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Pokemon20週年之作可以說是賺足了情懷,那麼與之相比2018的M21有什麼特色與槽點呢?今後的寶可夢劇場版走向又將會如何發展?


謝邀。

先安利一個寶可夢公眾號:口袋妖怪小屋。

我謹代表小屋回答這個問題

本回答摘自小屋12月23日的一期文章~

附上電影的鏈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8592172?from=searchamp;seid=17202829950939771022?

www.bilibili.com

以下是正文


【寶可夢聖所】一個人無法做到的事,大家一起就沒問題!

臨時變更

Hello,各位觀眾姥爺大家好,這裡是口袋小屋。原本打算繼續填上週動畫的坑,正巧B站的真魚大大上傳了今年的第21部劇場版,看完之後覺得有必要說點什麼,決定本週對這部劇場版做個評價。

#我們的故事#

在人們與風共存的城市「風來城」,一年一度舉辦的「風節」。根據從古流傳至今的傳說,傳說的寶可夢「洛奇亞」會在風節的最後一天降臨,並帶來恩惠之風。因此,各個懷有志向的人們匯聚於這座城市,來參加風節……

寶可夢新手訓練家的高中女生「利莎」

喜歡吹牛的吹牛先生「卡戛其」

沒有自信的懦弱研究家「托里託」

討厭寶可夢的怪婆婆「翡翠」

獨自佇足森林的神祕少女「拉茹果」

小智與皮卡丘將與這眾人相遇,相互交織出全新的故事。

首先,這次劇場版中,湯山邦彥在本部電影中擔任動畫總監,導演改為矢島哲生,這也是精靈寶可夢電影首次更換導演。矢島哲生的首次參與,就是在《精靈寶可夢 超級願望》中擔任分鏡與演出工作,而後便從須藤典彥處接手了《精靈寶可夢 XY》的導演一職。這是他第一次擔任動畫導演,完成《精靈寶可夢 XY》的導演工作後,他完全沒有參與《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的製作,而是投入到了《就決定是你了!》副導演的工作之中。《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導演一職由富安大貴接替。而他也在《精靈寶可夢 太陽&月亮》第29集&中,在水蓮講述的故事裡友情客串。

在預告片中水面出現了洛奇亞的身影,預告片最後的配樂來源於第二部劇場版《幻之寶可夢 洛奇亞爆誕》中的配樂「行星的跳動」。

本部電影的標題繼續使用《就決定是你了!》的「劇場版精靈寶可夢」,延續上一部劇場版的概念。

M20劇場版標題

M21劇場版標題

#好壞參半?中庸之作?#

對於這部劇場版,我們先來看一下在評分網站的評分吧,豆瓣評分7.0分,IMDB評分6.7分。

從評分中可以看出來,這部劇場版也僅僅只是過了及格線而已,在故事內容上也有創新,除了在動畫裏講述了寶可夢的死亡,在這部劇場版裏,是首次直白的告訴了寶可夢死去的原因。這也是寶可首次以羣像劇的形式呈現,每一個人物都性格清晰,動機明確,人物也完整,很多的線索都得到充分發揮,這也是繼第20部劇場版平行世界之後的又一次創新和延續。(從M20開始,劇場版的世界和動畫裏的世界為平行世界)也是在告訴我們,在這個寶可夢的世界裡,人類和寶可夢是一體的,沒有寶可夢的人類是殘缺的,人類和寶可夢互相幫助,共同發展,如果這個世界因為人類的關係而遭到破壞,也會遭到大自然和寶可夢的唾棄。

但不足的地方還是有很多的,雖然在敘事結構上有創新,但總體的劇情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的一成不變,還是在有些地方上賣弄情懷,炒冷飯,或許是為了穩步前行,所以很多地方沒有展開手腳。除了劇情外,被很多人吐槽的就是小智的畫風了,除了主角外,其他角色的性別都能分的清。

總體上來說,這部劇場版大打溫情牌,沒有絢麗熱血的打鬥場面,也沒有邪惡反派的陰謀詭計,有的只是人類和寶可夢之間的那份情誼,那份一起走下去的友誼。

#寄語#

對於2019年的M22,只希望別在是光明正大的炒冷飯,既然是平行世界了,完全可以引入新的元素,別在是「新瓶裝舊酒」了,借用真魚大大在微博上的一句話:超夢已經累了,它想和複製體們安穩的過日子,它不想出來了。

http://weixin.qq.com/r/sCizqwfEIVperUPI932i (二維碼自動識別)

↑為什麼這個小屋公眾號的二維碼給我自動識別成連接了呀,關鍵是還打不開!(╯°Д°)╯︵┴┴


要說今年的槽點,我覺得一定是這個剛柔並濟的智娘/爺吧,這可能是我這些年看到的塑造的很形象的巾幗英雄了(狗頭)。

回到劇場版本身,我覺得作為一個子供片還是合格的。所謂大家的故事,裡面每個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矛盾,到最後都在Pokemon power的幫助下克服了自己的問題,忽略掉各種不怎麼經得起推敲的小問題,這個故事還是講的很成功的。不過我本來是想過來吸電貓的,結果電貓戲份少的我還是有點小失望。總的來說,作為一個看膩了神獸撕逼又不買情懷的帳的老粉絲,本作在內容創新上這點還是很讓我滿意的。


洛奇亞這輩子值了,出場了好幾部劇場版還不掉逼格的。另外由衷感謝鳳凰衛視。

這次的劇場版與以往的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的劇場版主打某一個神獸,上來給你一個關於這個神獸的傳說,幾乎沒人見過之類的。

然後智爺帶著皮神出場,偶遇神獸,然後反派想要神獸力量之類的,雙方開打,大多是一個模板化的劇情。

這次的劇場版則是推出大量人物,圍繞這些人物展開,對於看慣了全世界圍繞著智爺旋轉的觀眾而言,體會以前永遠在鏡頭之外的普通人的生活顯然是頗為有趣的。

但的確也有缺點,不知是否是篇幅限制所導致,各種人物雖然都有自己的心結與故事,但每個人所展現的都有點太淺了,比如女主角,腿傷好了之後無法克服心理障礙奔跑,這本來是可以讓觀眾十分感動的情節,但淺嘗輒止的表現令觀看體驗下降了不少。

還有劇情中為了安排導致的各種奇妙的bug,全市停電,解藥無法提煉,然後用了火箭隊三人組的果子就成功提煉了???不是停電了,設備沒法用了嘛???要把解藥放上風扇,大叔和樹纔怪齊心協力是不錯,但你們旁邊不是有個會飛的嘛???捷拉奧拉為了救人去擋掉下來的鐵架,旁邊一羣會念力的居然旁觀???哪怕人散開一點直接放下來也好啊。。。最後居然是靠著電貓一個硬生生推回去的。。。。。。當然還有一開始就想吐槽的研究員那裡,你們明明知道他不擅長演講,還看不慣他在公眾面前唯唯諾諾的樣子,為啥不自己上呢???

總的來說,創新值得肯定,但受限於種種原因,並不十分出彩,但相比起近些年劇場版的疲軟,還是值得一看的。


本來還想知乎上為什麼對劇場版的討論幾乎找不到,想自己提這個問題的。於是就看見了。

這部劇場版真正給人了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我個人認為是值得肯定的。

這部劇場版看完開頭,給人一種進錯片場的感覺。我在想:這是寶可夢劇場版??

跟以往的氛圍和套路完全不同。可以說本作真正有了電影的觀感(另一部給我電影觀感的是M1,後面談),而不是一個升級版的動畫。人物更立體真實(我指的是在有限時間內的塑造),比動畫的年齡層要上一個層次。

而以往的劇場版都是動畫的延伸,人物還原動畫。劇情也是圍繞當世代神獸展開。基本組成要素及故事發展順序可歸納為:主角—本地人—傳說—神獸1—反派—災難—神獸2。神獸和反派的比重基本可以佔到70%。而M21是把故事均分,放在每個人身上,這是最大的不同,也是本作的標題。

本作特點一是人多。不僅有戲份的人物多,路人也是多到爆表。製作方抓住了這個機會,能看到在這種多人場景裏融入了非常多的小細節,每個人有各自的小劇場,而不是僅僅充人頭。畫面一下子就顯得靈動。遠景的人物車輛等基本是3D建模,近景和特寫是2D作畫。3D最大的好處是流暢,這種實時流動的感覺是2D作畫彌補不了的。我認為結合很成功。

特點二是劇情緊湊。以前的劇場版,基本上遇見神獸之前,主角都有一段日常閑逛賣萌時間,甚至一言不合還能上bgm開個party。本作時間趕得連祖傳開場白和標題都省了,所有的情節都是和人物塑造或劇情推進掛鉤的。

當然了這種劇情的緊湊也是雙刃劍。一些人認為沒有重點,銜接突兀。我個人觀點,有舍有得。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不可能要求,既要有日常,又要把每個人物說得透徹。這不僅僅在劇場版,在整個電影業來講,怎樣把一個人物在有限時間內壓縮再壓縮,挑哪些方面來講,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我覺得本作框架是很清晰的:

女主,與伊布成為搭檔(也是弟弟心願),跑了一把步

舅舅,不再作假,以自己的努力保護家人

老婆婆,釋懷布魯的離去,重新喜歡寶可夢

粉發妹子,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婕拉奧拉,並促進它原諒人類

關於教授有點疑問,雖然最後參與了拯救行動,但是好像也沒表明克服了在公共場合發言的問題。

這幾個人的故事經由城市危機串聯起來。

總得來說作為創新作品,不管是製作,還是故事。我個人都很喜歡,並期待下一部的發展。

剩下談談劇場版的發展吧。

上面說了,因為劇場版和動畫是接軌的,所以當時動畫想表達的,在劇場版中會有體現。M1之所以是最經典的劇場版,除了當年的熱度之外,主題思想的深度也是後面都沒有的。「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雖然這些問題在2018年可能都看膩了,但如果真的好好講,而不是一筆帶過的話,這些人類歷史上最本源的哲學問題還是挺夠看的。

初代由於遊戲大熱,本來一套完整的故事,修改成了開放結局,讓故事得以延續。初代很多地方都在探討人類和寶可夢的矛盾、寶可夢的起源等等。顯然還是挺沉重的。初代完結世界觀確定下來之後,基本就是大家開開心心旅行了。矛盾和傳說等等只是偶有穿插,總能留到後時代講述。

所以中間幾個世代的動畫和劇場版,基本都是一個調調,中規中矩。無非是換了女主和男二,換了神獸,上演著差不多的故事。當然這是現在來看,小時候不管是哪部都看得津津有味。

任何東西都是有發展週期的,即使某種東西再好再經典,都會有新的東西出現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我們的童年可能是口袋妖怪、數碼寶貝、藍貓淘氣什麼的。而現在的孩子看什麼,大家也可以觀察下身邊小朋友。並不是說這東西不好了過時了,而是新東西太多了。你先接觸哪個就會愛上哪個。

十幾年前口袋粉絲的主力軍可能是小學生中學生,而現在的主力軍,雖然沒有數據,但我認為基本是在18-30年齡段的人了。如果不改變,年年擺一樣的套路,小學生不會厭煩,但成年人就會看淡了。口袋票房自07年以後的逐年下降也證明瞭這一點。

前些日子補了M19和M20。M19真的是非常失望,劇情幾乎沒有高潮。本來以為將要展開的,後來都沒展開。無怪乎歷史最低的票房。M20雖然賺足了感動,但這也是積攢了20年的,不可能年年來個回歸原點。所以我認為M21算是最與眾不同,也算開了一個好頭吧。

由此來看以後的劇情可能會更照顧成人觀眾。我個人也很反感,每當大家認真思考的時候跑出來刷子供向的人。什麼叫經典?經典的東西就是人人都能看,都能理解這個故事,但每個不同年齡段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貓和老鼠、蠟筆小新夠子供嗎?你覺得其中沒有什麼道理只是看著好笑嗎。所謂的子供向,小孩子也未必能理解劇情全部的含義。

隔壁多啦A夢和柯南的票房是年年往上漲,寶可夢M19創下了21億新低,顯然這個套路進行不下去,要尋求新的套路。比如柯南確定了大爆炸大場面大人物之後,18年直接飈到72億。就目前來看M21是把神獸的戲份,大部分轉移到了人身上,以人為本來講故事。具體會不會持續,還看M22和第八世代遊戲是個什麼樣子。總之期待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