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有个九斗村,约略在县道114115及台31之间,参考文献资料,清乾隆年间,因当时的罗姓地主为人仁慈,每年都只有象征性的向佃农收租谷九斗,因而为庄名,称为「九斗村」,社区居民以客家族群为主约占80%。

今日至此只想利用琐碎时间转转、拍几张相片,不想花太多时间研究人文历史。自中央大学出发,穿过校园,从后门出,6.5公里的市区衔接道路,不得不走。当穿过台66快速道路桥下涵洞,进入九斗村。

经过社区再造后的村落仍以农业为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青绿的稻田。

即便现在是午后14:30,仍然觉得很值得。感觉不输南坑路的稻田。

九斗有机休闲农场,占地很大,但限团体,且必须预约。

九斗村345邻

当由村内主要道路穿过与桃园大圳平行的345邻时,在艳阳下更显亮丽的阿勃勒,立马吸引了我的目光。

成排的阿勃勒,发现至宝。这样就毋须刻意前往黄金小镇啦。 (可惜的是电杆尚未地下化)

再往前,一栋别墅前的凤凰花开得真好。 

猛一回头,哇,好大一尊,是啥?

五榖神农大帝

1992年长祥宫以信众捐献的3000万元完成了一尊高20公呎的神农大帝青铜像,安置在14公尺高的楼基上,一尊五谷爷的神像高达34公尺,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一尊青铜制神农大帝神像。

没新鲜事了,直接前往范姜古厝吧。

新屋乡农会前暂歇

范姜古

新屋乡的范姜家族聚落共留存了五栋古厝,范姜老屋群中的范姜公厅于1985年(民国74年)8月19日经内政部评定为第三级古迹,是新屋区最珍贵之古宅。(客语「公厅」指祭拜祖先的祠堂。)

范姜古厝第一栋 范姜观音寺

范姜观音寺原址是第一栋范姜老屋,也是范姜家族最早的公厅之ㄧ。

范姜古厝第二栋

范姜古厝第三栋

范姜古厝第四栋

范姜古厝第五栋 范姜祖堂

回程在市区人工步道内的小确幸

离开市区回程,准备前往最后一处标的 九斗豫章堂,但又未依规画路线走,所以才能发现九斗村70余岁的大榕树。

赞禧之木

九斗豫章堂

拍完照,启程返回,其实九斗村还有些地方可以去看看,如九斗示范农庄、九斗桑海田园,当然跨越县道115进入埔顶村,有座活力健康休闲农场(适合小学生),至于南非餐厅的美食,只有一个字 赞啦。

离开九斗村,回到中央大学,因正值毕业季,穿著各式学士服的大四学生统统出笼在拍照,到处都是笑声,感觉很幸福,算算时间,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呵呵。

凡骑过必留下骑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