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之前的文章我們提到過防城港的城市板塊,和“東拓、西延、雙連”的城市發展方向。

  但是唯獨沒有提到過的一點就是城市交通,就在我昨天整理往期文章的時候發現了這一點,所以說今天就發一篇關於城市交通的文章。

  防城港作爲中國西南的延邊沿海城市,佔據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交通我們就要從“陸、海、空”這三方面開始說起...

  (板塊、商圈與交通)

  “陸”

  首先來說鐵路,防城港的高鐵站在2013年12月30日發出了第一輛南寧-防城港北的動車,這也標誌着從那一刻起,防城港就已經徹徹底底的進入了“高鐵時代”。

  現在從防城港北站始發的列車,可以直達南寧、柳州、桂林、來賓、欽州、北海等區內城市,並且從南寧轉車可以達到全國各省,而防城港也是中國最西南端的高鐵始發站,因爲這裏就是中國高鐵線路在大西南的終點。

  但是隨着防東鐵路的正式開工,防城港北站這個中國大西南終點站的格局,將在未來被打破。因爲防東鐵路一旦完工,也就標誌着中國的高鐵線路又繼續向西南方向延伸了47公里,也就是說未來中國高鐵可以一直開到中國與越南的邊境口岸——東興。

  正在建設的防東鐵路標準爲國鐵I級,雙線電氣化。全線設防城港北、江山半島(預留)、東興市3站,預計2020年建成。

  當然防東鐵路建成之後,處在中越邊境線上的東興,也未必就是這條鐵路的終點,因爲國家爲中國的“高鐵藍圖”做了一個非常大的局。而未來防東鐵路也有可能會與貫穿東南亞的“泛亞鐵路東線”相連接,承載着中國的高鐵駛出國門的“重任”。

  “海”

  說完了鐵路之後,我們再來談談防城港的海運。話說防城港只要一提起海運的優勢,那簡直就是不言而喻。

  防城港作爲北部灣港務集團的“一哥”,吞吐量牢牢佔據了由“欽北防”組成的北部灣港,全年總吞吐量的半壁江山。2018年北部灣港的年吞吐量增長了13%,全年吞吐量(貨物+集裝箱)達到了2億噸,在這其中有一半的吞吐量都是防城港貢獻的。

  以其良好的海陸域條件與天然深水港優勢,防城港在這三個港口中“霸主的地位”無可厚非。

  其次要說的就是,防城港雖然在貨運吞吐量上優勢很大,但是在客運方面一直都是防城港軟肋。放眼北部灣“欽北防”這三個城市中,唯獨僅有北海擁有客運碼頭,而其他兩座城市均沒有大型客運港。所以說一直以來,承載廣西沿海客運的重任一直都是落在北海的身上。

  但是這個局面將會很快的成爲歷史,因爲防城港即將在江山半島東岸以填海造地的方式,建成一座佔地面積32.3公頃客運港。

  防城港客運碼頭規劃建設3萬噸級客運碼頭,和2個與其配套的候船大廳。

  並且這個客運港目前已經開始建設,我們從谷歌衛星地圖上,也清晰的看到防城港客運碼頭的雛形。

  相信防城港的客運港建成之後,將會補齊防城港在客運碼頭方面的短板,從而真正的成爲西南地區的“海上霸主”。

  “空”

  說完了陸路和海路,第三點至於防城港航空方面,其實之前有曝光了“防城港四和機場”的一些信息。防城港的飛機場擬選址在防城區灘營鄉,機場距離市區不到20公里。四和機場是擬按4C級標準來規劃建設,初期跑道長2600米(遠期預留至3200米),預計2022年建成。

  那麼4C級標準是一個什麼概念?

  (點擊放大查看)

  4C級標準機場是跑道長度>1800米,並且可接受翼展36米以內的中型飛機的起落。這也就意味着像國內航班常見的空客A320、波音737等等飛機都可以在未來的四和機場起落。

  也有人好奇這個機場到底算不算大?

  我們從規劃的基礎數字和飛行等級來看,這個機場並不算大,等級也不算高,就是常見的民航機場。但是一座機場我們不能只看它的基礎設施,而要看這座城市人羣的出行需求和旅客發送量。

  就拿兄弟城市北海舉個例子,北海一個小小的福成機場看着並不大,可誰又能想到北海機場,竟然是一個年發送旅客量可以達到百萬級別的機場呢?

  其實我們從以上防城港的“海、陸、空”的佈局規劃來看,防城港高鐵、客運港、機場的建設週期都是在2022-2023年完成。所以說雖然防城港現階段的規劃,都指向了2025年。但是其實從交通樞紐層面上來講,防城港要成爲中國最西南端的“海陸空綜合立體樞紐”,在2025年之前就會成型。

  文 / 地產大噴

  音 / 地產大噴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轉載請署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