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國資獵手”方威變成了扶危濟貧的“方大善人”,方大系的資本運作,卻依然不改往日雷厲風行的風格。


2月份連拉三板中興商業,5月15日再度錄得一板,或源於隔夜的一則消息。

 

5月14日晚間,中興商業公告稱,遼寧方大集團“基於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同,爲增強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向方大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外股東,要約收購股份2790.0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要約價格爲10.75元/股。這一價格,較5月15日收盤價10.31元,依然高出4.2%。

 

今年4月,方大集團成爲中興商業的控股東,在執掌中興商業僅一個月後,方大系就將鞏固股權的計劃提上日程。

 

事實上,近年來方大集團一直在大舉收購重組國企,這一方式對於方大集團來說或許早已熟悉。

 

//
“低價”入主中興商業混改?
//


4月10日,遼寧方大集團完成股份過戶,成爲中興商業的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

 

3月29日,中興商業公告,控股股東中興集團書面通知,中興集團向遼寧方大集團擬協議轉讓其所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8091.17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9%,轉讓總價爲5.29億元。自此,擱置了5年的中興商業混改,似乎宣告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5.29億元的價格,似乎比起5年前中興商業啓動混改時的總價格低很多。

 

中興商業於2014年8月19日停牌籌劃重大事項。2015年1月4日,根據瀋陽市國資委批覆,決定終止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宜,並啓動中興商業集團改革重組工作。

 

在2015年5月8日的公告中,確定上海浙業投資有限公司爲本次股權轉讓的擬受讓方。而根據計算,上海浙業投資有限公司將以9.36億元拿下中興商業的控制權。不過,最後中興商業接到中興集團轉發的瀋陽市國資委《關於終止中興商業股份轉讓工作的通知》,內容爲“經研究,決定終止本次中興商業29.95%國有股份轉讓工作”。

 

而據當時上海證券報消息,國務院國資委明確定性,這是主觀故意出賣國有資產,致使國有資產流失。有說法是,中興商業現在的合理估值應是售價的十餘倍。

 

可以對比的是,4年後,方大系入主中興商業,轉讓價5.29億,僅爲當初的一半。

 

也是在2014~2015年,盾安系和大商系競爭舉牌中興商業曾鬧得沸沸揚揚,似均想在混改中拔得頭籌。

 

2014年年初,“盾安系”旗下杭州如山創投通過二級市場,在短短四個交易日內,合計買入中興商業2800萬股流通股,佔其總股本的10.04%,成功舉牌中興商業,併成爲中興商業的第二大股東。

 

同年6-8月,大商系旗下的大商管理通過二級市場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裏,便搶下中興商業15%股權,成爲公司第二大股。

 

在公佈2019年一季報中,大商系和盾安系依然是中興商業的十大股東。大商系的持股比例爲16.92%,盾安系的持股比例爲6.05%。兩者合計持有22.97%,但較目前方大系持股比例仍然偏少。然而2+3>1的可能性,似乎也是方大系出手要約收購的動機。



公開資料顯示,中興商業原大股東是瀋陽中興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屬於國資控股。其主營業務爲商業零售,包括百貨、超市、網絡購物平臺等、主要分佈於瀋陽市核心商圈。根據年報顯示,近5年來,中興商業的業績並不太大起伏,2014-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爲31.3億、27.7億、24.4億、24.6億和25.5億,同期淨利潤爲8369萬、6987萬、8867萬、8458萬和9029萬。

 

//
國資獵手的悲喜人生
//


上世紀90年代的草根富豪迅速累積財富的方式,無外乎兩種,要不是對經營不善的體制內企業進行的私有化改造,要不是通過信息不對稱賺取差價。

 

方威則是兼而有之的“神童”。

 

1991年12月,方大集團的原點,由方威父親創辦的螺母廠,在方家與鄰裏鄉親的東拼西湊中籌齊啓動資金。從小喫百家飯長大的方威,在18歲的年紀在撫順新鋼擔任學徒。

 

幾年時間中,撫順新鋼因鐵礦石價格接連下挫,欲出售鐵礦抵債。這時候年輕方威展現出了驚人的眼光和魄力,力主收購了該處鐵礦。隨後,鐵礦石價格在一年內翻翻,方威則藉此實現了原始累積。

 

2002年,方威瞄準了經營不善的撫順炭素,通過注資的方式實現了國有資產的民營私有化。而方威也那時候纔不到30週歲。

 

隨後的三年裏,方大集團先後重組了萊河礦業、瀋陽煉焦煤氣、成都蓉光炭素、合肥炭素等公司。據資料顯示,到了2005年年末,方大集團擁有總資產13.95億元,當年淨利潤2769萬元。

 

2006年,撫順炭素成爲了方威在資本市場上的旗艦,方大炭素的核心資產之一。憑藉股權分置改革+無現金資產重組,方威實現了借殼海龍股份並置入炭素資產的一系列針對上市公司的改造。當“方大炭素”的名字取代海龍股份成爲資本市場的明星時,方威年僅33歲。

 

2009年,36歲的方威瞄準了更大的改制對象。當年7月,南昌鋼鐵廠藉助旗下上市公司南昌長力鋼鐵(長力股份)發佈公告,江西省冶金集團擬通過轉讓南昌鋼鐵57.97%股份實現國有股改制。而即使是在股權分置改革的是非對錯佔據頭版頭條的那些年中,南昌鋼鐵向方大集團的讓渡,也引起了市場的強烈關注。通過“巧合”競購條件設置,方大集團以民營企業的特徵,加上其他民營鋼鐵無法企及的讓渡方資產負債要求,從寶鋼、華菱鋼鐵手中奪食南昌鋼鐵。

 

在收購海龍科技和南昌鋼鐵之後,2011年,方大集團又收購了東北一家進入破產重組程序的國有上市公司*ST錦化,後更名爲“方大化工”。2012年,在江西省政府的推動下,方大集團將江西九江萍鋼納入麾下,通過資產重組成爲控股股東。

 

但是不久之後,方威開始陷入麻煩。

 

2014年6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顯示,遼寧省人大常委會罷免了方威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職務。彼時媒體報道,方威因受到前江西省省委書記蘇榮貪腐案的牽連,已經失聯超過1個月時間。在幾天的消息發酵之後,方大系三家上市公司方大炭素、方大特鋼與方大化工同時發佈公告,稱方威本人確被革名人大代表,但因方威本人不在上市公司任職,故不影響上市公司正常運營。

 

對於失聯的傳言,上市公司出具了控股股東方大集團的函告,稱方威並未失聯。

 

拔出蘿蔔帶出泥。雖然覈實後的方大收購南昌鋼鐵並不暗示方威與蘇榮貪腐案件的直接關聯。但在2017年,前江蘇省國資委黨組書記李天鷗因濫用職權受審。而審判書顯示,李天鷗在擔任江西省國資委黨組書記、主任、省國資委南鋼公司改制重組領導小組組長期間,濫用職權,使得方某集團低價受讓了南鋼公司57.97%的省屬國有股權,導致特別重大的公共財產損失。

 

//
風波之後
//


方威似乎從不喜歡拋頭露面,而他的人身自由被曲意解讀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方威在蘇榮落馬後很久一段時間都沒有露臉,只在官網留下了《不允許集團員工參與邪教》的新聞。直到2015年4月,整整過去快一年時間,“方主席”的名字,纔再次出現在方大集團的官網上。

 

2015年3月,方威利用10天時間,到所有方大集團主要子公司“視察”了一遍。方威表示:“各企業要堅定不移地堅持聽黨的話、跟黨走的政治方向,堅持依法辦企,依法興企;努力爲員工謀福祉。”當年10月,方威“抽出時間”回到方大特鋼(即原南昌鋼鐵)所在的江西,指導方大特鋼的定點扶貧行動。

 

而在過去的四年中,國資獵手方威,儼然變成了“方大善人”。

 

2018年春節前後,方威的“厚愛”,已經藉助方大系鈔票牆發獎金的視頻,出現在了社交媒體之中。

 



2018年2月9日,方威在集團總部會見了蘭州市委市政府考察團一行,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在肯定了方大炭素(旗下子公司蘭州炭素爲蘭州納稅大戶)在蘭州的貢獻之外,特意提出蘭州市醫療資源匱乏,希望方大集團“自身優勢積極投入到蘭州醫療事業建設中”。

 

而方威表示,方大集團的醫藥板塊“是非盈利性的,是爲人民服務、是爲了落實黨的精神。”

 

可有意思的是,就在幾天會晤之前,方大集團便已經買入東北製藥6.86萬股股份(未披露)。此後4月份,遼寧方大參與東北製藥混合所有制改革,認股7510萬股,持有13.20%,似是對進入醫療領域早有預謀,也並非如前所述“是非盈利性”的。

 

(遼寧方大入股東北製藥時機與價位近乎完美)

 

2018年4月的方大集團年度會議上,方威還道出了,“2020年之前,全方大集團沒有一個貧困員工和家庭”“等我老了幹不動的那天,整個方大集團捐給黨和政府”。

 

而在資本市場上,方威的角色,從國資獵手開始,似乎在向國資救星的方向靠攏。

 

今年4月30日,北方重工利完成司法重整,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爲北方重工第一大股東。而在完成北方重工重組之後,方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爲北方重工基層員工加薪50%。

 

而在此前的中興商業混改落實後,方威第一時間召開了幹部大會,特意強調:“在遼寧省委、省政府和瀋陽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依法依規成爲中興商業第一大股東”。

 

//
國資獵手重新啓程
//


事實上,對中興商業的收購,或許只是方大系剛剛吹響國資重組號角。

 

根據天眼查的信息顯示,方大系已經聯合國資成立了瀋陽盛京方大混改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該基金的股東分別是遼寧富安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江西方大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萍鄉萍鋼安源鋼鐵有限公司、上海滬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瀋陽盛京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瀋陽盛京安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滬旭投資和江西方大鋼鐵實控人是方大集團的實控人方威,萍鄉萍鋼也是方大集團控股的公司。而瀋陽盛京資產管理公司和瀋陽盛京安匯資產管理公司則是瀋陽市的國資控股。

 

近年來,方大系在瀋陽已經展開了一些列的國資收購。

 

2018年,東北製藥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大系通過購買非公開發行股份、集中競價交易等方式四次變更持股比例。

 

實控人變更前,東北製藥集團持有上市公司 17.54% 股份,瀋陽盛京金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 3.48% 股份,東北製藥集團和盛京金控的最終實控人都是瀋陽市國資委。

 

而在今年3月,方大集團在入主中興商業的同時,確認並承諾,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北方重工司法重整,一次性向北方重工投資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且持有不高於重整後北方重工42%的股權。

 

據悉,這一系列收購是得到瀋陽市政府認可的。方大集團官網介紹,周波副書記充分肯定了東北製藥實施混改以來取得的顯著成效。

 

這種認可或許是基於方大集團過往對國資重組的“豐富經驗”。

 


2018年初,西寧特鋼公告稱,公司的控股股東西鋼集團與方大集團籌劃重大事項,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自2015年以後,西鋼集團已連續三年虧損。由於生產成本提高及財務費用高企,2017年淨虧損約7億元。眼看方大集團又要重演曾多次上演的“蛇吞象”。然而半年後,這場收購卻意外落空。

 

落空的或許不只是對西鋼集團的重組。2018年12月西林鋼鐵被建龍集團收購,有媒體報道稱,方大集團曾“半路攪局”,不過最終並沒有攪局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