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自己為「量化歷史研究」公眾號寫的推送,轉載已經公眾號同意,拉到底部可以看公眾號簡介。

無論東西,共濟會都常成為各類陰謀論著作或懸疑小說的主角:小則祕密聚會,以外人難以辨認的符號或儀式相認;大則操縱世界,甚至企圖在精英主義指導下改造世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一點都更近於小說家言)。三人成虎,眾口鑠金,以上故事層累疊加至今天,真相或許早已難以辨認[1]。同一題目上的嚴肅研究則很難進入大眾視野。

對共濟會這一組織,量化歷史學者懷有別樣的興趣:在現代保險市場與福利國家興起之前,個人與個體企業在風險面前都十分脆弱。因此,個體常常組成各種團體,以期在彼此陷入困境時互助。在強化團體身份、增強團體認同時,各類型的符號、儀式、禁忌與咒語都是常用的工具。類似的互助團體在今天仍然廣泛存在。一般來說,此類團體的資料不易獲取,但共濟會為破題提供了契機——作為互助團體中規模極大者,相關的歷史資料中,留存至今的不在少數;此外,相比小型團體,研究共濟會所得到的成果無疑更加具有代表性。

藉助1895-1902年間倫敦地區412家企業的數據,Braggion的研究探究了以下問題:管理者隸屬於共濟會的企業,是否會在市場競爭中因此享有優勢?具體而言,作者探究了以下三項相關指標:一是槓桿率,反映企業的融資成本;二是利潤率,三是Q值[2],後兩點共同反映了企業的經營績效。作者發現:首先,共濟會確實為部分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其次,相比其它競爭者,管理者隸屬共濟會的企業在後兩項指標上表現更差

圍繞共濟會的起源眾說紛紜。已知的一點是:早在14世紀中期、黑死病肆虐歐洲之時,歐洲各地已出現了類似共濟會的組織。當時,由於死者比例太高,匠人工資騰貴,地方士紳們想方設法壓低石匠工資,甚至採取暴力。你有政策,我有對策,匠人們也相應成立祕密團體,以對抗前述壓力、改善薪酬條件。出於防止對方報復的目的,社團成員身份需要保密——這一點可能是後來共濟會始終保持神祕色彩的歷史根源。至於英國當地的共濟會組織,其起源最遲不會晚於18世紀初。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各地,都存在團體的分支機構。

表1 不同行業企業管理者中,共濟會成員所佔的比例。從上到下依次為:釀酒、交通工具、電力、工程、礦冶、鋼鐵、造紙與出版、紡織、化學、鐵路

至20世紀初,共濟會已成為倫敦地區重要的社交團體。前面提到,作者收集了倫敦地區四百餘企業的數據。此外,他們還直接通過共濟會拿到了當時的成員資料[3]。兩相匹配,由上表可看出當時企業管理者中團體成員所佔的比例:在釀酒與鐵路兩個行業,成員的比例都佔到了總體的約三分之一;大部分行業的成員比例高於百分之二十;成員比例低於百分之十的,只有鋼鐵及造紙與出版兩行。

由共濟會成員管理的企業有何特殊之處?作者對此做了細緻的量化分析。首先,管理者通常都是資深會員——他們的平均會齡長達18年。相比其它企業,由會員管理的企業擁有相近比例的外部董事。不過,會員管理的企業中,董事由政治家擔任的比例比其它企業高25%。其次,共濟會這層網路,確實為企業融資提供了便利。回歸分析顯示:在沒有上市的企業中,管理者隸屬共濟會者,槓桿率平均比其它企業高5.7%,差距相當顯著。不過,在上市企業中,兩類企業間並不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融資渠道方面,社團和市場間很可能是替代關係。

企業經營方面,共濟會這層關係的「神奇」之處不再。無論是比較利潤率,還是比較Q值,管理者隸屬共濟會的企業都處於明顯劣勢:比較前者,會員管理的企業利潤率平均要低30%;比較後者,會員管理的企業Q值平均要低10%。文章對以上各項分析結果做了許多檢驗,包括但不限於:控制往期利潤率、政治聯繫、行業固定變數等因素;分行業、分時間段回歸;以工具變數回歸,等等。結果基本保持穩健。

總之,共濟會確實影響企業的經營與績效,但也遠沒有許多小說家描繪的那麼玄乎。和其它團體一樣,組織確實可在會員面臨瓶頸時伸出援手;然而,如此互助,是以犧牲部分效率為代價。優質企業自可藉助市場打開門路——任爾神祕,任爾通玄,之上都還有經濟的規律。

[1] BBC曾有報道《共濟會:從石匠隱祕圈到「臉書」朋友圈》勾勒此團體現狀,可參見以下鏈接:bbc.com/zhongwen/simp/w

[2] 這一指標的定義是企業的市場價值與企業資本的重置成本之比。

[3] 持陰謀論者或許會據此聲稱:如何相信如此神祕組織提供的數據呢?

文獻來源:Braggion, Fabio. "Managers and (secret) social networks: The influence of the freemasonry on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9.6 (2011): 1053-1081.

「量化歷史研究」公眾號由陳志武(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香港大學馮氏基金講席教授)和龍登高(清華大學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及其團隊負責。以嚴肅而又不失活潑的方式,向廣大學界和業界朋友,定期推送有關七大洲五大洋的量化歷史研究經典文獻和前沿文獻。本賬戶同時作為「量化歷史講習班」信息交流平臺,向大家及時發送講習班的最新信息和進展。喜歡我們的朋友請搜尋公眾號:QuantitativeHistory。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