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聯邦議會人民院(下院)選舉將於11日拉開大幕,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印人黨)領銜的全國民主聯盟、印度國民大會黨(國大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以及一些地區性政黨將展開激烈角逐。分析人士指出,現任總理莫迪想要連任面臨一定困難。

  莫迪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硬仗 大選分七個階段進行

  根據印度選舉委員會公佈的日程,本次大選將從4月11日至5月19日分七個階段進行。選舉結果將於5月23日宣佈。

  印度聯邦議會人民院共有545個席位,其中543個席位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其餘兩個席位由總統任命。人民院選舉每5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組建內閣。

  在2014年的大選中,印人黨贏得282個人民院席位,成爲30年來首個單獨擁有人民院多數議席的政黨。莫迪作爲該黨總理候選人當選總理。在莫迪領導下,印度經濟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國內營商環境排名連續大幅上升,大批外資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印度。3月27日,莫迪發表電視講話說,印度已用反衛星導彈成功擊落一顆低軌道衛星。莫迪稱,這項試驗是印度在太空領域的“重大突破”。

  但另一方面,莫迪政府推出的“印度製造”“數字印度”等經濟舉措以及統一稅制等多項改革成效未能完全顯現,印度經濟長期以來“有增長無就業”的頑疾依然存在且有加重跡象,愈演愈烈的農民問題也困擾着莫迪政府。分析人士認爲,此次大選將檢驗莫迪過去5年的執政成績是否得到印度民衆認可,是對他的一次“大考”。

  陰影 印人黨優勢正在弱化

  去年底,印度曾舉行5個邦的地方選舉,這些選舉被視爲本次大選的“風向標”。結果印人黨在5個邦均失利,其中作爲該黨重要票倉的3個邦被老對手國大黨奪走。這給印人黨在此次大選中的選情蒙上了陰影,也給大選帶來了懸念。印度國內一些觀察家指出,印人黨目前優勢正在弱化,但總體而言仍處於領先位置,其主導組閣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大。

  不過,印人黨即使能主導組閣,也不意味着莫迪一定能連任。當地輿論根據印人黨內部情況預測,如果印人黨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拿到多數席位組閣成功但印人黨自身獲得的席位不足220個,那麼莫迪則有可能引退。而從目前形勢看,印人黨想拿到220個議席並不容易。

  今年年初,莫迪政府的民意支持率因失業率高企、農產品價格低迷而持續下滑。路透社報道,印度軍方2月與巴方在克什米爾衝突,在國內掀起民族情緒,印人黨所獲支持率明顯回升。美聯社解讀,印人黨利用印巴武裝衝突營造這一政黨及其領導人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果斷、強硬形象。

  懸念 地區性政黨角色關鍵

  從國大黨方面看,目前印度輿論主流觀點認爲國大黨及其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很難拿下過半數議席。不過分析人士認爲,去年底地方選舉的結果預示着國大黨在本次大選中將一掃上次大選中僅獲44個席位的頹勢。

  目前國大黨正在盡力拉攏多數選民羣體,比如在競選聲明中明確宣佈將爲窮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近期公佈的民調顯示,國大黨主席拉胡爾的個人支持率升至30%以上,爲歷史最好水平,團結進步聯盟有望獲得超過160個議席。如果能找到足夠的盟友,國大黨仍有希望上臺執政。

  地區性政黨也受到關注。印度政治學者阿邁勒·慕克吉認爲,在當前形勢下,可能沒有哪個政黨能夠單獨組閣,地區性政黨將扮演關鍵角色。

  當然,地區性政黨除了選擇支持某個大黨外,也可能自己執政。輿論普遍分析認爲,如果各地區性政黨聯合起來成立第三陣線聯盟,其所獲議席總數達到約200個,同時國大黨也獲得相當席位,第三陣線聯盟將可能在獲得國大黨支持的情況下成立少數派政府。

  來源:北京晚報·縱聞天下 據新華社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