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午12點多,杭州翠苑派出所接到報警,稱翠苑四區有個老人在找兒子,看着像是迷路了。


民警李霄鵬立刻趕往現場,幫忙報警的是個熱心羣衆,說老人除了兒子的姓名其他都不記得了,一直在路邊徘徊。


李霄鵬趕到的時候,老人還在四下張望,他背上揹着兩隻麻布袋,左手拎一隻環保袋,右手拎一隻紙箱,看起來沉甸甸的,壓得他有些佝僂



民警上前和他講話,老人思路清晰,自稱是紹興人,到杭州來看兒子。


不過,他只記得兒子的名字,還有兒子住在翠苑這一帶,具體的地址和電話都不記得了


要幫他找到兒子,得先搞清楚父子倆的身份信息。


“老人家您叫什麼名字啊?”民警問。


老人的紹興口音很重,告訴民警:“我叫沈×龍,屬龍啊,我家裏有個老太婆,她91歲,我92歲,我是來杭州看兒子的,兒子叫沈××,就住在文一路這個小區裏,小區邊上有條河。”


民警查了老人提供的名字,但發現社區並沒有這樣的人。再查老人的名字,也找不到相關信息。


無法得知老人的確切身份,就很難找到他的家人。


沒辦法,李霄鵬只能跟老人聊起了天,試着看看能不能再多獲取一些信息。


老人家不會說普通話,口音很重,交流有些費力,民警也是反覆問了幾遍,才聽明白。


原來,老人是一早從紹興出發的,紹興有過路的大巴,他半路上的車,上車後刷了老年卡。


其實也沒什麼事,就是有點想兒子了。”說到兒子,老人咧開嘴笑得很開心,他說,自己是臨時過來的,家裏沒有電話,就沒有提前跟兒子說。“我以前來過幾次,還有點印象的。”


在杭州下車後,老人憑着記憶,坐公交車到了翠苑一帶,但畢竟年紀大了,接下來要往哪走,他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


身邊沒有手機,老人只能選擇最原始的方法——用一口很不標準的“紹普”,挨個向過路的人詢問。


“我來找我兒子沈××,他就住在這附近,你認識嗎?”這麼問了七八個人,一無所獲,老人就在街頭迷茫了,熱心路人幫他打電話報了警。


民警看了看老人隨身帶的老年卡,上面只有一張照片,沒有身份證號,也沒有聯繫電話。


一時間,尋親陷入了僵局。


看着老人隨身背的包,民警靈機一動,“咦,我好像聞到梅乾菜的味道了。”


老人打開包,裏面鼓鼓囊囊都是喫的,樂呵呵地一一展示給民警看——梅乾菜、油紙包的香腸、土雞蛋


香腸都用油紙包着、繩子捆好,打理得很仔細。


是啊是啊,這些都是我兒子愛喫的。”


怕老人喫力,李霄鵬想接過他手裏的紙箱,老人還有些不放心:“你要小心一點,不要磕到了,這裏面的土雞蛋是我一個個攢起來的。”



裝雞蛋的紙箱上貼着一張快遞面單,李霄鵬問起來,老人笑了:“這盒子是我孫女婿寄給我的,是他給我買的酒,我能喝兩斤酒嘞,我每天都喝兩斤的!”


既然是孫女婿寄的,能不能聯繫上他?可惜,老人對寄件人的名字並不熟悉,這個包裹可能不是孫女婿本人寄的。


民警問老人,身上還有沒有帶其他東西?


老人撓撓頭,說:“還有錢。”


眼看半個小時過去了,老人找兒子一事還是毫無頭緒,無奈之下,民警只能先把他帶回派出所。


老人說,自己有三個女兒、兩個兒子,平時就他和老伴住在紹興老家,一般不太出門。這次來杭州,是因爲兒子最近身體不太好,他惦記着給兒子帶點愛喫的梅乾菜、土雞蛋,好補補身子


這些東西大城市裏買也買不到的,有家裏的味道,他愛喫!”老人把幾個包裹放在桌子上,拿裝雞蛋的紙箱時,尤其小心。他說雞蛋容易破,他坐大巴和公交的時候,都是把這個盒子護在胸前的。


這一箱子哪裏是雞蛋,明明是沉甸甸的父愛。


民警決定,一定要幫老人找到兒子!


之後,民警花了3個多小時,用了各種方法,終於查到了老人的確切身份信息,原來由於老人普通話不標準,之前報的名字音近字不同,所以都沒對上號。


臨近傍晚,民警總算聯繫上了老人的兒子沈大伯,得知他住在翠苑三區,與老人走失的地方就相隔一條馬路。


沈大伯也70歲了,聽說父親在翠苑派出所很是喫驚,他說父親沒跟他提過要來,他也壓根沒想到92歲的老父親會獨自一個人坐大巴來杭州。


“我爸爸身體雖然還硬朗,但是畢竟年紀也大了,之前也走失過一次的……”晚上8點,天色已暗,沈大伯匆匆走進翠苑派出所,連連向民警道謝。


一看到兒子,老人立馬站了起來,笑得合不攏嘴。


登記完身份之後,沈大伯挽着父親的手,帶着幾大包土特產,一起往家的方向走去。


出派出所大門前,老人還特地回頭,向派出所民警招手致意。


還記得多年前

一部公益廣告戳中很多人的淚點

廣告中那位患了阿爾茲海默症的父親

在一次聚餐中

將桌上餐盤中的餃子

往自己衣兜裏藏


來源:視頻截圖


身旁的兒子看後大驚

卻聽到年邁的父親說

這是留給我兒子的,我兒子最愛喫這個。”



這就是親情

即便是幾句最簡單樸實的話

卻已足以讓你淚流滿面


01

下着雨的夜晚

一位90多歲的老人獨自坐在路邊

旁邊放着一份炒蝦子

這是她的大兒子喜歡喫的菜

老人患有輕度阿爾茲海默症

在送菜的路上迷路了

還不小心摔傷了

卻依然心心念着給兒子送菜

……


圖片來源:現代快報


她“忘記”了全世界

卻沒忘記兒子愛喫的菜


02

一位68歲的老人念兒心切

獨自從重慶坐火車來北京

看望他兩個當消防員的兒子

因患間歇性阿爾茲海默症

老人記不清具體的路線

在路上失蹤了12天

見到兒子的那一剎那

他認不出親人

手裏還緊緊拎着帶給兒子的月餅


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微博@中國新聞網


埋藏在記憶中最深刻的

永遠是心裏最惦念的


03

一位老人抱着1歲半的外孫

從家離開後走丟

老人70多歲,患腦萎縮

記不得回家的路

於是就一直站在路邊等家人來

整整一夜

老人把外孫抱得緊緊的一動不動

還好,最終,女兒找來了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我不記得回家的路

但我知道

懷裏一定是我最愛的人


04

兒子病危

在山東打工的老父親

乘客車千里返鄉

卻在深夜被甩在高速公路上

老人不識字、不會定位

怎麼也說不清自己的位置

見到民警的那一刻

幾近崩潰的老人失聲痛哭


圖片來源:微博@湖北高速交警襄陽大隊


我知道尋你的路很遠、很難

但只要你有需要

我一定要出現在你身邊!


05

年後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一位大叔因帶了

太多老母親親手做的煎餅和鹹菜

導致行李超重30多斤

不知這是老母親

用多長時間、費了多大的勁

做出來的



每一隻臨走的行囊

都裝着沉甸甸的愛



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年齡的增長

卻從未發覺父母已逐漸老去

當有一天

你突然發現

那個愛嘮叨的他

說話開始變得慢慢吞吞

那個手腳勤快的他

沒有了以往的利落,甚至有些邋遢

那一刻,或許你才懂得

父母,真的老了!


有一種愛,叫做

即使忘記了全世界

也從未忘記愛你


有一種付出,叫做

我願意把最好的

永遠留給你


猜你喜歡

明天,湖南人將迎來這13個好消息!

黑龍江一奔馳女車主站車頂維權:我沒有學歷想討個公道(視頻)

降淡季不降旺季、降聯票不降單票…部分景區降價套路多


來源丨都市快報 中國新聞網

編輯丨譚偉

值班主任丨黃慧瑩

點亮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