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自己,是為瞭解除未知的焦慮

 

大學畢業後,剛開始工作的前幾年,上班忙碌、下班只想回家休息,連社交都免了,更對於什麼「職涯規畫」提不起勁,那時候滿腦子都只有工作。後來過了幾年,換了份工作,也轉換了跑道,便開始了另一個適應的過程。期間有過自我懷疑,可是光靠自己想也想不出個所以然,焦慮便這麼先擱著。擱著擱著,它像是會長大一樣,逐漸佔據心頭;白話文來說,就是焦慮感加深了,開始擔心以後的工作是不是也就只有這樣子了?我不想呀~我沒去過幾個外國國家,我還好想去見見世面、到一流大企業工作呀等等的聲音一一浮現,這時候,我開始意識到,我對我自己根本不瞭解,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我怎麼做出我認為是好的選擇,更別說「職涯規畫」了。

我覺得我應該從前人的智慧中找解方,於是,我開始有意識的「閱讀」,大概從現在回推的話,已經有四個月的時間,我不停的借書,跟職涯、工作領域有關的只要有興趣就借,到現在還這麼持續著。以前學生時代明明超討厭看書的啊!都只看些金庸小說(到大學才開始看金庸也是有點落後...)難道其實我是喜歡看書的?透過看書這件事,也瞭解自己原來可以靜下心來閱讀,也是收穫。

 

看著看著,我發現我雖然看到了一些不錯的觀點或想法,但對我自己的疑惑沒有提供直接的解決方式,比較像是一些觀念上的調整,所以我的收穫是,應該回到自己的內心,再多瞭解自己一點,或許就有新的思維出現...

 

自我探索的路很長、很遠,不在時間長短,我曾聽過有位朋友分享,他花了9年的時間才找到自己的定位,那我的四個月讀書的時光,應該只能算是暖身呀。如同我以前不喜歡寫作文,作文也沒有得過很高分,起承轉合總是想不到例子,可是如今我目前做過的兩份工作,都跟文字為伍,後來瞭解了紫微命盤後,發現其來有自,所以如果找到職涯方向,就是一條康莊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