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後以來,

三明市普降暴雨。

    最新統計顯示,

昨日20點至今日11點,

三明站降雨量爲189.7毫米,

破1961年以來當地日降水量記錄。


中午11點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

暴漲的中小河流水位,

開始緩慢回落。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積極防抗暴雨。


(市委書記林興祿到防抗暴雨一線,檢查指導工作


積極應對

      5月15日以來我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防指總指揮李德金副省長,副總指揮賴軍廳長對三明做好強降雨防禦工作提出要求。市委書記林興祿、市長餘紅勝分別做出指示,提出明確要求。


      爲貫徹落實省防指領導和市領導指示精神,市防指及時部署,於16日5:00啓動防暴雨III級應急響應,8:00啓動防洪III級應急響應,10:30將防暴雨應急響應提升爲II級。


     對雨勢較大的縣點對點指導提醒,定向發送預警短信11921條。加強重點區域巡查,轉移受災人口1312人次。目前無人員傷亡報告。針對受困羣衆協調武警三明支隊、消防支隊派兵救援。





積極防抗暴雨

     5月16日上午,市長餘紅勝到市防汛指揮中心指導防禦暴雨工作,傳達省政府李德金副省長、省防汛指揮部和市委林興祿書記的指示精神,並與降雨量較大的梅列區、三元區、明溪縣、將樂縣、尤溪縣、大田縣等地視頻連線,瞭解雨情災情。


     餘紅勝要求,

   要加強精準調度,市防指要根據降雨情況及時調整應急響應,加強總體部署安排,同時,各縣(市、區)要加強對鄉鎮街道的精準調度,加強防範,提前做好預判。

   要加強重點防範,對山塘、水庫、低窪地帶等重點區域要加強巡查,把百姓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必要時果斷轉移羣衆。

     要加強值班值守,各級防指要進一步加強值班,尤其是夜間的預報預警,氣象部門做好精準預報工作,廣大在一線防汛救災的幹部也要注意安全保障。





(轉移被困市民)


(轉移被困羣衆)



(市區積水和內澇路段排水)


(列東高巖路明湖公園路段出現塌方,路口設置交通管制)



截止到今天11點的最新雨情水情

     15-16日,三明市普降暴雨,過去24小時(05月15日09時-16日09時)市共計12個縣(區)115個站點24小時降水超過50mm,其中梅列、明溪、三元、沙縣、尤溪、永安、將樂7個縣28個站點超過100mm,其中最大梅列區(陳大鎮)250.2mm,其次明溪縣(楓溪鄉)241.6mm,第三梅列區(列西街道)196mm。


    受降水影響,三明市寧化、梅列、明溪、三元、尤溪縣中小河流水位暴漲,其中陳大鎮影響最大,水位漲幅達5.2米,此外寧化縣安遠鎮、寧化縣水茜鎮、明溪縣城區、三元區巖前鎮、尤溪縣西城鎮溪河水位有明顯上升。目前水位開始緩慢回落。



本輪強降雨,導致

城區出現內澇,

部分交通出現溜方、水害,

農田遭遇水害等,

各地積極應對。

將樂縣小王村,小王水庫開閘泄洪

將樂縣大里村,工作人員全力搶修受災大棚

徐碧街道組織工作人員對碧口村漁船進行加固,並打撈河面雜物



市區住建系統檢查了九中邊坡支護工程,恆大御府、省一建沁園春CD地塊、屠宰場高邊坡、城投太陽島、三明日報社印刷廠、金瀾灣等項目


(明溪、寧化部分農田遭遇水害)


今晨攝於寧化水茜。該路段目前已恢復通行


   統計顯示,

 5月15日20點至16日11點,

三明站降雨量爲189.7毫米,

破1961年以來當地日降水量記錄。

其中市區最大降雨量出現在梅列區漁溪村,

降雨量爲246.5毫米,

3小時降雨量達126毫米。

梅列區陳大鎮碧溪發現

有實測記錄以來最大洪水,

洪水頻率超五十年一遇。


(市區通往徐碧街道洋山村道路受災嚴重,大大小小塌方20多處。街道組織工作人員及時清理泥土,並動用挖掘機等設備,清理大塊石頭及倒塌的樹木)



提醒

   據氣象部門預測,16日全市仍有強降水,雨量40~80毫米。

    17日,大雨,局部暴雨。

   18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


(三明日報記者 周志鴻  林芳芳 楊燕蓉 蘇莉 巫瑞萬  劉巖鬆)



暴雨易引發次生災害

這些防災要領大家記好

以防萬一

↓↓↓


提前做到三個熟知:

一、熟知周圍滑坡、崩塌、泥石流情況。

二、熟知臨時避險點和撤離路線。

三、熟知撤離信號。



三個時段提高警惕:

一、連續降雨或大暴雨極易引發滑坡、崩塌、泥石流。

二、冬去春來,冰雪融化容易引起滑坡、崩塌、泥石流。

三、大地震導致岩土鬆動,之後幾年比以往更容易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



做好兩項準備:

一、避災點備好應急食物、水及衣物。

二、保持通訊工具暢通。



牢記一個要領:

躲避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要向兩側逃跑。

本輪降雨還將持續數天,

出行請多留意天氣預報,

注意防範次生災害。

安全第一!

本期編輯:凌峯 涵子

投稿、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