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全身性紅斑狼瘡惡化迅速,如合併肺出血因沒有辦法對症下藥,可能使死亡率上升。台北榮總醫療團隊透過洗肺抓病因,成功提高存活率。
 43歲楊先生  17年前左小腿腫脹,四處尋醫後確診抗磷脂質症候群合併深部靜脈血栓,持續用藥治療。去年農曆年後突然爆瘦  20多公斤且嚴重全身水腫,求醫皆未有明確診斷;  10月底出現呼吸急促喘不過氣與盜汗,並出現咳血症狀,宜蘭陽大附醫急診後轉送北榮。
經由胸腔部施行支氣管鏡肺沖洗術(  BAL),進一步在抽出來的檢體中發現巨細胞病毒(  CMV)感染。此病毒致死率高達  50%,尤其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的病人,致死率更高於正常人。另外,也確診為全身性紅斑狼瘡合併肺出血。經對症治療,楊先生住院  30天後,順利地返家團聚。
 47歲梅女士因全身性紅斑狼瘡急性發作,到北榮就醫;肺部  X光顯示可能是肺炎或是肺出血,收治加護病房期間,肺部雙邊浸潤且發現肺出血,以支  BAL對症下藥,歷經  105天的搶救治療,轉出加護病房,逐漸恢復體力並開啟復健之路。
北榮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  BAL是傳統且被普遍認為具高風險的侵入性檢查;針對肺出血的症狀,唯有深入肺泡施作檢查,才能了解其發生原因並排除感染,對症下藥。目前治療全身性紅斑狼瘡合併肺出血病人,絕大多數文獻是常規性地以大劑量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進行醫治,如沒有進一步進行其他檢查正確診斷感染源或自體免疫破壞的起因,可能使死亡率上升。
蔡長祐表示,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跨專科合作,利用  BAL找出肺出血原因、排除感染;在全球現有文獻記載全身性紅斑狼瘡施行該檢查,以北榮占  27人次最多。搭配治療計畫、用藥等,提高全身性紅斑狼瘡合併肺出血重症存活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