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昇號

帶著兒子望著東昇號, 沒想到回程也是搭上最新的東昇號返回東港, 航程只需要驚人的15分鐘, 在船艙裡頭看這電視吹的冷氣, 一切都很難想像在40年前的交通旅途是非常令人難忘

IMG_9100.JPG

60年代的運搬,島上最重要的情感輸送帶,在喝不到自來水與限電的年代,80分鐘緩慢的航程陪伴小琉球人二三十年, 在開放性的船體結構中,

旅客與通勤族在船上體驗長時間的漂流與浪花的無常,

乘客可以躺在上層甲板上看著天空發呆也可以靜靜的吹著海風等待前方島嶼的浮現, 或是在船上與巧遇許久未見的小學同學聊及在對岸(臺灣本島)的工作辛酸,

如果在吵雜的船艙內透過時常關不起來或永遠打不開並充滿鹹味的玻璃窗戶看見海平面出現的島嶼一角, 那表示還有2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脫離海上折磨, 大人就會安撫處在水深火熱的小朋友家快到了,

或者準備讓小朋友先吐一吐在上岸, 無論如何,在城鄉差距擴大的60年代,運搬負責傳達島上重要人文與情感資源,尤其是每年過年數以萬計的海外遊子歸來,

80分鐘的航程裡靜靜思考現在與未來,在各種氣候與海像中磨出善於等待的好性子。幾年後國道一號開通, 木船時代終結, 臺北至小琉球已不是漫長之旅, 但也不再是兒時的浪漫之旅

: 準備載客的良臺號(東昇號的前身)

Image00003.jpg

眾信號

2c144e80cbbb7064152013aceb8bf515

小時候與眾信號合影, 這是爺爺投資的交通船, 因此非常崇拜他, 那年冬天非常溫暖, 午後在白沙港的散步是小朋友的最愛, 看看船吹吹冬天的海風, 停駛的交通船顯得比船員更慵懶

IMG_7738.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