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art's Sister (法: Nannerl, la soeur de Mozart 中: 莫扎特和他的姊姊) 这部2010年上映的法国电影,虽然中文译名为莫札特和他的姊姊,但只有莫扎特的姊姊是重点而已。Mozart's Sister      

 

音乐史上耳熟能详的天才儿童Wolfgang Amadeus Mozart 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却很少人知道他有一名长他四岁半的姊姊,Maria Anna Mozart,小名为Nannerl (娜娜)。同样是从小就显露音乐天才的女生,却因为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重视,以及莫札特爸爸对于沃夫冈的宠爱及过度重视,Nannerl过人的音乐才能自小就被压抑,只能是沃夫冈的陪衬,活在弟弟的阴影里,音乐上的天份也不受父亲的重视和支持,就这样抹灭了极有可能是音乐史上第一位天才女音乐家诞生的可能性,实在是非常的可惜。

 

这部由法国导演所制的电影,一半是娜娜的自传故事一半又像是剧情类的影片。影片中当然充斥了大量的巴洛克音乐,或许该说类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毕竟为了剧情需要,许多配乐听起来不完全照巴洛克音乐的规则所编,但华丽繁复的音乐质感仍然是不变的,非常推荐它的电影配乐。说是半自传又半剧情类的内容,主要是因为电影本身就是在叙述娜娜一生的故事,特别著重于和沃夫冈及家族在欧洲巡回演奏时期,因为娜娜一直都不是父亲关心的重点,也没有弟弟那般的名气,当然关于她的故事相形之下就平淡了许多。除此之外,事实上,因为沃夫冈的生平及音乐太过于受到重视及后世的关注,对于姊姊娜娜的一生和音乐创作对大家而言几乎是个谜。电影因剧情需要,添加了许多对于娜娜生平的想像情节,以增加故事性,然而许多次,就在我总觉得会有些事会发生在娜娜身上时,事情却又平淡无痕的划下了终点,让人有种故事没说过瘾和透彻的感觉,但同时也再次让我感受到法式电影的风格就是如此。总觉得故事想说些什么,但却又好像没有特别什么重点的感觉,又经常结束的有点莫名,让你感觉故事想告诉你的东西是一种感觉,拍摄的手法是很细腻的,是要好好再思考来体会,但许多时候也会有这个电影不知所云的结论。法式风格可能大抵就是如此吧!

 

影片里,其实处处都可以发现娜娜的音乐才能大部份的时候都被父亲所压抑,更由于社会风气的缘故,父亲不愿意教导娜娜如何写曲,即时娜娜恳求父亲让她旁听弟弟和父亲所学习的作曲课,仍然不被父亲所同意,当然父亲也只在乎沃夫冈的名气和音乐表现而已。甚至,也不许娜娜继续练习小提琴,搬出了小提琴不适合女生学习更多这样的理由。然而娜娜对于这样的社会风气压抑并没有打消她内心对音乐作曲的欲望和激情,因缘之下她仍然偷偷找到方法学习音乐作曲,努力创作出许多动人的音乐,无奈的是却因为最后在情感上的心碎,而决心把所有的创作乐谱付之一炬。同样的,历史上,也有留下娜娜曾经创作音乐的蛛丝马迹,然而却已没有任何一首流传下来。而就此以后她的人生算是归于平静,一心辅佐父亲和照顾家里而已,这样压抑的人生中最令我最稀嘘的是她的晚年,让人不禁惋惜如此大好才能的一位女性,最终却只有如此结局。我完全是个女主义者啊~

 

我很喜欢饰演娜娜的女演员 Marie Féret ,非常优雅且美丽,虽然莫扎特家族是奥地利人,但剧中的娜娜和饰演她母亲的女演员都让我觉得非常的法国女性的感觉,非常的有味道美丽且优雅,剧中有许多场景都会让人惊艳于她的美丽。Marie Feret 将娜娜的优雅表现得非常出色,更托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出头的压抑,而娜娜都以其优雅但不失个性的方式表达出她的感受和临危不乱的处理能力,让我看到后面更心疼惋惜这么出色且心地优雅美丽的少女,却没有让她伸手伸脚的舞台,感觉她的一生都奉献了给弟弟的光芒以及父亲的贪得名利。虽然本片较偏向音乐方面的传记,甚至没有什么高迭起伏的剧情,我却觉得很值得推荐,不仅对于沃夫冈背后这位伟大的姊姊有所认识,更因为了其中许多美好的音乐及18世纪一些俗气的社会风气可在本片中略为所见。

Nannerl  

Mozarts_Sister_Marie_Féret

 

虽然弟弟沃夫冈备受宠爱,且有点淘气调皮,娜娜却从来没有忌妒过弟弟或是内心厌恶弟弟的好运气,相反的,姊弟俩的感情反而很好,常会一搭一唱的即兴作曲,陷入两人的音乐小天地。真实里,娜娜和沃夫冈两人的姊弟情谊也是真的如此的好,沃夫冈曾不少次写过曲子给娜娜,两人小时候更有自己的秘密语言。

Mozart and NannerlMozart

 上,沃夫冈帮娜娜在睡前卸下头上的饰品,聊天著。下,两人总是一起公开演出乐曲。

即使是须扮男装才能拉小提琴,娜娜看起来还是很美

Violinist Nanner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