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部分

宏觀經濟學流派眾多,各種經濟學觀點不同,需要同學們掌握很多經濟學流派的觀點,同時聯繫經濟現象作出分析、給出對策。

一、宏觀經濟學特點:

1.考不同學派的觀點並進行比較

  與微觀經濟學不一樣,對於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宏觀經濟學派存在著不同的觀點,有些甚至差異很大。考察不同學派的觀點是經濟學專業考研試題的一個趨勢,希望同學們予以重視。

  要學好宏觀經濟學,一定要對宏觀經濟思想史有一定的瞭解,否則在理解各宏觀經濟學派理論時會感覺到很大的難度。

  因此,建議在複習的時候,適當地看相關的教材,如推薦的方福前教授所著的《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流派》。

2.考宏觀經濟熱點問題

  一些高校,最後一道論述題一般為宏觀經濟熱點問題,要求考生利用所學經濟學原理來分析宏觀經濟現實問題,並要求考生就某一個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主張等。

  所謂經濟熱點有兩方面的含義:

  第一方面含義是指當年經濟社會發生的事件,比如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地方債等;

  第二方面含義是指經濟學術熱點討論,比如人民幣升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搭配等。

  這兩方面有可能重疊,但是側重點不一樣。前者類似於時事,知識性強,後者類似評論,學術性強。這兩點在考試中都有體現。

  一般的解題思路包括:①分析理論;②解讀當前經濟形勢;③對當前經濟政策進行評論和政策建議。雖然常考經濟熱點,但不是簡單的考察經濟事件的內容,而是以「熱點與重點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命題。

  僅僅看考研指定參考書目,複習一些基礎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花費時間總結一些專題熱點,將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特別是要多看一些經典的經濟類期刊雜誌,一些不錯的期刊論文可列印下來,予以歸納總結,對應付最後一道大題很管用。

3.重視各章內容的綜合關係

宏觀經濟學是一門框架體系非常完整的學科,考生在複習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各章內容體系的邏輯體系,從總體框架進行掌握。

4.最重要的掌握答題方法

  關於做題,送大家一句答題名言,一定要深深牢記:考研不同一般考試,概念題(名詞解釋)要當作簡答題來回答,簡答題要當作論述題來解答,而論述題的答案要像是論文,多答不扣分。

有的論述題的答案簡直就是一份優秀的論文(其實很多考研真題就是選自一篇專題論文),完全需要當作論文來回答!

二、宏觀經濟學考研重要知識點

1.西方國民收入覈算

  宏觀經濟學的特點;國內生產總值;覈算國民收入的兩種演算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個人可支配收入;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義GDP和實際GDP。

  要求:重點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及計算。

2.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均衡產出;凱恩斯的消費理論;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其變動;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的動態模型;乘數論;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及各種乘數;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

  要求:掌握各種乘數的理論及計算。

3.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投資的決定;LS曲線、LM曲線;利率的決定;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

  要求:熟練使用IS——LM模型進行分析及計算。

4.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影響;財政政策的效果;貨幣政策的效果;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混合使用。

  要求:熟練掌握用財政貨幣政策進行分析的基本理論。

5.宏觀經濟政策的實踐

  經濟政策的目標;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資本證券市場;宏觀經濟政策及理論的演變。

  要求:掌握財政貨幣政策的配合原理及金融市場的基本知識。

6.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總需求曲線;總供給曲線的一般說明;長期總供給曲線;短期總供給曲線——凱恩斯模型;凱恩斯主義對經濟波動的解釋;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移動的效應;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的數學小結。

  要求:掌握總需求總供給曲線的推導和分析。

7.失業和通貨膨脹理論

  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起因及其影響;價格調整曲線;菲利普斯曲線;降低通貨膨脹的辦法。

  要求:重點掌握通貨膨脹的成因及解決的對策,可結合國際金融的有關知識進一步深化理解。

8.經濟週期與經濟增長理論

  對經濟增長概念的概述;哈羅德-多馬模型;新古典增長模型;增長因素分析;優增長路徑;經濟週期理論概述。

  要求:注重各個增長理論的假設及結論,通過對比加深對經濟增長模型的理解。同時要求學生掌握各個理論對經濟週期的解釋。

9.西方宏觀經濟學與中國

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西方經濟學對我國的有用之處;我國國情的特殊性;科學主義;對意識形態問題的掩蓋;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簡介。

三、總結

總的來說,宏觀經濟學學派眾多,同學們要熟練地掌握各個學派的代表觀點並進行經濟現象的分析有一定難度,很多同學在宏觀大題中言之無物,建議同學們在這一部分可以多背誦大題,便於掌握答題技巧。

◆ ◆ ◆ ◆ ◆

西方經濟學複習計劃建議

註:在複習時,建議先複習微觀經濟學部分,再複習宏觀經濟學部分。以下建議有普適性,同學們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根據選定院校難度適當調整強度。

1、基礎複習階段(大三期間一月份至六月份)

本階段主要時間用於基礎經濟學教材(推薦高鴻業《西方經濟學》、曼昆《經濟學原理》)、院校考研初試的指定參考書,力求要求識記和理解參考書內容,做到準確定位,這要求對考綱所涉及到的各類知識點進行地毯式的複習,夯實基礎,訓練思維,掌握一些基本事例和基本經濟學原理等,因此考生要在抓好專業課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溫習指定參考書(跨專業考研的同學首先閱讀基礎經濟學教材學習經濟學基本知識),為下一個階段做好準備。這一階段以打基礎為主,主要是培養自己的經濟學敏感性。

2、強化提高階段(大四開學七月份至十月份)

本階段,大多數考生已經可以確定最終院校,要對院校指定參考書進行深入複習,加強知識點的前後聯繫,建立整體框架結構,分清重難點,對重難點基本掌握,並完成參考書配有的習題訓練。做歷年真題,弄清考試形式、題型設置和難易程度等內容。

3、衝刺階段(十一月份至考研前)

總結所有重點知識點,包括重點概念、理論和模型等,查漏補缺,回歸教材。溫習專業課筆記和歷年真題,做專業課模擬試題。調整心態,保持狀態,積極應考。

◆ ◆ ◆ ◆ ◆

關於具體的學習方法

這裡為同學們簡單整理了幾種複習方法,由於學習因人而異,因此僅提供給同學們作為參考,希望能對同學們的學習方式有所啟發,建議同學們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複習。

1.參考書的閱讀方法

(1)目錄法:先通讀各本參考書的目錄,對於知識體繫有著初步瞭解,瞭解書的內在邏輯結構,然後再去深入研讀書的內容。

(2)體系法:為自己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框架,否則知識內容浩繁,容易遺忘,最好能夠閉上眼睛的時候,眼前出現完整的知識體系。

(3)問題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總結成問題寫出來,每章的主標題和副標題都是很好的出題素材。儘可能把所有的知識要點都能夠整理成問題。

2.學習筆記的整理方法

(1)通過目錄法、體系法的學習形成框架後,在仔細看書的同時應開始做筆記,筆記在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影響看書的速度,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會發現筆記對於整理思路和理解課本的內容都很有好處。

(2)做筆記的方法不是簡單地把書上的內容抄到筆記本上,而是把書上的內容整理成為一個個小問題,按照題型來進行歸納總結。

◆ ◆ ◆ ◆ ◆

真題的使用方法

專業課考試試題一般由院校自行命題,因此歷年真題是考研複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複習工具,關於真題的使用方法這裡也給同學們一些提示。

1.近五年真題用來模擬

真題的數量有限,一般可參考價值最高的當屬近十年真題,也就只有十套而已,建議同學們先把近五年的真題拿出來,放在一邊不要做,等待複習有了一定基礎之後,用之來進行模擬和自測。越是年份近的真題,「模擬度」越高,最能模擬考試情況,用來進行自測和摸底效果最佳。這樣纔算是「好鋼用在了刀刃上」,等自測完再好好研究當中的門道也不遲。

2.研究近十年真題的規律

認真分析歷年試題,做好總結,對於考生明確複習方向,確定複習範圍和重點,做好應試準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試題主要應當瞭解以下幾個方面:命題的風格(如難易程度,是注重基礎知識、應用能力還是發揮能力,是否存在偏、難、怪現象等)、題型、題量、考試範圍、分值分佈、考試重點、考查的側重點等。一般來說,第一遍用來做,第二遍用來糾錯,第三遍用來總結錯誤原因,第四、五、六、七遍則可以用來深入研究出題方向、出題規律、考點分佈、正確答案的設置原則……總之真題每做一遍,你都有可能對他的認識更深一層,都能發現一些新的東西。

3. 以真題為指向,回歸知識本身

做真題是一種手段,但並不是考研複習的目的。你的目的終歸還是記住知識點本身,並學會靈活地判斷和運用。因此,真題做完、研究透還不行,還必須以真題到指向,回到知識本身,把課本上知識都記牢、理解透。考生可以根據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複習和準備,並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這樣既可以檢查自己的複習效果,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待改進;又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使之條理化、系統化。這樣不僅見過面的題會做,沒見過面的也能一眼識破真面目。如此纔算真正做到了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