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裁員的信息一籮筐

12月11日,某知識平臺被傳出裁員20%,有的程序員說上午還在改bug,下午就接到人力部門的離職通知;

18年12月,傳行業領先直播平臺被曝光深圳團隊全部解散,人數多達70餘人;

18年11月,傳聞某手機公司開啟全公司裁員計劃,員工工資無法支付,裁員比例高達60%左右;

18年11月,傳貓廠和狗廠縮減招聘名額,進行員工優化;

18年8月,傳網x杭州研究院和北京傳媒部門裁員,且部分網路遊戲部門也在裁員。

各大公司基本都發表了官方聲明,表示只是正常企業結構優化。從我周圍朋友們瞭解的信息來看,一是各企業一定比例裁員確實屬實,二是恐慌氣氛被社交媒體放大,情緒蔓延,所以要理性看待。

對於裁員的事情,我只想從我的角度聊聊,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01如何不被說拜拜

之前帶團隊的時候,也要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對員工做優化調整。每個員工在我心中會有一個價值排序。員工能幫我解決問題越大,價值就越大,價值大的員工是不大可能被優化的,因為如果把他裁掉了他的工作我去做麼?

那麼如何提升自己的價值呢,主要是看團隊所缺少什麼。比如工作中你能解決的問題,其他人解決不了;比如你能活躍團隊氣氛,因為好的團隊氛圍,會提高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比如有一些苦活累活,你願意做也是你的一份價值所在。

其實價值不單適用於工作,也適用於日常人際關係,你的價值也決定了你是否被周圍的朋友需要。

02變化中的機會

這次經濟不景氣會持續多長時間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回顧下十年前的那場經濟危機。

08年發生了幾件大事,9月雷曼兄弟倒閉,將金融危機在全球範圍推向了高潮。11月國內出臺了著名的4萬億救市政策,短時間刺激經濟後,未來幾年出現了嚴重的民營企業信心的喪失。

但是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這幾年中依然出現了很多新的契機。

2010年傳統互聯網開始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移動互聯網的紅利開始出現;

2011年阿里在香港私有化退市,主營業務核心由B2B轉變成了C2C,電商的崛起開始讓傳統的銷售渠道發生了改變;

2011年微信橫空出世,微信此後幾年讓媒體傳播發生了質的改變,也讓自媒體從業者迎來了新的春天;

2012年阿迪達斯將中國工廠遷往越南,涉及影響到了員工總人數有30萬人。此次變化也讓富士康開始著使用機器逐步代替人工;

2013年政府對銀行放開限制,阿里的餘額寶上線,短短三年後餘額寶就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

我們能看出在經濟危機中,大量傳統企業出現倒閉後,新興企業和產業卻在這一片蕭條中發展起來,這裡面出現了無數新的方向和新的機會。

有時是亂世也必是盛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