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为了他(她)的信念、信仰而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熊熊烈火之中时,那情景总是令人动容的,而这样的场景,可以说是伴随著整个基督宗教的历史。

早期基督教徒为了坚持信仰,被罗马帝国迫害:乱石、十字架、猛兽、炙热的铁椅,不但没有消灭掉基督教,反而造就了控制整个中世纪的基督教时代;更新教(Protestant,即新教)对天主教的改革要求,同样地引来了罗马教会的火刑柱侍候,却也无法改变新教整个地从罗马天主教会分离出去的结果;等到新教加尔文(Jean Calvin)在日内瓦取得神权统治地位后,再一次地,对「异端」(heresy)的迫害仍未止息。

「正统」与「异端」的战争不仅限于基督宗教,但是,「异端」的名词与定义却是由基督宗教而来。「异端」这一词语的位置本就是由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来决定的,其论述内容也是由「正统」来界定的,因此,当昨日的异端今日的正统时,对持不同观点的信仰与解释是否仍旧又是以「异端」之名来加诸其身上,成为新一轮的「宗教迫害」呢?

而且,宗教改革的因素中,各国之间,以及各国与罗马教皇之间的政治角力也是其一,而这一点经常在宗教层面的讨论时被淡化、忽略,因为,整个对「异端」的迫害是那么具有争议性、那么具有戏剧性,以致于使教皇、各国君王在统治权、领土等各种利益的明争暗斗都黯然失色。

从宗教的立场,真理之辩不可不明,因为这涉及到非常根本的「正信」的问题,然而,也许在面对改革、反对、不同解释的「异端」之声时,我们能采取不是火刑、乱石、野兽的压迫形式,也不是谩骂、谴责、污蔑等侮辱形式,而是透过理性的沟通与辩论来取得对某种「暂时性」的真理的对话形式。

这一结论是多么地老生常谈、人云亦云,早期宗教改革家都强调宗教法庭的错误,但之后,新教对「异端」的审判仍未停止。在今日,对「异端」的惩治以另一种形式出现,那就是目前方兴未艾的基督宗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战争。再一次,大写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偏见与野蛮,并没有因为历史的教训而有太多的长进。

《殉道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