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鄭和下西洋,即使明朝的國力之舉,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明朝時起,我們中國與西方世界同樣是航海大國,而我們中國的出海,卻是友好的交往,而西方初始航海做的卻是海盜般的行徑,那就是殖民他人。

西方殖民者,在世界各地植民,那是他能科技和社會發展的結果,當他們的經濟進入了工業化的時候,他們一方面商品過剩,一方面急需物質的來源,原材料的來源和商品的傾銷地。

那麼什麼是殖民地呢?

還在殖民地出現之前,首先出現了一個殖民者,這些殖民者大都來自歐洲的發達國家,早在15世紀初,在歐洲的一些航海比較發達的國家,開始在海外尋找他們,他們用槍炮征服了那裡的居民,掠奪那裡的資源,甚至用綁架的方式把那裡的居民,像牲口一樣販賣,從而獲取高額利潤,被殖民者踐踏的地方就是殖民地。

而同樣也是在15世紀初,大明朝的皇帝明成祖,派鄭和航海遠洋到南洋和非洲地區,而中國人的航海,並非去發現和佔領海外領地,去奴役那裡的人民,而是去經商互通有無,與那裡的人民建立友好的關係,中國人的善意之舉,深受當地人的歡迎,這就是中國人的善良仁義之本。

從鄭和下西洋開始,我們中國的百姓開始移居東南亞一些地區,你那裡的原著居民和睦相處,在那裡繁衍生息,把我國一些農業手工業的先進技術傳授給他們,同時我們也得到了應有的財富,這就是我們中國,早期互惠互利的國際關係政策。

而我們的祖先為什麼沒有像西方那樣,一去到那裡殖民呢?掠奪那裡的資源呢?

這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具有人義道德之心,廣交皆友之本。

勤勞善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問鄭和為什麼沒有開拓殖民地,就好像問你的父親當年為什麼沒有多買幾套房現在成為億萬富翁一樣。

拿著今天的標準衡量古人的需求,這不僅僅是歷史虛無主義,更是沒事找事的扯淡!只要鄭和腦袋沒坑,就一定不會去發展殖民地去。

為什麼這麼說,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殖民地是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

殖民地自古就有,指的是受宗主國的經濟剝削與政治奴役的國家和地區。在古代西歐,希臘就曾才地中海沿岸開拓大量殖民地。但今天的殖民地特指資本主義時代,主動在海外開拓的為宗主國提供資源和市場的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領土被侵佔、喪失了主權和獨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完全由資本主義強國統治和支配。

因為本國的資源和市場難以滿足自身發展需要,所以資本主義國家要對外開拓。可以說:

殖民地的產生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發展密切關聯。

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小農經濟發展模式,在長達數千年的發展中,從來嗎,沒有產生資本主義的條件,所謂的萌芽也只是看到一絲亮光而已。

小農經濟,以家庭為單位,以自給自足的生產模式為基礎,組成了龐大而穩定的封建帝國。

因為完全可以自給自足,這些從事小農經濟的底層民眾習慣了安土重遷,根本就沒有動力離開自己的土地,到海外開拓殖民地的慾望。

難不成,你要去鳥不拉屎的大洋彼岸種糧食,然後費盡心思把糧食運回本國,鄭和是瘋了嗎?

因為小農經濟時代沒有向外開拓的願望,所以鄭和不可能在海外開拓殖民地。

2、我國曆來沒有主動向外開拓的傳統

我國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不曾斷裂的文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明形式。

相比於周邊的文明,我國的文明程度要遙遙領先。這決定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要遠遠領先於周邊的國家和地區。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封建王朝向外開拓殖民地,就意味著放棄自己優越的生活條件,去貧困地區跟當地人搶飯吃。今天的很多人,尚且不願意離開東部到中西部發展,在輝煌的古代,又怎能去周邊的國家和地區開拓殖民地呢?

鄭和,是去貿易的,不是去扶貧的!

既然我國沒有向外開拓的傳統,為何我國的版圖逐漸擴大呢?這是因為我國不斷遭受到外來勢力的威脅。前面說過,小農經濟時代,我國沒有對外開拓的慾望。但是周邊的游牧民族有搶劫中原的慾望,在他們瘋狂的搶劫下,中原王朝不再忍氣吞聲,被迫發起大規模反擊作戰,擊敗游牧民族,將其土地納入版圖中。

漢朝開拓西域就是這樣的歷史背景。

而除了被動反擊,歷史上的少數民族也有成功擊敗中原王朝的案例。但是因為其文明程度落後,擊敗中原王朝後又不得不使用先進的中原文化,比如元朝、清朝,這使得我國版圖再度擴張。

鄭和下西洋時期,明朝並未收到海上的威脅,所以鄭和沒有理由佔據這裡。舊港宣慰司也只是明朝在海上通道的一個據點而已,和殖民地還不是一回事!

3、鄭和有更重要的使命

鄭和艦隊很強,但很強的不一定都是軍隊!

什麼意思呢?鄭和率領的不僅僅是一個和外夷貿易的商船隊,更重要的是,鄭和需要保證自身安全,清除沿海的強盜等維持航路暢通,最重要的是要通過龐大的軍容展示給外夷,使其真正臣服於強盛的大明!

說白了,這是個大明王朝的面子工程。

所以像搶奪人家的土地,和外夷斤斤計較的行為,明朝是看不起的,更是不會去做的!畢竟老虎不會和兔子去搶胡蘿蔔。

一直以來,我國封建王朝都以天朝上國的姿態開展對外交流。因為國土廣袤,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封建帝王不再滿足於向外要土地要人口,而開始追求更高水平的目標,比如萬國來朝。這種思想最早從齊桓公時代開始,一直到明朝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

再說了,此時的殖民地,除了能給明朝帶來巨大的負擔,還能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收益呢?

這一點,朱棣拎得清!

最後,鄭和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那就是尋找建文帝,毫無疑問,這比開拓幾塊破地更有吸引力!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場海上運航活動(網路配圖)

為什麼鄭和船隊,沒有像西方國家建立海外殖民地?我們不妨從他的官方身份了解起。

鄭和(1371年-1433年),公元1405年7月11日大明朱棣皇帝命正使鄭和,副使王景弘率眾二萬八千餘人出使西洋。

(網路配圖)

大家請注意正副使的官品和職務,正使鄭和為內官監太監,官居四品,「欽差兵太監」軍銜;副使王景弘太監,南京監國。而前後時代的哥倫布、達伽馬等是沒有官方身份和政府資助。

(網路配圖)

中國戰略文化傳統一直存在兩個主流王道與霸道,《永樂實錄 卷一百一十九 》:明成祖曾說:「朝廷取四夷,當懷之以恩。今後朝貢者,悉以品級賜齎,雖加厚不為過也。」鄭和下西洋正是王道的所體現,而西方航海建殖民統治是霸道。中國和平崛起正是新時代的鄭和下西洋!

(網路配圖)

如有不妥,歡迎大家圍觀!


鄭和不過是下西洋活動的執行者,所以通過考察他的想法來推測這場航海活動的動機是沒什麼用的,真正要好好琢磨的是他背後的那位決策者——明成祖朱棣。

朱棣為什麼要派遣船隊下西洋?這個問題已經困擾史學界多年,大家基本也只能給出一些推測,而透過這些動機的推測,我們也能大體了解鄭和船隊如此厲害卻最終未能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原因了。

首先,有一種流傳已久的說法是,朱棣是派遣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據稱當時朱棣攻破南京後,卻怎麼也找不到建文帝的屍體,於是便懷疑他經由密道逃脫,遂派遣鄭和以出使西洋的名義尋找失蹤的建文帝,以避免他在海外繼續謀求東山再起。

當然這種說法傳奇色彩比較強,多數人對此都是一笑了之,也有人對此半信半疑。如果這種推測為真的話,那麼鄭和船隊就真的沒必要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了,畢竟老闆給他的任務就是尋找建文帝。

比較靠譜的一種說法是,朱棣是為了通過下西洋的活動去消除蒙古帝國對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影響,重塑中華帝國以及他自己在亞洲地區的宗主國和正統性地位。

為實現這一目的,朱棣採取的手段是:派遣船隊出使西洋,給予他國對華貿易的特權,接著便以絲綢、瓷器等珍寶換取他國物資,以此來利誘他國向明朝納貢稱臣。如果他國拒絕納貢稱臣,甚至陰謀攻擊船隊和使者,船隊便會毫不留情地對之進行打擊,以此來威逼他國向明朝納貢稱臣。

而西方之所以會發展殖民地,是為了要重新連接起因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而中斷了的東西方貿易,以便滿足當時西歐各國宮廷對黃金、香料等財富的需要。所以,對於朱棣來說,只要海外諸國同意對明朝稱臣,並認可了明朝的宗主國和正統性地位就夠了,他本人沒有必要通過掠奪他國財富和土地去滿足宮廷奢華生活,更無需刻意去發展對外貿易,所以他也沒有對外擴張並建立殖民地的慾望。


感謝邀請!

明朝朱棣時期鄭和七下西洋,傳說是為了尋找建文帝,我倒不覺得建文皇帝能夠跑那麼遠。我認為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三個:

第一,揚威海外以燿中國之強。經過元末明初的幾十年動亂後,中國在海外的存在感日漸薄弱,而作為一個傳統的帝王,從小聽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長大,在完成了明朝「遠邁漢唐」的成就之後,如果不讓其他國家知道,怎麼顯示自己的文治武功。而如果把這些國家進行了殖民,那就相當於是自己國家的領土,也就更不需要去耀武揚威了。

第二,重新構建自從宋元以來逐漸消亡的儒家朝貢體系。在唐朝時期,傳說長安街上朝貢的外國使臣都站到了街尾。而到了宋朝,因為國力薄弱,而且自己還得給別人上貢,傳統的藩屬國逐漸消失。到了元朝,直接就把這些藩屬國納為了自己的領土,就更不需要朝貢了。所以自唐朝以來的朝貢體系漸漸消亡,而朱棣主張下西洋正是懷著這樣一個目的,告知海外諸國,中國如今很強大很富有,快來朝貢吧。所以出於這樣一個目的,朱棣是不可能在海外構建殖民地的。而且在海外建立之一個不在自己掌控範圍內的勢力,除非其在今天,否則沒有皇帝願意去做。

第三,大力打擊宋元以來海貿發展勢頭較大的私人力量,或者世家。在宋朝以及後來的元朝,都是不禁止私人商貿往來的,所以東南沿海,特別是福建,浙江等在海外商貿的發展上有很多實力強大的世家。而在朱元璋登基以後,為了打擊這股力量就下令片板不得入海。私人海貿被禁止了,可是卻也沒有了利益,也收不到稅。對此朱棣便將這些私人力量整合到一起,以官方的形式進行重組,當然,在重組後因為背後的老闆變了,所以目的也要變,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下西洋。

朱棣要求下西洋目的,並不是去發展貿易,攫取利益,這也不符合儒家的治國思想。而且中國自古以來,陸權思維都佔據著絕對的地位,即便到了如今,還是有很多人都抱著陸權思維不放。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去海外殖民無異於天方夜譚。還有就是,中國歷代以來最大的威脅都是在北方,而對明朝尤其如此,北方的蒙古始終是心腹大患,這種條件下也不會去把心思花在開拓其它土地了。


不邀自答。

這個問題的核心問題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有沒有海外殖民地。

對於殖民的概念,其實我也印象不深。我記得有三點:一、種地收穫。二、有專業管轄。三、有稅收。其中有種地是關鍵因素。電影<火星救援>有這個描述,海外種地是關鍵因素。

中國人有沒有海外種地呢?一般人不知道,我說說吧。其實中國不僅有海外種地,而且時間很早,宋朝人們就吃占城稻,就是越南的稻米。此外大明朝開疆拓土,種地何止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都有中國人身影,最遠可以看到的是非洲,他們已經承認是鄭和軍隊的後代。不為所知的是美洲也有種稻米的印第安人,和美洲人明顯不同,有考證也是明朝中國人後裔。

去非洲好理解,去美洲幹嘛了?其實說出一件事大家就明白了,去找朱允炆。以鄭和艦隊的實力,能到達美洲嗎?其實最不缺的就是信心,中國人為了皇命肯定去干。到達美洲應該不成問題,問題是回得來回不來?美洲可沒有大明的中央集權,物資不夠,到了美洲的大明艦隊可能沒回到中國,所以中國史書記載很隱晦。但是美洲很多證據表明,中國大明時期有人到過美洲,比如簡體中國字。

大明朝的偉大就在這裡,因為大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海權國家,而且海外殖民地勢力龐大。具體體現為:

1、糧食大量海運。中國人自己種地早就養活不了自己,若沒有還在殖民地,人口和俄羅斯奧斯曼土耳其蒙古差不多,不說別的,吐蕃就想侵略中國。正是龐大的人口,讓別國不敢輕言戰爭。

2、海外管轄。大明的太監是到過海外島收稅的。菲律賓的西班牙總督就是因為記恨中國太監,屠殺過中國人,而中國大明沒報仇說的就是這個事。東南亞屠殺海外華人,最近是1998年,最遠可追溯到明朝,這是一個歷史問題。

3、海外貿易。以糧食和不太知名但是很重要的香料為首的貿易,是當時東南亞貿易主流。當時全球小冰期,全世界沒糧食。歐洲沒吃的,在美洲挖銀礦的西班牙人餓的吃老鼠。東南亞糧食貿易不僅給中國,也給走投無路的歐洲人一口飯吃。歐洲人在歐洲也活不下去,不如來亞洲,至少能吃飽。再加上歐洲先進的工業文明,比如蔗糖釀酒等很多工業,給歐洲帶去大量貿易利潤。而中國貿易利潤有什麼?想想魏忠賢時代是哪個皇帝?中國知名的天啟皇帝,木匠皇帝。中國當時在魏忠賢的調整下,全國大規模開展工業,主要就是出口。中國的絲綢茶葉和瓷器,都是這時知名的海外貿易產品。天啟皇帝最後死在哪裡?死在船上。船意味著什麼?對於國內文人是奇技淫巧,對於西方人是征服大海的利器。當參觀外國博物館,看到外國皇帝的玩具,都是刀槍劍甲,中國文人不害臊嗎?這個方面中國唯一能與之一比的就是天啟皇帝,他的工業技術造詣是中國歷史工業技術頂峰,他本人是工業技術集大成者。這個形容不誇張。

天啟皇帝時期的東南亞貿易非常有特點:來自大陸的工業品換取東南亞的糧食,並且有大明管轄,並且有中國特色的商業體系。這個時候,東南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算不算中國殖民地?

我認為算。

此時雖然世界小冰期,歐洲打的一塌糊塗,但是大明安居樂業,沒什麼農民起義,這是崇禎朝比不了的。此時大明對大清是戰略壓制,對蒙古遠交近攻,順風順水。

影響殖民地還有個因素,就是第4個因素:時間。這很好理解,比如日本侵略中國十四年,中國是不是就是日本殖民地?不是,因為我們中國打贏了。按照國際慣例,應該是100年。遺憾的是,天啟皇帝在位22年。後來崇禎朝一開,海上就只剩下鄭芝龍的水軍力量了。後來大清佔據中華,這些海外飛地自己成立蘭芳共和國,不到100年。

但是大明走海的思想還是很重的,因為明承宋制,特別是大宋有以海立國思想,中國只有大明繼承。最典型的就是陳忱先生的<水滸後傳>,典型的海洋立國思想。同期還有<鏡花緣>等非常明顯的海洋思想。

對於從萬曆朝到蘭芳共和國的終結,這一百多年的華人海外史的研究,雖然內容很少,其實意義很重要。因為當時這些人可都是純種漢人,比起什麼鮮卑匈奴等民族,這些海外好人血統和我們近多了。他們的歷史算不算中華的歷史?這是個問題。

這裡面包含許多課題。比如本題的大明有沒有海外殖民地?此外還有海盜的認識,航海國家普遍尊重海盜,比如英國,因為英國海軍就是英國海盜,類似的還有日本。鄭芝龍是海盜,也是大明總兵,所以他管轄台灣應該算是中國人統治台灣才對,荷蘭人是打退了鄭芝龍門人才佔領台灣。再比如經過幾代混血,東南亞很多華人後裔血緣離大陸比較遠了,他們算是華人嗎?中國應該保護他們嗎?特別是有1998馬來西亞慘劇在前?再比如明末清初很多移民在海外,有沒有整村的移居?他們應該還保留中國大明風俗,他們算是我們中國人的什麼親戚?比如我就研究發展,泰國島上有個地方叫做勿洞,它的發音和大同很像,而且也是毛派研究基地。眾所周知毛派思想是中國人的思想,勿洞有沒有可能是姜鑲之亂後的大同移民?很多內容,值得我們研究。


原因很多,從大環境上講,當時明朝還屬於小農經濟,農耕為主,朱棣時期的大明缺的是人口,這是連年戰亂造成的,有地,種地的人卻不夠,所以當時的「短視」實屬正常,原因在於沒有需求。我們也沒資格要求古人能有現代人的發展眼光。真要是對土地的渴望,就象餓瘋的狼一樣,那什麼土地都能搶。

極度膨脹的自信心,看每年朝貢,大明給的回禮就知道,太大方了。維繫天朝的光輝形象幾乎讓大明變成了全世界人的衣食父母。而番邦蠻夷的地盤他們看得上么,別說君主了,就是小老百姓都能噴死你,「我跟你有仇是吧,跟野人玩很有意思是吧」遇見脾氣大的就是一頓毒打「敢拿大爺當傻子?!」。

鄭和下西洋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是賺錢,通過貿易獲取利潤。和西方人不同,歐洲只能靠搶,需要建立殖民地,而中國人有豐富的優勢資源和商品,通過貿易就能賺取高額的利潤,因此中國人更熱衷於和平貿易。

風險,絕對的風險,大明花掉無數銀錢開發出一塊處女地,比如澳大利亞,算算要多少錢,移民多少人口(本來就缺人口),要多少兵力維繫主權持久性,最重要的是......派誰去,或者說派誰去皇上能放心,除了自己以外好像誰都不放心,一旦割據一方的澳洲自立為王,那巨億的資金打了水漂不說,你打是不打?忍著?一群蠻夷看著呢,臉還要不要來著,好,打,軍費比開發費還貴,船吶,巨艦吶,補給,軍餉跟誰哭窮去。


謝邀。 論云:明鄭和之下西洋所以沒發展殖民 大抵圍繞明代政體所致 一為皇權集中之表現 一為文教不行之表現 一為帝王觀念之表現

永樂青花波濤龍紋爵杯 爵托盤

我國秦代到清 都處於一種帝制時代 這個時代皇權至上 並且逐漸集中 尤其是處於明代時期 皇權之至上 集中 亘古未有 這方面歷朝歷代都望其項背 按明太祖對各布政司行政機構的設立 幾乎犬牙交錯 明初各布政司的財政 刑法 軍政三權分立 又分設十三道御史 明太宗以後 又於布政使上設了巡撫 巡按以及總督 當戰爭時 又有督師 而巡撫 巡按 總督 都需要三品以上大臣會推 最終皇帝任命 並且巡撫等由中央下放 加都御史銜 巡撫一省或數州府不等 可見明代皇權之至上 政治體制之嚴格 加上那時候由於地理環境的偏遠 法令及政教的且顯得困難 所以 試想如果要去管理孤懸海外的那些島嶼 將是更為複雜 並且皇帝也難免擔憂他們割據而獨立 而且因為帝制體制下 不同於西方英法等國的政體 有鑒於此 明朝所謂的海外殖民不可能實現 這是明代政治體制所決定的不可能的一方面

並且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國家由於他們的政治體制允許 因為文藝復興 大航海時代的開始 他們需要開闢海道 獲取外來物質 他們所以開闢海道的目的 其實也就是為了搶掠 這與鄭和開闢海道是完全相反的一個態度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宦官傳·鄭和傳》謂鄭和之下西洋:「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明太宗像

我國家古時候大抵上並不重視海洋 通常持有的態度是認為「中國」以外 皆蠻荒之地 未服王化 更不必說如東南夷蘇祿等島國他們孤懸海外 所以歷朝歷代君主對於蠻荒之地大體上推行羈縻政策 明代繼承元代推行土司 又在東南亞設宣慰司 宣撫司 而並不直接插手其國內行政 更談不上派遣中央官員管理其民眾 所以 由此可以想像 明政府充其量不過在鄭和所到之處設宣撫 宣慰司而已 這是文教在「蠻夷」化外之地不行的原因 也是不需要殖民的原因 當然 這與不可能殖民有著一種不恰當的用法 所以只是順道指出 自認為具有禮儀之邦的天朝上國不需要到海外「蠻荒之地」殖其民

明宣宗《秋塘群鷺圖歌》《秋塘群鷺圖》

又因為明太宗自己推行的政策來看 他認為:「帝王居中,撫馭萬國,當如天地之大,無所不載。」(《大明太宗實錄·卷二十四》)「永樂時,成祖欲遠方萬國無不臣服。」(《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列傳第二百二十·西域四》)所以 一位想擁有如此成績的帝王 是不屑於侵佔「蠻夷」那無用之地 而是令他們自治 設宣慰司等機構 在名義上臣服於大明 奉為宗主 因為帝王需要德育天下 並且從《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列傳第二百二十·西域四》可以看出明太宗的本意 即:「自成祖以武定天下,欲威制萬方,遣使四齣招徠。」故而「西域大小諸國莫不稽顙稱臣,獻琛恐後。又北窮沙漠,南極溟海,東西抵日出沒之處,凡舟車可至者,無所不屆。」 所以這也是下西洋而殖民一說為何在明代行不通的原因之一 也是明太宗的觀念決定下 不可能殖民的一方面原因


這樣的疑問實際上與東西方文明之間的差異有直接關聯,與鄭和下不下西洋關係不大。中國是農耕文明的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是土地,能夠守望田園,便足以立身,最大的心理預期就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因此追求的是順天應命、國泰民安、辛勤耕耘,基本生活資料又以素食為主,天然地抗拒血腥殺戮,代際之間的文化傳承原則是耕讀持家,從情感上蔑視掠奪性的技藝,這樣的文明傳承積澱下來的民族性格本身就不具備侵略性。

而使用戰爭手段的最大目的就是為了守土和消除周邊的不安定因素,反而因為擔心戰爭誤了農時會有生存危機,所以具有守成、本分,厭惡戰爭的性格特徵,即便以戰爭手段佔領了別的地區,也以付出為代價實行文化同化,以降低蠻性,使化外之地感受天朝恩露,從而減少威脅,並非將其變成為自己勞作的奴僕,而這樣的目的是需要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成本的,所以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不願意背負,大多視為蠻荒之地,很少主動發動戰爭。

由於受自然條件、生產能力以及人口稀少的限制,帝制時代的統治者們大都對領土擴張的願望並不強烈,只是在精神上享受威服四海而已,對於不具備農業生產條件的地區,基本沒什麼興趣。中國歷史上領土擴張願望比較強烈的朝代,是元朝和清朝時期,因其出身於游牧民族,對擁有廣闊的牧場有著天然的慾望,所以在其入主中原的初期階段,多有實質上擴張疆域的行為,在逐步被農耕文明同化後,又一度恢復原狀。

農耕文明條件下,民眾的對外交際以相互學習、交換農藝經驗為主,有時候也帶有分享豐收喜悅的炫耀,以最大程度地滿足普天同慶的感恩心態,這種交往以感情聯絡為目的,並非要獲得具體的利益,人情往來是構築社會文化的核心。

中國歷史上對外交往比較頻繁的時期,大都與商業發展有關,如漢唐時期的絲綢之路,與此相關的戰爭行為主要是維護商路通暢,對西域地區的政治控制,只是在名義上納入了國家版圖,但獲得的實際利益十分有限,大部分時候還要給予高額的回報。所以到了宋、明時期,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西域的戰略價值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明朝大多數時候以嘉峪關為界控制疆域,而完全放棄了對西域的控制,就是農耕文明的典型思維。

而西方文化是以商業文明起源的,商品屬性本身就帶有侵略性,實現商品價值最大化的途徑就是擁有更多的市場和壟斷,所以其擴張殖民地是由商業行為的本質決定的。對於鄭和下西洋來說,其肩負的使命就是宣威外藩,附帶有通暢商路的目的,即便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條件下,鄭和也不可能超越文化局限發展殖民地的,皇帝朱棣也不會有這樣的自我覺悟,葉落歸根的文化訴求使絕大多數中國人最終都會選擇家園熱土,而不是漂泊在外,這是由農耕文明塑造的民族性格決定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