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吉尼斯世界紀錄把塑料袋確認為世界上最普及的消費品,足以說明這個產品的便利,以及人們對它的歡迎。如果無法從源頭上限制塑料袋的生產、流通和銷售,商店內仍然提供免費或極其低廉的塑料袋,消費者依然會繼續縱容買塑料袋的習慣。個人方便了,商家方便了,快遞業也方便了,環境卻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塑料污染。在肉菜市場,塑料袋基本都是免費提供的。

在農村,由於缺乏完善的環衛系統,塑料垃圾亂扔更是常態。中科院研究員蔣高明從2005年開始調查農村污染問題,2015年將調查報告發表在環保部主辦的《環境教育》雜誌,將「白色污染」列為農村最嚴重的污染之一,並且還在不斷增長中。農田地膜殘留物,各種農藥化肥的包裝物、各種食品的包裝物以及各種塑料袋,基本上都是被農民就手丟棄,然後藉助風力和雨水進入河流和溝渠,污染農村的水資源。可見農村裡缺的不僅僅是環衛系統,還有最基本的環保意識。

「限塑令」施行十年,已經到了迫切需要修訂,重新思考如何治理白色污染的時候了。只有當大多數國人真正在內心萌生出對身邊環境的善意,垃圾分類纔不是一件麻煩無比的事,收銀臺前的幾毛錢纔不是那麼無足輕重的小錢,散落在池塘裏的塑料袋纔不是司空見慣的景象,小商店裡提供的劣質塑料袋纔不是求之不得的小便宜。要達成這個願景,人人都有責任。如果每人每天少用一個塑料袋,中國每天就減少了14億個塑料袋使用量,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行動起來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