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拉薩,大昭寺、布達拉宮和八廓街都是所有旅行者必須要去的地方。說拉薩城裏“百步一寺廟”並不誇張。除了名頭很大的大昭寺、小昭寺,還有貼着“四大林”“三大寺”“攝政官邸”等各種標籤的寺廟。有的寺廟規模大過村莊,有的寺廟藏在市場或民居里難以找尋。

對於拉薩,也許很多人對它的認識還停留在煨桑爐前的香菸升騰,或是濃烈的酥油氣息和虔誠篤實的轉經者。但如果你在夜色中觀賞過燈火闌珊的街道,邂逅過空地處滑板漂移的少年,或是與踩着高跟鞋的時髦女郎擦肩而過,就會找到你熟悉的都市活力四射的一面。拉薩,這個城市骨子裏堅守着傳統,但也緊跟時代,活在當下。

日光之城,聖地拉薩:留在最美的時光裏!


儘管隨着時代的發展,拉薩城在一圈圈地變大,但這顆世界屋脊上的明珠還是城市永恆不變的中心。每天,從第一縷陽光灑向它,直到夜幕低垂,人們圍繞着它不停地轉經、磕長頭,堅守着心中的信仰。

在八廓街,頭戴寬檐帽、身穿單袖長袍或腰繫彩條邦典的人們,在此循着統一的方向,轉動手中的經筒,一圈又一圈,沒人能否認它的魅力十足。當清晨的陽光還未照亮這個世界,它已甦醒;當傍晚的長日將盡時,它依然旋轉不息。而附近的衆多小巷,更是拉薩千年歷史的觸角。慢步遊走,細細品味,感受拉薩這座城市獨特的藏式風情。

日光之城,聖地拉薩:留在最美的時光裏!


1

布達拉宮:神聖的精神符號

自從1400多年前松贊乾布遷都到拉薩,這座城市便爲世人所矚目。它早已不是一個需要給出理由的目的地,旅行者總把它與信仰掛鉤,既似懂非懂,又覺得神祕而神聖。蒼穹之下,娑婆世界,拉薩就此成了世俗中的一方淨土。布達拉宮,這座拉薩最高的建築,它是藏族人精神生活的支點,有人繞着它轉經,有人對着它磕長頭。旅行者更是對它癡迷至極,清晨時拍下它的日照金頂,夜色中拍下它的完美倒影……甚至連找餐館喫飯、找客棧住宿時,都不會忘了問一句:能看到布達拉宮嗎?

基於此,我們在拉薩城內的住處當然選擇在老城。

日光之城,聖地拉薩:留在最美的時光裏!


我們找的藏式客棧,據說是由百年以上的民居改建而成。客棧在窄窄的巷子裏,只能棄車步行後曲折到達。但地理位置很好,步行到大昭寺也不過幾分鐘的路程。停車也不算遠,在主街對面的商場樓下。客棧古色古香,四層樓,中間是寬敞明亮的天井,房屋環繞四周。木質地板,踩在上面咯吱作響,歲月流逝的感覺蕩然心生。站到樓頂的露臺,可以清晰地看見遠處巍峨的布達拉宮。吟詩作畫或懷古思今,無疑都是最好的場合。說說話,喝喝茶,緩緩神……不過多耽誤,我們起身去往大昭寺。拉薩是整個西藏的文化核心,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是承接精神的實體。朝聖者終其一生也要努力到達這個終點,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更是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

日光之城,聖地拉薩:留在最美的時光裏!


每個人都帶着虔誠之心來到拉薩,不單只是學會念六字真言,或隨着朝聖者一圈一圈轉經、在大昭寺前重複匍匐起身動作,而且應該對當地文化有發自內心的尊重和理解,將聖城的慈悲心念真正帶入心底。

拉薩的飲品,白天喝甜的,是甜茶;晚上喝苦的,是啤酒。甜的是藏域特色,苦的則是世界大同。我兩樣都喝,苦盡甘來,人間天上自在貫通。

日光之城,聖地拉薩:留在最美的時光裏!


到了拉薩,自然要想着儘早近距離看到布達拉宮。晚餐後,坐上三輪車穿小巷,體驗真實的拉薩。風,冷而乾脆,吹到臉上卻是別樣舒適。拉薩,一直穩佔“一生必去的 N 個目的地”榜單前列。有人爲了它透徹的藍天白雲,有人爲了它神祕的宗教文化,還有人渴望在此獲得精神的洗禮……拉薩,於是就此成了人們心中的聖潔之城。沒有人會否認,雪山、聖湖的美景更令人傾倒和難忘,但大昭寺纔是藏族人民的精神中心,而布達拉宮早已化爲一個精神符號,代表着雪域,代表着外來人心中難以名狀的旅行信仰。

2

八廓街:轉經道上的人間煙火

在拉薩城停留了3天,去八廓街轉經了3次。傍晚,清晨,下午。

“先有大昭寺,後有八廓街”,這條被朝聖者踩出的轉經道雖歷經千年,卻從未失去人氣,每天迎來送往着無數的朝聖者。天矇矇亮,人們就已經開始轉經。天矇矇黑,依舊有老老少少的人加入轉經的人羣。

大昭寺前的石板地面早已被積年累月的磕拜磨得光亮無比,更多人一手撥動佛珠,一手轉動經筒,或者捧着一壺酥油去完成每天例行的善業。關於拉薩的建城順序是這樣的:先有大昭寺,後來隨着朝拜者衆多,逐漸產生了喫、住、購等的基本需求,於是便催生出了街市—八廓街。由此,日積月累再進一步外擴出整個城市的規模。準確地說,這條環繞大昭寺的多邊形街道從一開始便不是商業絕緣體。無論冬夏,從天亮前到天黑後,八廓街上永遠都有虔誠的朝聖者繞其順時針轉經,或磕着等身長頭,既有白髮蒼蒼的老人,也有稚氣未脫的孩子。他們中的很多人並非拉薩本地人,從家鄉歷經長達數月的跋涉,一路長叩到此。

日光之城,聖地拉薩:留在最美的時光裏!


圍繞大昭寺的這條轉經道,藏族人稱爲“聖路”。拉薩傳統的轉經路有三條,沿大昭寺一週爲小轉,沿八廓街一圈爲中轉,沿林廓路一繞爲大轉。這三條轉經路,都以大昭寺的釋迦牟尼像爲中心。當清晨第一縷陽光剛剛灑向拉薩時,去八廓街,加入安靜的轉經者隊伍,從心底感受信仰的力量。到大昭寺去朝拜的藏族朋友都會買些枝柏在桑煙爐焚燒,然後排隊等待大昭寺開門。排隊的藏族朋友很多都會帶一壺溫熱的酥油,準備爲佛像前的酥油燈添燈油,使酥油燈長明不滅。

日光之城,聖地拉薩:留在最美的時光裏!


據說以前的八廓街中間是一圈擺攤的商販,售賣紀念品、佛珠之類的各種小商品。再加上每天絡繹不絕的轉經者和磕長頭的朝聖者,場面非常熱鬧。換句話說,圍繞着大昭寺的各色經營原本就是八廓街的傳統特色,是這條街誕生的本初原因。後來老城改造,這些商販都被陸續遷入了“八廓商城”。

漫步八廓街,用每一步的丈量去體會千年轉經道的古往今來。八廓街的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塊鋪成,走在上面會讓人禁不住回想這裏發生過的故事。

日光之城,聖地拉薩:留在最美的時光裏!


3

藏街老巷:石板路上往事如風

不遠處的街心有一個很大的煨桑爐,煙火瀰漫。煨桑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靄藹煙霧,是藏族祭天地諸神的儀式。

在藏族地區,幾乎每家每戶都備有桑爐。每逢藏曆新年的大年初一,人們都會起得很早,第一件事就是煨桑祭神。後來的人只是在已經燃起的煨桑堆上加松枝、柏枝、桑面等物,順便獻酒灑漿。據說在煨桑過程中產生的煙霧,不僅使凡人有舒適感,山神也會十分高興。因而信徒們以此作爲祈福的一種形式,希望神會降福在敬奉的人身上。街道兩側店鋪林立,各式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有銅佛、轉經筒、酥油燈、經幡旗、經文、念珠、貢香、松柏枝等宗教用品,還有卡墊、氆氌、圍裙、皮囊、馬具、鼻菸壺、火鐮、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風乾肉等生活日用品,最有特色的莫過於唐卡繪畫、披肩、藏毯等手工藝品,以及古玩、西藏各地土特產等蘊涵民族特色的商品。從印度和尼泊爾、緬甸、克什米爾等地遠道而來的各種商品也會充斥其中,任遊客觀看購買。

日光之城,聖地拉薩:留在最美的時光裏!


時不時,身邊有磕長頭的藏族朋友經過。於是停下來靜心看着,用心靈聆聽天堂的聲音,隨之感動在心間化開。這條街上處處有傳說。枯萎的公主柳和旁邊那塊石碑昭示着千年前的唐藩友好,一棟普通的宅院昔日可能住過大人物,東蘇拉姆牆的漂亮浮雕也有講究……很多比曬太陽更有意思的事情等着去發現,只需讓腳步慢下來,再慢下來。以大昭寺和八廓街爲中心的老城區,是拉薩建城最早的區域。老城區內寺廟集中,如果對藏文化感興趣,不妨多走走這些匯聚於八廓街的小巷子,扎進那些不知名的小寺廟,必定會挖掘處很多有趣的故事。

踏着平滑的厚石板,藏街老巷讓人着迷。沐浴着時代風雨,感受着千年滄桑,這些街巷就好像一部厚厚的書,讓人讀了再讀,卻總也讀不夠。

日光之城,聖地拉薩:留在最美的時光裏!


一條八廓街,千米長環道。並不寬闊奢侈,卻以博大的胸懷容納古老的傳統與現代時尚。並無滾滾車流,卻用神聖至上的宗教吸引着信衆用身體丈量這片神祕的土地。並不神祕莫測,卻用藏傳經典和佛學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前赴後繼紛紛湧來。或許,八廓街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一條街。

看點:

布達拉宮:瑰麗夜色讓人心醉

小昭寺:感受文成公主的思鄉之情

色拉寺:辯經,不可不看的西藏人文景觀

八廓街:千年轉經道上的古往今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