017提出“智慧零售”概念,進入了發展新階段。

數據顯示,2018年蘇寧共計新開門店8000多家,目前蘇寧各類門店總數已超11000家。蘇寧“三年兩萬店”的目標已提前完成過半。

與門店數同增的還包括用戶和流量。2018年,蘇寧全產業的會員數突破6億——這將是未來增量市場上,可以通過數字化深度發掘的一座金礦。剩下的,就是如何將這一優勢轉化成交易,也就是價值。

在張近東看來,已經步入“萬店時代”的蘇寧,如何掌控質量與速度的平衡並行,將直接左右蘇寧新十年戰略的收官戰績,乃至更長遠的發展目標的實現。

從另一個角度看,單一線上平臺或者線下門店的模式已觸及發展天花板,而能具備“兩線”作戰能力的企業,整個行業也屈指可數。線下基因深厚,線上業務初成的蘇寧,應該說算是爲數不多的一個,未來可想象空間、業務價值再造的空間,都非常大。

當然,在蘇寧小店等線下創新業務上,蘇寧的開店速度讓同行望塵莫及。下一步,蘇寧需要做得是精耕細作,實現店鋪質量,也就是盈利水平的提升。

據瞭解,2019年,蘇寧將強化零售核心能力模塊化、產品化、技術化和規則化,利用AI技術全面打造支撐智慧零售持續發展的大中臺體系,即“智慧零售CPU”,加速實現智慧零售能力的快速輸出和落地。

也就是說,完成華麗轉型的蘇寧,正在用互聯網技術創新以及自身線下的實力,打造以技術爲驅動的更大推力的發動機。(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招賢納士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