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文 | 柒财经媒体平台 初岚


冲击IPO对于出生就一路狂飙的瑞幸咖啡,早已显出磨拳擦手,跃跃欲试之态。


4月22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递交IPO招股书。招股书显示,瑞幸咖啡拟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代码为“LK”。其中,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为承销商。


不过,瑞幸咖啡并未披露融资规模。有消息称,瑞幸咖啡最快第二季度在美国进行3亿美元IPO。另有消息称,瑞幸咖啡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挂牌上市。不过,这一消息并未的到瑞幸咖啡方面确认。


01  一路烧钱补贴 一心市场规模


瑞幸咖啡在招股书中表示,自2017年6月成立以来,其已产生重大净亏损,未来可能持续亏损。招股书显示,瑞幸咖啡从开始日期到2017年末,2018年及2019年前三个月,净亏损分别为5640万元,16.19亿元及5.52亿元。


相较于瑞幸咖啡,星巴克4月25日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星巴克第二季度总营收63.1亿美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6.6亿美元,同比下降12.9%。其中,中国/亚太地区的营收为12.9亿美元,同比增长8.7%,财报显示,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998家新店开业、12%的门店增长率以及可比性增长2%的商店销售。


营业费用方面,瑞幸咖啡从开始日期到2017年末,2018年及2019年前三个月总营业费用分别为5645.7万元,24.39亿元及10.06亿元。


其中,2019年前三个月,瑞幸咖啡商店租金和其他运营成本占比59%,材料成本占比57.6%,一般和行政费用占比36.1%,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比35.1%,折旧费用占比17.6%,商店开业前和其他费用占比4.7%。


事实上,瑞幸咖啡成立以来的融资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今年4月2日,瑞幸咖啡将其动产抵押物包括咖啡机、奶箱、等在内的抵押给了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融资金额在千万级别。


截至2019年4月18日,据企查查显示,瑞幸咖啡先后获得A轮2亿美元融资,B轮2亿美元融资,B+轮1.5亿美元的新投资,此次新投资中,贝莱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资1.25亿美元,瑞幸咖啡投后估值29亿美元。此外,贝莱德还是星巴克的主要投资人,是后者早期排名前三的股东。


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CMO杨飞表示,“用适度的补贴获取这一年的市场规模和速度是非常值得的。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会持续补贴。”对于盈利时间表,他表示“现在不考虑这个问题,3-5年之后再说。”


同样在咖啡市场占据一定份额的连咖啡也在不断融资,2019年4月24日,连咖啡宣布完成2.06亿元B3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连咖啡创始人王江和张晓高、启明创投、高榕资本联合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启明创投和高榕资本同时也是连咖啡B+轮融资的主要投资方。


根据招股书,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在中国28个城市拥有超过1680万交易客户并经营2370家门店,而在2019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总量约为1630万。而瑞幸咖啡年初曾公布2019年的目标是新建门店超过2500家,总门店数超过4500家。


相对而言,星巴克最新财报显示,其在全球门店总数30184家,其中中国门店3789家,同比增长17%。此外,星巴克同店增长主要得益于客单价的提升,其中亚太地区同比上升2%,而交易量方面,星巴克中国区的交易量下降1%。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5月,瑞幸咖啡曾给星巴克写过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其一,星巴克与很多物业签订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条款,其二,星巴克对瑞幸咖啡供应商伙伴频繁施压要求站队,甚至起诉星巴克中国涉嫌垄断并在相关城市人民法院立案,进入司法程序。


02  新零售咖啡模式?


关于新零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新零售研究报告》将新零售定义为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新零售模式重构了“人、货、场”的关系,将固定的消费场景,转化为围绕消费者展开的“无处不在的场”。


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是神州租车、神州优车两家上市公司的创始元老,并先后担任两家公司的首席运营官职务。


钱治亚表示,目前,咖啡行业消费价格高、购买不便的痛点一直存在。相较于传统咖啡品牌的“社交空间”,瑞幸咖啡更强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满足客户各种场景的需求。通过线下门店布局、线上支付和快捷的物流配送,实现自提、外送相结合。


瑞幸咖啡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其2018年95.6%的订单是通过Luckin移动应用程序进行的,另由瑞幸咖啡微信迷你程序和其他第三方平台进一步补充。此外,瑞幸咖啡经营三种类型的商店,即小型商店,休闲商店和送货厨房,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有2163家接送店,109家放松商店和98个送货厨房。


其中,接送店占商店总数的91.3%。接送店通常位于办公楼,商业区和大学校园,并以较低的租金和装修成本迅速扩展,客户回购2018年的比率超过54%。


03  咖啡战“狼烟四起”


咖啡战场上不止聚焦于新晋的瑞幸咖啡,近期,做碳酸饮料的可口可乐公司也在忙着做咖啡生意,并且曾宣布计划今年年底前在25个市场推出可口可乐咖啡。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8月,可口可乐公司曾以51亿美元收购了咖啡连锁品牌Costa。资料显示,2019年一季度,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完成对Costa的收购,预计今年二季度推出Costa即饮产品。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已有一款可口可乐乔雅咖啡在售。


电商平台拼多多也同样有着自己的咖啡计划。2019年3月末,拼多多曾联合云潞咖啡、比顿咖啡、景兰咖啡等6家平台商家,以40.76万元的价格,溢价收购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2.53吨咖啡豆等原料。4月22日,拼多多宣布计划推出1000个“多多农园”项目,而首站云南省保山市的主营是当地的咖啡种植。


星巴克日前在部分门店推出了冰淇淋咖啡融合、啤酒咖啡融合等最新调制的饮品。此外,星巴克也在生产周边产品,比如备受追捧的“猫爪杯”曾达到线上发售3000个,0.07秒告罄,补货1000个也在1分钟内售罄的效果。


而2018年8月2日,星巴克与阿里巴巴宣布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阿里旗下的新零售业务,包括饿了么、盒马、淘宝、支付宝、天猫、口碑等,将与星巴克全面对接,为其提供线上入口和外卖服务。此外,星巴克官方线上订餐平台专星送也已经开启。


关于中国咖啡市场的突破点,瑞幸咖啡钱治亚曾表示相比国外,中国咖啡消费差距较大的痛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比较贵;第二,购买不方便。从价格和购买方便程度两个痛店,则会让人联想到7-11便利店、罗森便利店、全家便利店的咖啡零售。


此外,2019年3月,百胜中国在投资者会议上着重提及咖啡业务,目前,百胜中国主营两种咖啡产品,其一是2018年,肯德基卖出9000万杯的K咖啡,销售额累计10亿元,其二是2018年6月宣布开始做办公室咖啡业务的 COFFii & JOY,已和WeWork达成合作。


近年来,麦当劳也陆续升级门店,设立麦咖啡专区,2018年10月,麦咖啡用独立的店面入驻外卖平台,28分钟内送咖啡上门,当然,外送品类也不局限于咖啡,此外,另一营销策略还有早餐期间咖啡可续杯的操作。(文 / 柒财经,初岚


专注金融创新报道

ID:qi_caijing

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 | 财经人物画报 | 柒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