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文成公主入藏走了三年的說法,還有一個配套的傳說,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所謂的「文成公主和祿東贊私通的傳說!」

這篇是《這些年潑在公主身上的髒水》系列的第三篇,前兩篇我們分別講到了「松州之戰的刀鋒下,文成公主被迫和親」,以及「唐朝公主和親的政治性選擇」兩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來扒一扒所謂「文成公主和祿東贊之間的風流韻事!」

這個傳說故事在安多地區流傳甚廣,可能會多人都聽說過,但它是不是真的呢?

別著急,我們先來說祿東贊是何許人也。

祿東贊第一次出現在史料裏是在《舊唐書》中,「弄贊乃遣其相祿東贊致禮,獻金五千兩,自餘寶玩數百事。」

需要注意一點,各地史料對松贊乾布的稱呼不盡相同。

敦煌古藏文文獻稱之為「墀松贊」,其中「墀」是敬語同「赤」,唐史一般記做「棄宗弄贊、棄宗農」,《舊唐書》裏的「弄贊」就是松贊乾布的簡稱。

「弄贊乃遣其相祿東贊致禮」這句說明瞭兩件事:

第一、祿東贊當時已經是大相了,而且當時吐蕃王朝採用的是「獨相制」,祿東贊是朝裏唯一的相。

第二,祿東贊受贊普之命,趕赴長安「攜金寶前來致禮」。

正是因為有這條「攜金寶致禮」的記載,幾乎所有人都以為祿東贊是來長安求親的。

為此,藏區還衍生出與之配套的傳說,所謂「松贊乾布事先準備了三個錦囊,每次李世民問到問題,祿東贊就打開一個,錦囊裏的話把李世民嚇得半死」,以及所謂「面對各國求婚使,祿東贊機智的通過了李世民的六難婚使和他考驗公主」云云。

這些傳說故事從根上就有問題,因為祿東贊根本就不是「求婚使」,而是「迎親大使」。

因為,兩唐書(新舊唐書)裏在這句前面都有一句話,「因復請婚,太宗許之」。

這就意味著祿東贊之前,至少還有兩批使臣前來求婚,第一次是在唐貞觀十年(636年)左右,李世民拒絕了。

隨後,松州之戰爆發於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七月,第二批求婚使到達長安的時間是貞觀十三年(639年)。

在使臣返回,得到太宗允婚的消息後,祿東贊才帶著「金寶前來致禮」,到達長安的時間是在貞觀十四年(640年)。

隨後,文成公主於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出嫁。

這是文成出嫁前準備期,一個完整的時間鏈條。每次使臣到來相隔一年,因為當時往返兩國一次,需耗時十個月左右。

因此,祿東贊的真實身份是「迎親使」,關於這一點,《舊唐書·太宗紀》裡面寫的非常清晰,「吐蕃遣其國相祿東贊來逆女」,「逆女」是古代「迎親」的別稱。

傳說故事就是故事,別把故事當成歷史看待。

再說了,所謂「三個錦囊」的故事,在尼泊爾赤尊公主求婚時也一模一樣的用過,唯一的區別就是求親使換成了吞米·桑布扎,李世民換成了泥婆羅王(尼泊爾)。(《柱間史》阿底峽尊者伏藏整理、《西藏王統記》索南堅贊著述)

另外,「三個錦囊」故事裡,李世民詢問的三個問題分別是「有無十善法」、「有無寺院、上師供養」、「有無財貨供應」。

大概後世書寫教法史料的高僧們堅信,吐蕃推行了以佛教思想為基礎的「十善法」,那別的國家(大唐、尼泊爾)用的也一定是「十善法」。

可惜,中原從始至終都是世俗社會,掌控話語權的是士紳(儒生)集團,從來不是宗教集團。

李世民怎麼會連續問兩個有關宗教的問題呢?

「六難婚使」就更荒誕了,且不說李世民會不會喫飽撐的,考驗一下諸位求親使「鞣製羊皮的能力」和「給馬駒找媽媽」。

「各國求親使一起競爭」,就完全不符合邏輯。

對於任何一個政權來說,「和親與否、與誰和親」,完全是政治取捨的問題。

怎麼可能放出話來,「我有一個公主你們都來競爭」,把娶公主當成工程招標了吧?

另外,所謂「第一次吐蕃求親被吐谷渾攪黃了」,根本就是為出兵征伐找藉口。

唐朝又不是隻有一個公主(嫁給吐谷渾王的弘化公主也是宗室女,詳見上篇文章中「唐朝和親公主一覽表」),吐谷渾娶吐谷渾的,吐蕃娶吐蕃的,吐谷渾使臣喫飽了撐的攪合吐蕃的事兒?

我之所以寫上面傳說故事的內容是想告訴大家,故事不能盡信,還別說故事,就是寫在史書裏的記載都不能盡信(「盡信書不如無書」),更何況是口口相傳的故事呢?

而下面有關「文成公主和祿東贊之間不可不說的故事」,也是一個故事,因為藏族史料上都沒記載。

這個「不得不說」故事的梗概大概是這樣的,「文成公主入藏的路程艱辛,歷時三年,期間公主被祿東贊勾引,與其生下殘疾孩子。贊普得知後,二人逃至安多地區,再後來孩子去世,贊普寬恕祿東贊,他們纔回到拉薩,松贊乾布娶了文成公主,經過這些波折,公主才與松贊僅生活三年。」

關乎這個故事的出處,我遍尋各種教法史料,都沒看到相關記載,不但如此,就連公主路上走了三年的記載,我也沒查到。

那文成公主到底走了幾年呢?

文成公主出發的日期很清楚,唐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丁丑(18日),公主到達西藏記載在藏文史料《敦煌本吐蕃古藏文文獻——吐蕃大事記年》中,松贊乾布亡故前九年的條目裏。

需要注意的是《吐蕃大事記年》是編年體的史料,每年發生的事件分別列出。

現已確知,松贊乾布亡於公元649年(貞觀二十三年),可以反推出文成公主於641年達到吐蕃,我們只是不確知公主到達的具體季節和月份。

換言之,文成公主正月從長安出發,當年便到達吐蕃,耗時不到一年。這也和兩國使臣往返所用的時間基本吻合。

另外,松贊親自趕赴「柏海」迎親,「弄贊率兵次柏海親迎。(《新唐書·吐蕃傳》)」

「柏海」據學者研究,便是今黃河源頭扎陵湖、鄂陵湖地區,大約在長安至拉薩唐蕃古道的中間位置。

這也就意味著,如二人之間卻有私情,只能發生在道路前半段,而這段時間不足六個月,如何來得及生下孩子?

在我查閱藏史記錄時,還發現了這麼一個有趣的記載。

這是《西藏王統記》(索南堅贊著述)裏的記載,我特意截了一張圖,文中的「倫布噶」就是祿東贊。

按這本藏文資料記載,「公主離京時,祿東贊被扣在長安做人質,後經種種手段逃脫,追上送親隊伍已過去了五個月。」

類似內容在《新紅史》(班欽·索南查巴著述)裏也有,記載的幾乎一般無二。

如果上述兩個記載屬實的話,那二人在一起只有一個月,這點時間撒種子都不一定夠!

當然了,上述史料記述祿東贊被扣為人質一事,也不見得屬實。因為,《西藏王統記》在其後寫到祿東贊為了脫身,給唐朝挖了種匪夷所思的坑。

例如,讓李世民用炒熟的麥種播種,導致唐朝發生饑荒等等事件,實在太過離奇。

我相信,李世民即便沒種過地,也不至於傻到這個地步。

唐史裏還有另外一個記載,可以說明祿東贊如果想要娶個唐朝公主,完全有更好的機會,根本用不著偷偷摸摸的。

上面這段記載說的是,李世民招祿東贊殿上問對,發現他是個人才,除賜官右衛大將軍外,還想賜婚「琅邪長公主外孫女段氏」給他。

那這個「琅邪長公主外孫女段氏」又是何許人也,她的身份地位和文成公主相比如何呢?

此處的「琅邪公主」便是後來赫赫有名的「高密長公主」,太宗李淵第八女,李世民的親姐姐,先嫁長孫孝政,後改嫁段綸。

段綸是前隋兵部尚書段文振之子,隋亂時,段綸散盡家財,領萬人隨李淵起兵,有從龍之功,官至蜀郡太守、劍南道招慰大使、禮部尚書、工部尚書,封爵紀國公,死後追封晉昌郡王。

其子段儼娶李元吉之女文安縣主為妻,其女嫁長孫皇后族叔長孫順德之子。

從這一大串顯赫的世家名頭便可得知,段氏之女也是唐朝宗室之女,其地位並不比文成公主稍差,唯一欠缺的不過是個公主頭銜而已。

至於公主的頭銜,其實也不是一定搞不到。

太宗時期和親的前四位,均是因功賜婚的異族歸附大將,執失思力(突厥人)、阿史那忠(突厥人)、契芯何力(鐵勒族契苾部人)、阿史那社爾(突厥人),其中二位賜封了公主。

而祿東贊本人有勇有謀,不論運籌帷幄,還是決勝戰場,都是把好手。兩唐書和資治通鑒對他的評價極高,「性明毅嚴重,講兵訓師,雅有節制」,並認為吐蕃兼併諸羌,多是他的謀劃(「多其謀也」)。

所以,要是跟著李世民幹,未必不能封妻蔭子。

既然是這樣,祿東贊如果想要娶個唐朝公主,皇帝賜婚明媒正娶風光大辦,豈不比私通好的多?

再說了,旁邊還有李道宗守著,能不能通得著,還不一定呢!

再有一點,李世民如此看重於他,又賜官又許婚。估計已有了挖人的念頭,如果能將他收入囊中,無疑是日後對付吐蕃的最佳臂助。

即便挖不著人,如果祿東贊答應了許婚,也能起到吐蕃君臣的目的,這纔是帝王心術。

好在,祿東贊也不是凡品,機敏的從太宗挖好的坑邊溜達過去了。而且,理由非常充分,贊普還沒娶公主呢,我哪能先娶呀!(「且贊普未謁公主,陪臣安敢輒娶」)

由此分析,太宗扣留祿東贊為人質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兩國關係正在修睦和好的上升期,沒必要為一個良臣破壞氛圍。

另外,既已刻意推恩在前,何必又扣為人質在後,豈不自相矛盾?

所以,從正常邏輯上說,二人根本不可能有「不得不說的故事」,既沒必要,也沒可能。

如果李道宗真是文成公主父親的話,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放縱女兒如此。

就算不是自己女兒,在送親路上出此驚天之事,即便唐朝風氣開放,至少也是殺頭之罪。

李道宗又不傻,你們之間有沒有愛情,和我有關係嗎?!


文成公主本為唐宗室女,自幼被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收養宮中,深得鍾愛,被封為文成公主。和親的時候,文成公主16歲,松贊乾布24歲。貞觀十五年(641)正月,文成公主一行啟程告別長安,經鳳翔、秦州、河州向龍支城(今青海民和縣古鄯)進發。

文成公主這廂一出發,那廂唐太宗便詔令吐谷渾王諾曷缽修整道路以迎接公主一行人等。到達龍支城,文成公主一行又西行數日,入吐谷渾境內。到達公主佛堂(今興海大河壩以北)時,文成公主受到了吐谷渾王諾曷缽、弘化公主以及吐谷渾大留論等大臣的盛大歡迎。文成公主在該地甕城中心駐留停息數日,並約請弘化公主一起勸說諾曷缽和吐谷渾大臣,希望吐谷渾可以與吐蕃化干戈為玉帛,和睦友好。

從公主佛堂出發,歷經沿途惡劣的氣候,文成公主終於見到了早已率兵在柏海(今扎陵湖)附近駐紮相迎的松贊乾布。公主一到,他就在安營處舉行了隆重的迎親儀式,李道宗以叔父兼唐朝重臣的身份主持了婚禮。而後,他們一路相伴前行,於藏曆四月十五日抵達拉薩。藏曆的四月大概是在農曆的五月左右,所以此行也走了將近四個多月。文成公主從貞觀十五年(641)入藏到永隆元年(680)去世,在吐蕃生活了40年,為漢藏的友好關係以及藏族的社會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僅緩和並增進了唐蕃關係、便利了唐蕃往來,還密切了雙方的經濟文化聯繫。她把中原的絲織品、服飾、生活用具、烹飪技術等各種先進文化帶到西藏,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藏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促進了藏族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


這個傳說是3年,但沒有科學證明,明年我準備騎摩托車進藏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6d50004c9c8caee588f", "media_id": 51339769572, "vname": "u4e1cu5317u6469u53cbu592au70edu60c5uff0cu63a8u8350u8defu7ebfu3001u5206u4eabu8defu51b5uff0cu8fd8u6559u4f60u6469u6258u8f66u600eu4e48u4e0au9ad8u901f.mp4", "vid": "75b71ebaeb344d7dbd773dc4a6c621db", "vu": "75b71ebaeb344d7dbd773dc4a6c621db", "neardup_id": 14088901737497687564,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46d50004c9c8caee588f",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5cb000ac87b31a672ff", "thumb_width": 640}],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487931312148578830,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15502031},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33630298},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10305188}}, "duration": 173, "user_id": 51343441178, "group_id": 6487931312148578830, "md5": "51bdc4e5c2346c08be4f049eb86fa63f", "hash_id": 14088901737497687564} --}


本人非常同意作者的關點,西藏王臣集這種史書完全把真實的歷史故事化甚至是神話,我相信藏漢之間有聯姻的真是實歷史,但不相信那些神話傳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