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茅房二字,很多人的腦中印象都是不大好的,雖然這是解決人們三急的必要之地,但是其中味道卻並不好聞。因此,大部分的人即使會給茅房貼對聯,其中的言語也不會太美妙。

  但是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才子的出現,這些人的思想與常人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能夠化腐朽爲神奇,比如唐伯虎便是其中之一,此人曾經給茅房寫過一副對聯,文字優雅,對仗工整,至今無人能夠超越。

  唐伯虎是江南的著名才子,自幼便飽讀詩書,他的家境不錯,且年僅十六歲之時便考中了秀才,可謂是風光一時。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到了唐伯虎二十五歲的時候,他的家人們相繼離世了,自此便家道中落。

  在後面的日子裏,唐伯虎的命運也十分坎坷,甚至因爲被人誣陷而失去了爲官的資格,最終只能靠着賣字畫維持生計。不過,雖然如此,但是唐伯虎的才氣卻是人們不可忽視的,他與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被並稱爲“吳中四才子”,也稱“江南四才子”。

  唐伯虎在給人寫字畫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其中一個事情便與茅房有所關係。唐伯虎生活的地方有一個很好面子的縣令,此人做事情特別講究排場,就連茅房都要做得與衆不同,但是他本人的能力都不足,因此便想到了才氣遠近聞名的唐伯虎。

  唐伯虎看到了縣令是爲了一個茅房來找他的,其實心中也有點不舒服,這彷彿是對他能力的一種輕視。但是迫於生計,唐伯虎別無選擇,最終依舊答應了。

  於是,唐伯虎跟隨縣令來到了他的家中,並開始尋找靈感。爲了讓唐伯虎有更好的靈感,縣令好酒好肉地招待了他。喝到盡興之時,唐伯虎的靈感便來了,揮筆寫下一副堪稱經典的對聯:

  上聯: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

  下聯: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

  此對聯一出,縣令便開始拍手叫好,高興之餘便賞賜給了唐伯虎50兩白銀作爲報酬。而不久之後,縣令便在朋友圈子內炫耀這個對聯,因此引起了縣裏的轟動,人們都承認很難寫出比這個更好的對聯了。

  而這個對聯也流傳到了如此,成爲了經典話語,尤其是其中的“甘解衣帶終不悔”與“化作春泥更護花”,更是經常被人引用。

  參考資料:《明史》、《關於唐寅的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