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张淯 社长|文:陈焕钧|摄影:石雨鑫|责任编辑:林玟玟|核稿编辑:邵正宏

因为人口老化,产生像癌症等难以根治的疾病,也使得近年来「预防医学」相关议题产生高度讨论。透过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预防大部分的疾病,像是所谓的「三高」或癌症,甚至吃素也可以是一个选项。

除了吃和饮食习惯,运动也是预防疾病的一种方式,即使是零碎时间也可以做运动,另外,长期熬夜违反人的生理,罹患心脏病、糖尿病和胃肠疾病机率也会增加。不仅如此,情绪不佳也会增加罹患癌症的机率。

「预防医学」近年来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原因何在?《独家报导》这次邀请到网路医院—医生马上看的江守山医师,为我们说明「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以及广受各界所重视的原因。

张淯社长:

近几年,全球各国都开始注意到ㄒ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您觉得是什么样的原因促成大家重视预防医学?它的重要性是什么?

江守山医师:

我相信预防医学的兴起,跟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个,人口老化,老了还没死掉之前就会很害怕生病,最主要的疾病是癌症,除了预防之外没有什么好方法,其实除了少见血癌、睪丸癌等治疗效果很好癌症之外,大部分治疗癌症效果都不好,既然一个疾病不容易,甚至不好治疗,当然预防是最好的方法。

张淯社长:

预防医学这么热门,所有的企业都在抢攻这个市场,像是保健食品、穿戴式装置等五花八门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们一定要购买吗?

江守山医师:

我倒觉得这些产品也有它的医疗性,比方说你不太容易从日常生活吃鱼吃到足够的Omega-3需求量,你更不容易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Q10(辅酶)的量,在现今的环境下,食用一些保健食品,当然是无可厚非,而且对于个人可能会有些帮助。

张淯社长:

我们知道「药补不如食补」,现在人三餐几乎老是在外面吃,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从吃方面去著手,是否能够预防疾病产生?

江守山医师:

没错,吃跟生活型态制造大部分的疾病,包含一般读者所熟知的疾病,像乳癌90%是来自生活型态,包括你睡觉没有关灯、你有没有肥胖或吃太多、经常照X光、常常熬夜、常吃油炸的东西、过度接触塑化剂等,这些加总居然有90%可调控因素,乳癌有90%比例是这些可调控因素所造成的。

所以好好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就可以降低大部分疾病,更不用讲三高,现在血糖高就是问题,所以可减少摄取碳水化合物,所以有些人吃素,很多病人甚至可因此中止服药,所以功力(效益)可以明显调控,三高或癌症其实可以靠改变饮食和生活型态避免罹病。

张淯社长:

刚刚您提到「三高」,这是现在人才有的病,好像是个无法避免的棘手问题,要远离三高有什么建议?

江守山医师:

其实不应该说「三高」无法避免,三高里面最多患者的高血压,也不过占总成年人口接近10%左右而已。首先,有些疾病是被制造出来的,有很多患者有「三高」问题,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一直下修标准,譬如说高血脂标准从240mg/dL降到200mg/dL,就多了一堆有病的人。

第二个问题,「三高」一定要吃药吗?不见得,我自己的门诊很多病人,我用一点维生素D,用一点Q10,血压就降下来了。健保收费导向,引起台湾人大量吃药,从去年8月到现在,总共有7波的血压药,会致癌的原因是被添加致癌物,或是其中含有致癌物,所以吃血压药吃到得癌症,这是很荒谬的事情。
有几个方法可降血压:第一个是调整体重,另一个则是戒烟。另外,喝酒喝到腰围超过2吋的人,要把酒戒掉;没有运动的人,每天运动30分钟,不能吃太咸,每天吃蔬果超过5份。维生素D吃到1500国际单位,Q10吃到90毫克,也都可以降血压。

张淯社长:

刚刚江医生有提到吃素可预防一些疾病,可是又有些医生认为只吃素的话会营养不均衡,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说法?

江守山医师:

吃素的确不是适合每个人,有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如果吃素死得比较快,所以我们也不敢讲所有人都适合吃素,可是有些血糖过高或罹患特殊慢性病,譬如心脏血管堵塞或狭窄问题的病人,这些人吃素的效果不错,所以吃素与否端看个人需求。

选择吃素有些地方要注意,即使吃素,摄取你足够的豆类或菇类等等,还是可满足蛋白质需求。所以如果说没有营养学素养,只吃蔬菜而没摄取其他食物,可能会造成蛋白质,甚至B12摄取不够等问题。

张淯社长:

除了吃之外,政府也推广「333运动」,也就是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每次心跳要达到133下,但是现代人可能太忙碌难以做到这点,请问江医生有什么建议?运动对身体保健是否有必要?

江守山医师:

现代人做运动时间要求越来越低,因为我们发现,过分重量级的运动对一般人的健康没有帮助。所以后来有些研究发现,运动20分钟也很好,甚至还有研究发现,每天只要做剧烈运动5分钟,心跳够快就够了。
所以我会对做运动时间要求下修,如此就没有理由说「没时间」,生活中应该有零碎时间可以利用,做一些比较强烈的运动。像我就会利用刷牙时间做深蹲。花时间运动与否大部分都是自己意愿的问题,有些男性会认为「上班这么辛苦,回家就是要躺著看电视」,这就是对健康没有要求。

张淯社长:

若如前面所言,对于没有很多时间运动的人,是否适合做像先前流行的塔巴塔那种超强度间歇的运动?

江守山医师:

可以考虑做这项运动。塔巴塔是否比快走那些运动要来得好,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过,我个人反对过度剧烈运动,例如马拉松。研究发现,很剧烈的运动,事实上会缩短寿命。所以我觉得运动是必要的,但过度的运动会伤害健康。有统计数字表示,参加奥运会的专业运动员,其实寿命比正常人还短,为什么寿命会缩短?原因在于过度运动。

张淯社长:

有些人因为工作关系必须加班或熬夜,或者被排到夜班,那生理时钟都打乱了,如何能让他维持健康?是吃呢?还是用其他方法调节他身体状态?

江守山医师:

我觉得说,如果可以的话,事业单位应该让员工排班稳定变动,不要让员工永远没机会调适。坦白讲,轮大夜班违反人的生理,如果人像猫头鹰那样,上大夜班应该很好,因为你的基因设计,就是为了晚上起来抓老鼠或蛇,可是人不是夜行性动物。有研究发现,所谓「猫头鹰型」的人,就是晚上不睡觉,白天睡觉的人,罹患心理疾病的机率是94%,罹患心脏病、糖尿病和胃肠疾病机率也会增加。

张淯社长:

褪黑激素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连乳癌其中一个成因都与其有关,原因何在?睡觉时是否要让环境全黑?

江守山医师:

褪黑激素本身可抑制雌激素分泌,乳癌重要成因就是雌激素日夜不停的轰炸,若褪黑激素充分分泌,就可让乳房细胞休息,当然就比较不容易得到乳癌,有研究发现,睡觉时不关灯会造成乳癌,只是增加机率多少百分比的问题。

而睡觉时其实应该要到全黑,因为褪黑激素受到光的刺激,很容易抑制分泌,若光有蓝光成分会更糟糕。如果要留一盏灯睡觉,请留红灯。另外,比起买隔光窗帘,比较推荐戴眼罩睡觉,因为布置隔光窗帘要花钱,不如买个100元的眼罩。

张淯社长:

有情绪会对身体不好,甚至容易罹癌,应该如何预防?

江守山医师:

忧郁症的人比较容易得癌症,这有经过证实,心情不好压制免疫力,也同样被证实过,白血球不好好工作无法杀死癌细胞,罹癌率自然高。所以尽量不要给自己过分的压力,也不要过分悲伤,适当靠运动舒缓心情,靠找朋友聊天、社交等等,比较不容易得癌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